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彬彬+丁曉靜+馬悅
【摘要】 目的 探討老年癡呆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葉酸、維生素B12 (VitB12)水平與疾病的關系及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42例老年癡呆患者作為疾病組, 另選同期體檢健康老者37例作為正常對照組。同時根據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評分將癡呆患者的嚴重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對所有入選者進行血清Hcy、葉酸和VitB12水平測定。對各組不同指標的檢測結果進行差異性比較, 同時對疾病組的檢測結果與疾病的嚴重程度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 疾病組的Hcy為(21.03±4.10)?mol/L, 葉酸為(7.55±2.26)?g/L, VitB12為(236.96±50.57)ng/L;正常對照組的Hcy為(11.03±4.10)?mol/L, 葉酸為(17.29±3.19)?g/L, VitB12為(364.78±63.32)ng/L;疾病組的Hcy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 葉酸、VitB12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0.82、15.80、9.97, P<0.05)。疾病組中, 輕度癡呆組Hcy為(16.75 ± 3.6)?mol/L, 葉酸為(11.79±3.94)?g/L, VitB12為(131.25±16.27)ng/L;中度癡呆組Hcy為(18.93± 3.9)?mol/L, 葉酸為(10.07±3.17)?g/L, VitB12為(125.17±10.08)ng/L;重度癡呆組Hcy為(24.07±2.97)?mol/L, 葉酸為(5.53±1.96)?g/L, VitB12為(91.36±9.85)ng/L。重度癡呆患者血清中Hcy水平明顯高于中度組和輕度組;葉酸、VitB12水平明顯低于中度組和輕度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輕度癡呆患者血清中Hcy水平低于中度組;血清中葉酸和VitB12水平高于中度組, 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清中Hcy、葉酸、VitB12水平與老年癡呆病的發(fā)生有關, 并與疾病的發(fā)展和嚴重程度存在一定的關系。因此, 監(jiān)測患者血清中Hcy、葉酸、VitB12水平變化, 為老年癡呆的診斷、防治及相關研究提供實驗室依據;也可以作為癡呆嚴重程度的間接指標, 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同型半胱氨酸;葉酸;維生素B12;老年癡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2.04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壽命延長, 其副產品老年癡呆的發(fā)病率也在不斷增加, 據統計65歲以上老年人癡呆的發(fā)病率已達到5%~20%。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高Hcy血癥(HHcy)可以誘發(fā)癡呆癥, 是血管性癡呆的獨立危險因素[1]。葉酸和VitB12在Hcy的代謝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對各組不同指標的檢測結果進行差異性比較, 同時對疾病組的檢測結果與疾病的嚴重程度進行相關性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 2016年9月~2017年2月于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二院及大連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收治的癡呆患者42例作為疾病組, 其中阿爾茨海默?。ɡ夏晷园V呆, AD)AD患者13例, 血管性癡呆(VD)患者29例;男20例, 女22例;年齡56~78歲, 平均年齡(60.07±5.32)歲。同時根據MMSE量表劃分癡呆患者嚴重程度, 分為輕度癡呆組(20~24分)16例, 中度癡呆組(10~19分)14例, 重度癡呆組(<10分)12例。選取同期于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二院體檢中心體檢的健康老者37例作為正常對照組, 其中男17例, 女20例;年齡55~76歲, 平均年齡(57.34±6.49)歲。疾病組與正常對照組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 標本處理:清晨采集符合研究標準的研究對象空腹非抗凝靜脈血5 ml, 送檢驗科待凝后離心分離血清, -20℃冰凍保存。試驗當天, 取出所有標本, 待融, 顛倒混勻, 上機, 統一對待測血清樣品進行Hcy、葉酸和VitB12含量檢測。測定方法:①Hcy含量檢測采用酶循環(huán)法, 試劑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所用儀器為德國西門子ADVIA?24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②葉酸、VitB12含量檢測采用化學發(fā)光法, 試劑和儀器均由深圳新產業(yè)生物醫(yī)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全部操作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對各組不同指標的檢測結果進行差異性比較, 同時對疾病組的檢測結果與疾病的嚴重程度進行相關性分析。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疾病組與正常對照組血清Hcy、葉酸、VitB12含量比較 疾病組的Hcy為(21.03±4.10)?mol/L, 葉酸為(7.55±2.26)?g/L, VitB12為(236.96±50.57)ng/L;正常對照組的Hcy為(11.03±4.10)?mol/L, 葉酸為(17.29±3.19)?g/L, VitB12為(364.78±63.32)ng/L;疾病組的Hcy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 葉酸、VitB12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0.82、15.80、9.97, P<0.05)。
