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煬暉
據(jù)第39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19歲以下的網(wǎng)民已經(jīng)達到1.7億,約占全體網(wǎng)民的23.4%。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網(wǎng)民的年齡趨勢越來越低。時下,一款名為“王者榮耀”的手機游戲正風靡全國,許多中小學生都參與到這款游戲中。
有輿論認為,年齡較小的孩子還沒有學過真正的中國歷史,讓游戲先入為主,會形成對歷史人物的角色定位。以李白為例,詩仙李白是中國古代詩人中最為大眾所熟悉和喜愛的一位,可在游戲中的角色卻被定位成了一個突進收割的刺客,但正因為其設計的精妙和過于逆天的大招,才讓李白成為了眾多玩家最愛使用的英雄之一。除了李白外,荊軻的角色竟直接變成了女性。二次創(chuàng)作固然充滿特色,但在不少人看來,卻嚴重地歪曲了歷史的真相,給廣大群眾帶來負面的引導。
但也有人說,這款游戲恰恰能增加學生對歷史的興趣。中青網(wǎng)發(fā)表評論,稱游戲為“第九藝術”,與文學、音樂、電影這些藝術形態(tài)一樣,都是對文化演繹和傳播的一種媒體形態(tài)。用游戲的方式反而能激發(fā)中小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并舉例表示“王者榮耀”在公布即將推出的新英雄“東皇太一”時,楚國詩人屈原所作的《九歌·東皇太一》,再次被中小學生掛在嘴邊,跟著音頻大聲朗讀。
★媒體熱評★
《光明日報》:《光明日報》針對“王者榮耀”游戲中的一些設定以“荊軻是女的?小學生玩‘王者榮耀還能學好歷史嗎?”為題發(fā)表了一篇文章,文中從幾大方面痛批最近大火的手機游戲“王者榮耀”,稱其“隨意涂抹和戲說歷史,就相當于‘拋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割斷民族文化血脈,讓我們的文化發(fā)展‘迷失方向和目標?!?/p>
《人民日報》:人民日報發(fā)布微評稱:“如此開涮古代名人,只有輕佻,不見敬畏。當歷史被毀容,乃至被肢解,不僅古人遭冒犯,今人受驚擾,更誤人子弟,蒼白了青少年的靈魂。不是所有東西都可游戲,開發(fā)手游,利益之上還有責任。如果利字當頭,連小學生也不放過,恐怕只有恥辱,不見榮耀。”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報發(fā)布了一篇名為《手機游戲改變孩子歷史觀?》的文章,獲各大媒體競相轉載。該文引用了兩篇觀點相互對立的文章,一者系媒體評論員鄧海建所寫的《手游不是歷史的調色板》,另一者系出版社編輯劉義杰所撰的《不必放大手游的教育功能》。與《手游不是歷史的調色板》相反,劉義杰所寫的《不必放大手游的教育功能》一文稱:“玩這些游戲的青少年,可能對這些歷史人物認識不全面,但這并不影響他們以后對這些歷史人物的認知?!弊髡咭浴度龂萘x》、金庸小說等內容舉例,表示“我們小時候都愛讀《三國演義》、金庸的小說,聽經(jīng)過藝術加工后的各種評書,這些作品和藝術形式對歷史人物均有較大的演繹甚至夸張,但它們一樣是受人們歡迎的,并沒有影響我們的歷史認知。”
★各抒己見★
主持人:“王者榮耀”這款游戲自面世以來,每天都有新的玩家加入,其中不乏中小學生。這不,前段時間,《中國教育報》就發(fā)表了一篇《手機游戲改變孩子歷史觀?》的文章,引發(fā)了全民熱議。這款游戲是否真的會影響孩子的歷史觀呢?下面,請大家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蘇小?。何蚁日f說網(wǎng)絡游戲對學生的影響。好多學生沉溺于手機游戲,先不管是否會影響他們的歷史觀,這本身已經(jīng)對他們的身心造成了巨大影響,不是嗎?我知道“王者榮耀”這款游戲,周圍的人都在玩,他們晚上回家玩,周末回家也玩,會造成什么后果,可想而知。
王遠行:我認為這款游戲確實會影響學生的歷史觀。游戲中,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口頭語,這些口頭語大多為游戲設計者所創(chuàng)作或流傳于網(wǎng)絡的語言,并非都是這個歷史人物說過的,這對沒讀過歷史或者對歷史認知不深的人來說會有很大的誤導。例如 “你的血,讓我詩興大發(fā)”“努力有用的話,還要天才干什么”“單身又活的太久是最大的痛,我來替你解脫”等臺詞都不是李白的“原創(chuàng)”哦。
歐陽宣:我來談一點不同的看法。我認為這種改編歷史恰恰是一種好現(xiàn)象。我們可以看到,如果單純地通過看歷史書去了解歷史,那么真正感興趣的人就少了許多;相反,通過游戲的方式卻能吸引許許多多的人來關注。就比如剛剛提到的李白,現(xiàn)在又興起了一股“李白”熱,這些人知道李白、喜歡李白后就會有部分人去了解李白,這對學習歷史知識是有一定幫助的。
主持人:歐陽宣同學從新的角度談了對“王者榮耀”這款游戲的看法,很新穎,也很有見地。但是我們不能忽視一個事實,那就是很多孩子在迷上這款游戲后,很多歷史內容都已經(jīng)先入為主了。比如認為荊軻是女的,詩仙李白是刺客,名醫(yī)扁鵲是用毒高手?!爸酢钡木W(wǎng)友還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坐公交車經(jīng)過周瑜墓景點,一個年輕媽媽正跟自己四五歲的孩子科普和周瑜相關的歷史。孩子立馬來勁兒了,在公交車上大喊:“周瑜是好人,我玩過!趙云是壞人!張飛是壞人!”對這個問題,大家又怎么看呢?
吳小濤:主持人提的問題很尖銳。畢竟對于孩子來說,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都還未形成,就像一張白紙,涂抹上什么色彩就是什么色彩。所以,如果在早于閱讀歷史讀物前先接觸這樣的游戲,的確就會造成先入為主的觀念,導致大家對正史有一定的誤解。
林新豪:雖然極有可能存在影響孩子歷史觀的現(xiàn)象,但是我們也不用過分去擔憂啊。因為這種影響終歸是有限的,而且等孩子長大后,會明白游戲就是游戲,當不得真;慢慢地,再通過正規(guī)的學校教材與教程的結合,一步步地構建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歷史觀。所以,沒必要把游戲說得像妖魔鬼怪吧。
主持人:通過大家的討論,可以得出這樣的觀點——“王者榮耀”的出現(xiàn)一方面是時代發(fā)展的產物,一方面則迎合了當下人們的心理。而對于它是否會影響孩子們對歷史的解讀,我想,只要能夠把控住玩游戲的時間,加以正確的引導,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吧。
★征集令★
除了“王者榮耀”外,同學們還知道哪些游戲也對歷史背景、歷史人物進行了二次加工?這些游戲又是否對大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呢?請把你的看法發(fā)到“czb.zwzk@163.com”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