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孝奎
小學語文是一門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重要學科。每個學生都具有可塑的創(chuàng)造潛能。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更是活潑好動,富于想象,模仿能力強,有極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小學語文老師要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從低年級開始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為其今后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低年級說話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教學任務之一。教學的效果如何,直接影響到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積累和運用,影響其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影響其語感的形成。低年級說話教學是小學作文教學的啟蒙階段,切實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一、建立和諧關系,營造創(chuàng)新氛圍
課堂教學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實現素質教育的前提。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融洽的課堂教學氛圍,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等,能釋放學生身上的壓力,使學生從心理上感到安全和自由,能激發(fā)學生潛在的智慧力量,容易使學生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思維的火花。在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心情舒暢,精神飽滿,求知欲旺盛,思維活躍,敢想、敢說、敢問,樂于發(fā)表意見,勇于大膽創(chuàng)新。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老師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贊揚的話語,一個贊美的動作,都會使學生充滿自信,調動學生學習和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使學生獲得進取的動力。因此,教師不能忽視學生每一個微小的進步,每一個與眾不同的想法,要及時肯定、鼓勵和表揚,促使他們取得更大的進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勵他們的創(chuàng)新欲望,拓展他們的創(chuàng)新空間。
二、激發(fā)說話興趣,豐富大膽想象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點燃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火花。學生一旦對周圍的事物產生興趣就能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問題,對問題的理解變得比較敏銳,記憶力增強,想象力豐富,情緒高漲,克服困難的意志力也隨之增加,在說話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發(fā)現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并對其進行仔細觀察,激發(fā)學生說話的興趣,挖掘其“興奮點”,使學生想說、愿說、樂說。有一次做廣播操,有個學生老是盯著天空,不專心做操,于是我悄悄地走到他身旁,輕輕地問他:“為什么不認真做操?”他怯生生地告訴我:“老師,我看見天空中的那朵云像只老鷹?!蔽姨ь^一看,空中的云朵果然像是一只搏擊長空的雄鷹。我會心地笑了,不但沒批評他,還鼓勵他善于觀察。做完操后,我讓全班學生都留在操場上,讓他們看天空中的白云,并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學生無數奇妙地回答讓我感到驚訝:“有只小白兔,有只小鳥,有只怪獸,有一條白帶……”學生歡呼雀躍,馳騁著想象力。上課后,我上了一堂生動的說話課,讓學生把剛才看到的白云說一句話,學生說話時,思維活躍,興趣極濃,結束時,我便不失時機地告訴大家:“只要大家對周圍事物感興趣,仔細觀察,一定能找到更為精彩有趣的東西?!睆哪且院螅瑢W生都樂意去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當他們發(fā)現新的有趣的事物后,第一時間向我匯報:“老師,花園里開出一種像寶塔一樣的花,真漂亮!”“老師,花圃里的桃樹上掛滿了果子,讓我垂涎三尺?!薄瓕W生以自己獨特的視角把對大千世界的真實感受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三、抓住兒童特點,發(fā)展兒童思維
兒童的天性——好奇心、好勝心強,自我表現欲強,善于給自己創(chuàng)造表現的空間和舞臺。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這一特點,經常組織學生講故事、做游戲,看雪景,找春天,看比賽等活動,豐富學生生活,拓展他們的視野,為學生創(chuàng)造說話的機會,在說話中發(fā)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力。一次,我?guī)ьI學生參觀了學校的環(huán)境,要求他們用一兩句話說一說自己的學校。學生參觀校園環(huán)境興致勃勃,說說自己的學校爭先恐后,有的說:“我們學校真大!我們學校真美!”有的說:“我們學校像一座大花園!”“我們學校有一座花園,花園里還有像蘑菇一樣的亭子呢……”每逢節(jié)日,如元旦、五一勞動節(jié)、“六一”兒童節(jié)等,讓學生結合節(jié)日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來練習說話,他們有話可說,并能圍繞一個話題重點地說,生動地說,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力、表達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生活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源泉。因此,我們老師要引導學生對周圍事物進行敏銳地觀察,通過學生自身對生活的體驗感受,促使學生開發(fā)自身無窮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為培養(yǎng)兒童發(fā)展性思維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引導仔細觀察,激發(fā)創(chuàng)新欲望
觀察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有目的地觀察,情境再現,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挖掘他們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欲望。例如,秋天到了,我領著學生觀察秋天的樹葉,觀察秋風吹拂落葉,嘩嘩落地的情景。通過觀察,同學們找到了秋天的特征,他們爭先鞏后地說秋天,有的說:“秋天到了,樹的葉子變黃了,而松樹的葉子仍舊那么綠?!边€有的說:“一陣秋風吹來,一片片樹葉從樹上落下來,像一群黃蝴蝶在飛舞,像一群紅蝴蝶在飛舞”……眾說紛紜。這時問題出現了,同學之間展開了激烈地爭論,有學生說:“有的落葉是紅色的,有的半青半黃,所以不能說是黃蝴蝶?!弊詈蟮贸鼋Y論:“像一群花蝴蝶在飛舞?!蓖瑢W們在觀察中,在思考中,在爭論中,在他們主動參與的過程中獲得新知,激發(fā)了創(chuàng)新欲望。由此,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了塑造,個性風采得到了張揚。
五、引導質疑問難,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痹谂囵B(yǎng)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來解決問題的同時,更不能忽視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過程。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更能顯示出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在一堂說話課中,我請小朋友圍繞“晴朗的夏夜,我仰望天空”說一兩句話,學生七嘴八舌,討論得非常熱烈:“……晴朗的夏夜,我仰望天空,無數顆星星向我們眨著眼睛?!薄啊缋实南囊?,我仰望天空,彎彎的月亮像小船兒一樣掛在天空。”“……我想起了‘眾星捧月這個成語?!边@時,有個小男孩情不自禁地說了一句:“……我想,天上那顆最明亮的星星是不是離我們最近呢?”面對這樣一個新奇的問題,我馬上表揚了這個同學的新的想法,借機反問大家:“你們想知道答案嗎?”老師先不告訴你,請你自己找答案。學生臉上洋溢著地幸福地笑容,期待自己能找到答案?;氐郊遥械恼埥檀笕?,有的翻閱《十萬個為什么》,很快找到了答案。因此,在學生的學習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小鍛煉他們把握事物本質、自行探索問題的創(chuàng)造能力,使他們在設疑、質疑、解疑、評價的循環(huán)往復中不斷積累知識經驗?!皩W成于思,思源于疑?!辈粩喟l(fā)現問題是學生思維活躍的表現,也是學生勤于動腦,善于思考的表現。在說話教學中,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