2. 2 疾病組中癡呆的嚴重程度與Hcy、葉酸、VitB12含量之間的關系 疾病組中, 輕度癡呆組Hcy為(16.75±3.6)?mol/L, 葉酸為(11.79±3.94)?g/L, VitB12為(131.25±16.27)ng/L;中度癡呆組Hcy為(18.93±3.9)?mol/L, 葉酸為(10.07±3.17)?g/L, VitB12為(125.17±10.08)ng/L;重度癡呆組Hcy為(24.07±2.97)?mol/L, 葉酸為(5.53±1.96)?g/L, VitB12為(91.36±9.85)ng/L。重度癡呆患者血清中Hcy水平明顯高于中度組和輕度組;葉酸、VitB12水平明顯低于中度組和輕度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輕度癡呆患者血清中Hcy水平低于中度組;血清中葉酸和VitB12水平高于中度組, 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endprint
3 討論
Hcy在血漿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三種:約80%~90%的部分是以二硫鍵與血漿白蛋白結合的形式存在;約10%~20%的部分是以Hcy二聚體或者Hcy-半胱氨酸二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剩余還有大約1%是以游離巰基的形式存在[2, 3]。Hcy在人體內的代謝途徑主要有兩個, 即再甲基化和轉硫途徑[4]:①再甲基化途徑:Hcy在蛋氨酸合成酶的作用下, 以VitB12為輔酶因子, 由N-5-甲基四氫葉酸提供甲基, 經過再甲基化轉化過程, 重新合成蛋氨酸;②轉硫途徑:Hcy在胱硫鍵β合成酶催化和維生素B6參與下形成半胱氨酸, 最終的產物為丙氨酸、硫酸和水[5]。也可以通過對腦血管內皮細胞的毒性作用及增強β淀粉樣蛋白(Aβ) 的神經毒性作用, 使DNA 對Aβ氧化損傷的修復作用減弱, 促進腦細胞的損傷和凋亡, HHcy是老年癡呆的獨立危險因素[6]。已有研究[7-11]表明:葉酸和VitB12水平降低可能是導致血漿Hcy升高的原因之一。葉酸、VitB12二者都是合成DNA的輔酶, 在維護神經系統的完整性上起重要的作用。當體內二者缺乏時就會造成彌漫性和進行性的神經脫髓鞘作用, 從而破壞神經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和功能, 引發(fā)多種神經疾病。
綜上所述, 血清中Hcy、葉酸、VitB12水平與老年癡呆病的發(fā)生有關, 并與疾病的發(fā)展和嚴重程度存在一定的關系。因此, 監(jiān)測患者血清中Hcy、葉酸、VitB12水平變化, 為老年癡呆的診斷、防治及相關研究提供實驗室依據;也可以作為癡呆嚴重程度的間接指標, 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潘名志, 杜向東, 徐曉文, 等.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血清Hcy、Aβ_(1-42)、Tau蛋白水平測定及臨床意義. 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 2013, 23(6):1511-1512.
[2] 馬曉麗. 維生素B12聯合葉酸治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療效觀察.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2, 15(3):87-88.
[3] 李順君, 吳昊. 腦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葉酸及維生素B_(12)水平的分析.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5, 36(7):899-900.
[4] 胡引鬧.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高血壓相關性的研究進展.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1, 9(6):733-734.
[5] 馬玥, 梁慶成.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高血壓病相關性研究進展.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4, 12(9):1139-1141.
[6] 彭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高血壓、冠心病相關性研究.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4, 12(11):1324-1325.
[7] 郭玲, 王麗華. 同型半胱氨酸與原發(fā)性高血壓相關性研究. 社區(qū)醫(yī)學雜志, 2008, 6(9):32-34.
[8] 周冬梅, 柴文慧, 李健, 等.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老年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關系. 中國老年學, 2014, 34(3):772-773.
[9] 陳東芳, 王媛媛, 董彬. 血管性癡呆病人同型半胱氨酸、葉酸和維生素B12水平的相關性分析.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6, 14(15):1799-1802.
[10] 孔祥怡, 常佳, 蔣建英, 等. 血漿同型半胱氨酸、葉酸、維生素B12水平與腦梗死及血管性癡呆的相關性. 中國老年學, 2014, 34(5):1231-1233.
[11] 田華, 王紅靈, TianHua, 等.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葉酸及維生素B12與老年血管性癡呆的相關性研究. 中國基層醫(yī)藥, 2014(7):982-984.
[收稿日期:2017-04-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