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彥青
一、目前教學中的某些逆向現(xiàn)象
1、教學方法的滯后。盡管我國這些年相繼引進了象《基礎(chǔ)英語》、《新概念英語》、《跟我學》等代表不同流派的英語教材, 但目前在崗的中學教師很多都是老式語法翻譯教學法培養(yǎng)出來的。這些人的閱讀理解能力大大超過他們的口頭 表達能力。他們所受的這種影響會自然而然地在他們的教學中體現(xiàn)出來。具體表現(xiàn)為:(1)不能擺脫對等翻譯的 束縛。無論是我們的實習生,還是已在崗的中學教師,在他們使用課本、掛圖,甚至現(xiàn)代化的視聽手段進行教 學時,都無一例外地要將英語譯成漢語。即使教師不作翻譯,也要求學生翻譯出來。這樣做完全違背了這套課 本的設(shè)計意圖。其結(jié)果是學生每聽一個句子或說一句話;總要和母語聯(lián)系起來。聽一段話,自然也是將每句話 在腦子里先譯成漢語才能理解,即進行二次思維。如果要寫作文,也必然要先醞釀一篇漢語文章,然后照字面 譯出來,而不是通過英語去思維。許多學生,甚至英語專業(yè)的大學生,盡管單詞量很大,卻寫不出地道的英語 文章來,就是這種對等翻譯帶來的惡果。(2)過早地引進語法知識。一些教師為了講清句子的語序,在初一階段 便將課文中出現(xiàn)的語言現(xiàn)象相應的語法術(shù)語引用出來并進行講解。有的甚至因為課文中有"It's time to play。games."之類的句子,便將“不定式”這樣艱深的概念也搬到課堂上來。我問過孩子們懂不懂教師說的“不定 式”是什么東西,沒有一個孩子能說得上來。(3)對學生記憶單詞的錯誤引導。毫無疑問,單詞是必須記憶的, 無論是聲和形,都應要求掌握。但一些教師的方法是欠妥的。(4)教學設(shè)備的空白。與原教材相比,新教材對師資水平和教學設(shè)備的要求相對 要高。但實際情況卻令人擔憂。我曾委托學生對農(nóng)村中學的英語教學現(xiàn)狀作社會調(diào)查。在被調(diào)查的14所學校中 ,竟有12所學校無力購買教學錄音帶和最普通的錄音機。
2、考試方法的脫節(jié)。新教材配有大量的圖畫,顯然是要求學生看英語想情景,而不是想漢字??墒遣簧俳處熞廊徊捎迷械目?查方法,即試卷中配有大量的英譯漢和漢譯英的考題。有的甚至提供100個漢字或詞,讓學生寫出對應的英語來 。雖然一些教師也制一些帶有畫面的考卷,但因其難度大,費時間,并不經(jīng)常采用。這種仍以英漢對譯來檢查 學生學業(yè)情況的考試方法和教材本身脫節(jié)。實際上是對新教材設(shè)計意圖的否定,初一階段尤其如此。
3、教師思想的抵觸。出現(xiàn)上述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教師對新教材的抵觸情緒。我和一些青年教師座談時,他們都抱怨使用新 教材所耗費的精力要大大多于使用舊教材。使用舊教材一般每周一課,重復次數(shù)多,教師所提的要求一般都能 達到。而新教材語言材料量大,學生在一節(jié)課中所形成的記憶信息很難固定下來。由于每節(jié)課都有新內(nèi)容,往 往是課堂上完不成的效果要放至課后來加強。對其它科目有一定的沖擊,科與科之間也因此發(fā)生矛盾。因而他 們對使用新教材頗有微詞。
二、與新教材接軌的個人見解
1、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語法的依賴,特別是初一階段盡量少引入語法概念,更不要對語法規(guī)則作系統(tǒng)的講解 。即使課本上出現(xiàn)象現(xiàn)在進行時、一般將來時之類的語法概念,也是讓學生獲得一些感性知識,而不是要求作 為一種系統(tǒng)的理論加以接受。英國外語教學家帕默(H.E.Palmer)認為:學習語言是學習一種技藝(art),而不是 科學(Science)。學習外語要靠多模仿,多練習,而不是靠多講道理??涿兰~斯(J.A.Comenius)提倡“實例先于 規(guī)則”;斯賓塞(H.spencer)也主張“應當引導兒童自己去探索,然后自己從中得出結(jié)論,要盡量少教,盡量讓 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奔词箤W習語法也是在掌握了一定的語言素材之后靠兒童自己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性的東西。
2、徹底擯棄以英漢對譯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和檢查學生掌握單詞情況的方法。馬克思在談到自己學習外語的 體會時說:"When learning aforeign language,you should not translate,Instead you shouldthink of t he meaning without translating."即使檢查,也應以句子為最小單位,而不應以單詞為單位。單詞只是語言 的命名單位,而非交際單位。以交際為目的的外語教學應以句子為基礎(chǔ),整句學,整句用。多練句子,單詞自 然也學會了,而且還有利于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從心理學的觀點看,也是記憶在意義上有聯(lián)系的東西要優(yōu)于 無聯(lián)系的東西。檢查單詞掌握的情況,可以采用聽寫句子,回答問題,補足對話,看圖描述方法進行。雖然費 時間,但從長遠的觀點來看,是大有好處的。
3、語言是一種習慣,學習外語的方法也是一種習慣。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就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去學。初學階 段應通過指示實物、圖畫或演示動作等方法來學習第一批詞和句子。使學生一開始就養(yǎng)成聯(lián)想記憶的習慣。學 生掌握了一定量的語言材料后,就要在教學中盡量使用這些材料。但不是對已學材料的簡單重復(當然重復也 有必要),而是有機地重新組合,使孩子們在腦中所儲存的語言信息也做頻繁的再組合。直接法教學完全排斥 母語參與教學未免有些絕對,但應盡量少用母語。為了培養(yǎng)學生這方面的習慣,每個學習階段可以組織學生比 賽,看誰組合的新句子多,哪怕是簡單的替換也應給予鼓勵。還可比賽看誰將課堂上學的東西運用到課外實際 的多,目的是促成一種學習外語的小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淺談對外研版高中英語新教材的新認識[J].宋蕾.學周刊,2013(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