龍瓊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朗讀是最重要最經(jīng)常的訓練?!薄皬囊荒昙夐_始就應該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注意培養(yǎng)朗讀的興趣?!毙W生熱情活潑,極易被新鮮的事物所感染。他們有著豐富的感情和表情,更有著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重視朗讀在教學在的重要作用。積極采用各種方法,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那么如何有效的指導小學生感情朗讀呢,下面就淡淡我在這方面的幾點做法.
一、讓學生讀正確,讀流利
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教學總得讀”。張?zhí)锶粝壬f:“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由此可見,朗讀在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一篇文章要想讓學生讀的正確,流利就實屬不易,更不要說聲情并茂了,因此我把讀正確,讀流利,當作硬任務,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必須做到。為了確保每個學生都達到正確、流利,我是嚴字當頭,要求學生朗讀必須做到:用普通話進行朗讀,發(fā)音清楚響亮,不讀錯字,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唱讀,不重復朗讀字句。每一節(jié)課,我都逐段逐句的過,一字也不許學生錯,就連標點符號也不放過,逗號和句號要讀出區(qū)別來,嘆號和問號要讀出不同來,必要時不僅反復做示范,而且還領讀。課堂上我盡量給每個學生都提供朗讀的機會,讓他們在讀書的時候語速要略慢一些,多讀幾遍,做到“四不”。只有堅持不懈,才能為學生今后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打好基礎。
二、學會朗讀技巧
關于朗讀技巧(如重音、速度、語調(diào)等),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很不容易理解的,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循循善誘的逐步引導。
(一)加強標點符號的指導。
在一篇文章中,標點符號可以幫助確定停頓和語調(diào),各種標點符號都有自已一定的語氣、語調(diào),要教會學生掌握這些技巧。在低年級教學時,首先就要向?qū)W生講清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及自然段間停頓時間的長短,并要結合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掌握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的不同讀法。如《2008,北京!》一課要注重感嘆號的讀法;《識字3》一課要側重疑問語氣的讀法;《送給盲婆婆的蟈蟈》一課要側重逗號、句號的讀法。
(二)強化詞語、句子間的停頓
低年級學生在朗讀時常常愛一字一拍拖腔拉調(diào)地唱讀,這是由于低年級學生注意分配能力差,他們識字不多,朗讀時把注意力集中在讀準字音上,而忽略詞與詞的聯(lián)系,忽略句子意思的表達。教師在教學時就要著重注意這方面的指導。在指導學生朗讀過程中可在適當?shù)臅r候由教師有目的性的示范朗讀,讓學生照著教師的樣子多練習,跟著老師讀課文。變換多種朗讀的形式,一個學生讀,大家評議;學生比賽讀;跟老師比賽讀;小組內(nèi)讀一讀,組員評議等多中靈活多變的形式以調(diào)動學生讀好課文,多讀課文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反復的練習中培養(yǎng)語感,加強訓練,逐步學會一些斷詞、斷句的技巧、方法。
(三)把握好語調(diào)、語速的變化。
學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能理解課文表達的意思卻不能恰如其分地用語言表達出來,因此應教給學生一些朗讀技巧,使學生知道停頓、輕重、語氣等在朗讀中要如何隨著表達的需要而變化,從而提高朗讀的表現(xiàn)力,培養(yǎng)學生朗讀的興趣。一般情況下,描寫突然發(fā)生變化、著急、遇到危險情況的句子,常讀得快些、急促些;表現(xiàn)高興、興奮、贊美的句子,讀時音調(diào)略高;描寫優(yōu)美景色的句子,要讀得語氣舒緩,柔和,美一點;表示悲痛、沮喪的語句可讀得低沉些、緩慢些。到底具體怎么讀應結合具體的課文內(nèi)容去把握,如《夕陽真美》一課是一篇優(yōu)美得描寫夕陽西下時美麗景色的課文,在朗讀時語氣就應柔和,舒緩些,讀出美美的感覺。再如《狼和小羊》一課中,狼的角色性格是兇狠、蠻橫、不講道理的,在朗讀狼說的話時就要讀出兇狠,霸道的語氣,語調(diào)要低沉些;而小羊的角色性格是溫和的,在朗讀小羊說的話時語氣就應柔和些。
三、采用形式多樣的朗讀方法
注重朗讀形式的多樣化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讀準讀好文章,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朗讀熱情,促進學生興趣的提高。朗讀可采取以下形式:
(一)帶讀,教師或讀得好的學生帶領學生讀。
(二)學生自由讀。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
(三)個人讀,由教師指一名學生朗讀。
(四)范讀,由教師示范朗讀或者錄音機范讀。一般說來,開始新授或教學重點時用范讀來對學生進行示范、幫助作用。
(五)開火車讀,可讀同一課文,也可按課文一節(jié)一節(jié)地開火車讀。
(六)分角色朗讀,要先指導學生體會文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研究語調(diào)和語氣,在分別練習的基礎上,再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下去。
(七)齊讀,讓全班學生一起朗讀。在課堂教學法中,我們應采用不同的朗讀方式,去吸引學生,促使學生興奮起來,達到樂讀的功效。
四、引導學生進行想象
低年級學生對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這個目的難度并不高,但要讀出課文中的感情就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了。因此,要引導學生去感受,讓他們進入“角色”,獲得自己的情感體驗。低年級學生善于形象思維,利用掛圖、插圖、多媒體課件或聯(lián)系感性經(jīng)驗,使課文的圖景、情節(jié)在頭腦中映現(xiàn)出來,能很好地激發(fā)情感。我們可以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
(一)利用圖畫來激發(fā)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對抽象的文字的理解,需要以直觀形象來輔助。比如在教學《美麗的丹頂鶴》一課時,教師便可以給學生出示各種姿態(tài)的丹頂鶴的圖片,結合圖片這種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丹頂鶴這種動物,理解課文中對丹頂鶴的描寫,通過形象生動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美麗可愛的丹頂鶴,產(chǎn)生對丹頂鶴喜愛的感情,以讀出、悟出課文中的感情。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激發(fā)學生的感情。
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對促進學生理解課文以朗讀出課文中的感情有很大的幫助。比如《云房子》這篇課文是一篇描寫雨后天晴時天空美麗景色的文章。在教學時可以結合課文讓孩子欣賞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有關動畫課件,讓孩子直觀地看到美麗的“云房子”是什么樣的,從而可以有感情地去朗讀這篇課文。
(三)結合表演形式,以演促讀。
我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小學生好動、愛表演,在表演時能全身心投入,這時他們的想象力最豐富,對課文內(nèi)容和所表達的感情能用心體會。因此,邊演邊讀,就成了低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好方法。比如在教學《小鷹學飛》這篇課文時,教師便可引導學生去扮演老鷹及小鷹,結合課文加上自己的動作,邊演邊讀,以演促讀,還可為孩子佩帶老鷹、小鷹的相關頭飾,孩子會在表演中對朗讀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在小學階段不管哪個年級,都應當突出讀的訓練。其中朗讀的指導與訓練必不可少。有效的朗讀指導,使學生從中受感染,能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并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也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葉老說,“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文字”。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重視并加強朗讀訓練,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姚春杰.小學語文名師課堂深度解析.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吳忠豪.外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汪潮.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