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源于英國的教育戲劇近幾年在中國的發(fā)展極具意義,2017年4月由南京市教育局主辦,南京327教育戲劇研究與發(fā)展中心聯合北京抓馬寶貝教育戲劇體驗中心承辦的首屆南京教育戲劇研討會的召開,開啟了南京本土教育戲劇的發(fā)展和推進工作,研討會致力于當下教育戲劇實踐者在中國本土現狀,探索教育戲劇在中國教育和社會中的發(fā)展,推動教育戲劇在中國本土多元化的研究,研討會旨在具體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及教育部有關推進美育工作的系列文件精神,更好地傳播教育戲劇新理念。本文將從教育戲劇的定義、教育戲劇與傳統(tǒng)戲劇教育的區(qū)別、開展教育戲劇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戲劇在現代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以及南京本土教育戲劇發(fā)展的現狀和思考展開探討分析,進一步研究教育戲劇在現代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
一、教育戲劇的定義
教育戲劇,起源于英國,已有四五十年的歷史,在西方國家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他們認為“戲劇是一個國家課程中必要的學習內容”。
教育戲劇就是以戲劇作為載體,運用戲劇與劇場的技巧,引領參與者在規(guī)定情境中體驗和表達,沒有既定的臺詞、動作、故事情節(jié),主要通過參與者自己的觀察、想象、創(chuàng)造和反思的一種教學方法。教育戲劇將戲劇方法與戲劇元素應用在教學或社會文化活動中,讓學習對象在戲劇實踐中達到學習目標和目的;教育戲劇的重點在于學員參與,從感受中領略知識的意蘊,從相互交流中發(fā)現可能性、創(chuàng)造新意義。
二、教育戲劇與戲劇教育的區(qū)別
教育戲劇和戲劇教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教育戲劇是運用了戲劇的手法對參與者進行教育,它是以教育為目的;而戲劇教育則是對戲劇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它以戲劇為目的。我們提到的教育戲劇概念,來自英國,它對國內戲劇藝術教學及人文學科教學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對少年兒童的素質提高及成人的素養(yǎng)提升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教育戲劇并不要求參與者學會表演,而是要求參與者會更好地表達,重點在參與者的體驗和感知。
三、開展教育戲劇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15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將“戲劇”列為中小學美育課程之一,也被納入義務教育階段有條件的學校在校開設的素質課程之一。教育戲劇是學校教育的藝術化調節(jié),是家庭教育方式的補充。教育戲劇的課程是專業(yè)化、過程化、結構化地培養(yǎng)學生全面素質和能力的教育方法,是令參與者愉悅且最自然的體驗學習方式。同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等系列文件精神也強調了開展戲劇教育的重要性。在2017年2月《江蘇省政協會議關于中小學增設“教育戲劇”課程提案》時,政協委員戚若予先生第一次發(fā)聲,新華社等媒體做了提案的報道,提案強調了中小學開展教育戲劇課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17年4月南京市教育局主辦、南京327教育戲劇研究與發(fā)展中心聯合北京抓馬寶貝教育戲劇體驗中心聯合承辦了2107首屆南京教育戲劇研討會,開啟了南京本土教育戲劇的推進及發(fā)展工作,研討會集中展示了教育戲劇在大中小幼領域的研究成果,探索如何運用戲劇的元素促進大中小幼及校園美育課程,更好地傳播教育戲劇的創(chuàng)新理念,將教育戲劇建構在傳統(tǒng)學科的教學實踐中。
四、教育戲劇在現代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
自李嬰寧女士1995年開始系統(tǒng)介紹教育戲劇到中國大陸以來,在中小學幼兒園展開了各類教育性戲劇類別方法、理論、體系。中外教育戲劇實踐及師資培訓的優(yōu)秀專家和實踐者,將國內外優(yōu)秀的教育戲劇理論、方法和系統(tǒng)介紹給幼小階段的學校,架構了交流以及實踐教學的平臺。
文科教學中教育戲劇的滲透。在語文、英文的教學中注入教育戲劇的元素,讓兩者互相滲透,達到學科教育和教育戲劇法實踐的雙重目的。語文教科書中,戲劇文學與戲劇元素始終占有一定的比例。如中學語文教科書中的《雷雨》、《威尼斯商人》,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狐假虎威》、《狼和小羊》、《三袋麥子》、《九色鹿》等篇目有故事情節(jié)、有矛盾沖突,非常接近完整的戲劇文本,也是非常好的教育戲劇選材。小學生在學習這些故事文本時,需要有效的閱讀表達及回應,將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研讀的方式轉化為靈動的教育戲劇教學模式,增強課程教學的互動性,促進學生學習的興趣及效率。同樣在幼兒園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大量的繪本等文學作品也可作為教育戲劇教學的素材,諸如面向幼兒群體的日本繪本作者宮西達也的《我是霸王龍》系列,《雪孩子》、《小紅帽》、《皇帝的新裝》等一系列的童話故事等都是非常好的教育戲劇選材。下面以繪本故事《我是霸王龍》為例,試分析327教育戲劇研究與發(fā)展中心教育戲劇教學法的具體應用。(一)破冰游戲。(暖身、專注力、感知能力訓練)選取班得瑞輕音樂《woodland night》,參與者閉眼聆聽,用心感受,曲畢,睜眼。(二)構建場景(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訓練)繪畫從音樂中感知的場景,規(guī)定情境“在很久很久以前未知的森林里”。(三)身體雕塑(肢體表達)讓參與者假想自己是構建森林中的某一生物,用身體雕塑出生物的形象,定格后讓觀察者表述出生物名稱。(四)介入文本(閱讀理解能力)以第三人稱敘述方式告知參與者文本信息,課程前做好文本的情節(jié)梳理,分化好各個情節(jié)點。(五)分組呈現(協作能力、創(chuàng)思能力訓練),根據文本要求,一般5-6人一組,建議4組。分組后,參與者進行文本情節(jié)討論,呈現過程中引導者根據情況參與入戲。(六)瞬間定格(觀察力、想象力)呈現過程中,引導者隨時介入定格畫面,讓觀察者解析具體情境下動作的含義、情景關聯等。(七)提出中心問題(分析解構)。讓參與者、觀察者介入討論分享。如:1.爸爸說的飛得高是多高?什么是高?爸爸自己能飛多高?(對立)(八)找尋二元對立(思辨能力)。如:看見-看不見、救-不救、敵人-朋友等等。
五、南京本土教育戲劇發(fā)展現狀及思考
教育戲劇在南京本土的發(fā)展起于2015年3月,一群來自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藝術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藝術高校從事戲劇學、藝術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專業(yè)的高校青年教師成立了江蘇省首家教育戲劇研究實踐平臺——327教育戲劇研究與發(fā)展中心。中心自成立以后,這群青年教師便開始了在南京地區(qū)關于教育戲劇的推廣及落地工作。相繼在2015年舉辦了江蘇省少兒教育戲劇論壇、2016南京兒童戲劇節(jié)、2017(首屆)南京教育戲劇研討會,并將教育戲劇面向社區(qū)開展了長期的社區(qū)教育服務工作,過去的2年里服務家庭及參與者近500人次。2016年9月面向南京市16家中小學開展了“教育戲劇校園行”活動,先后為多家小學建立戲劇品牌社團及專業(yè)的教育戲劇選修課程。2016年11月在南京保利大劇院主辦了南京市首部教育戲劇《捏造》的演出活動,這部作品的出品方為北京抓馬寶貝少年劇場,參與者平均年齡8歲半,南京的演出現場火爆,受到了觀眾的高度好評。2016年12月指導南京市中小學創(chuàng)造性戲劇匯演工作,12家參與小學代表隊在南京市建鄴區(qū)文化藝術中心完成了精彩的演出。2017年4月,由南京市教育局主辦,327教育戲劇研究與發(fā)展中心聯合北京抓馬寶貝教育體驗中心承辦的2017南京教育戲劇研討會經過短短的兩周準備工作,順利完滿地召開,正式開啟教育戲劇在南京校園的推廣及落地工作。327教育戲劇堅持教育戲劇的創(chuàng)思理念,立足于在南京本土的發(fā)展,打造專業(yè)核心的教研團隊,聯合北京抓馬寶貝教育體驗中心為南京本土的教育戲劇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一條專業(yè)規(guī)范的科學發(fā)展之路。
英國戲劇教育學家喬治尼蘭德茲說過:“一個理想的戲劇教育課堂應該是這樣的:教師需要把王冠取下來,靜靜放到椅子上然后與學生說,這里并不需要國王,我們每個人參與其中,并承擔責任,一起探索、學習和發(fā)現?!边@種戲劇教育的觀點,提倡的是教育戲劇教學中引導者和參與者的平等交流。引導者是參與者探索戲劇、探索世界的同路人,而非灌輸者。這和國人傳統(tǒng)觀念中的老師指導學生上臺演戲的戲劇教育截然不同。教育戲劇的目的不是最終的舞臺呈現,而是把各種教育理念和知識傳達融會于戲劇手段之中,從根源上來說,教育戲劇等于“全人教育”,這種理念在南京中小學教育對戲劇的認知中,并沒有普及。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南京的教育戲劇校園發(fā)展依然尚在起步階段,前路探索將是挑戰(zhàn)與收獲并重。
此次研討會后專家的校園跟蹤走訪中,筆者發(fā)現中小幼校園基礎教育體系中戲劇專業(yè)教師資源嚴重匱乏。在推廣教育戲劇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應該大力培養(yǎng)中小幼一線專職教育戲劇教師。培養(yǎng)有能力的教育戲劇引導者(教師)是教育戲劇校園發(fā)展的基礎。327教育戲劇在搭建研究與實踐平臺時一直堅持的專業(yè)開放,促進交流,中心導師走進校園進行一線教師的教學指導也旨在將有意愿有潛質的藝術學科教師孵化為校園教育戲劇的引導者(教師)。
教育戲劇注重戲劇實踐的過程,戲劇文本的展開、教學習式的倒入、物件的探索、情境的構建等都是課堂的主體環(huán)節(jié),這些都需要引導者具備戲劇學及教育學的基礎,必須具備思辨靈活的大腦,同時還應有對課堂的把控能力。這些要求,對于非戲劇專業(yè)背景出身的教師來說,要完全踐行并非易事。所以,中小幼有意愿和潛質的教師要加以更加系統(tǒng)、更加完整、更加長期的教育戲劇師資培訓。通過專業(yè)的教育戲劇工作坊課程的訓練,來促成教育戲劇師資的孵化。
教育戲劇在南京本土得到了普遍的認可,但無論是從師資配備、課程設置還是培養(yǎng)理念上依然處于初創(chuàng)階段,未來的發(fā)展機遇與挑戰(zhàn)并重。
我們期待不久的將來教育戲劇可以成為一門藝術必修課進入到普通中小幼課程體系;我們希望會有專業(yè)的教育戲劇引導者(教師)帶領更多的參與者(學生)領略教育戲劇的魅力——這種魅力不僅是藝術的體驗,更多的是把戲劇作為載體,讓參與者在規(guī)定情境中體驗和表達,通過觀察、想象、創(chuàng)造和反思發(fā)揮自身的能動性,樹立全新的教育戲劇理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