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興飛
【摘要】開發(fā)校本課程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點。本文立足于開發(fā)初中聽歌學英語校本課程的執(zhí)行模式,實證性地分析和探討如何基于體驗,使學生在聽英文歌、唱英文歌的過程中,提高相應的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語言綜合能力,尤其是聽的能力,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音樂鑒賞水平及藝術素養(yǎng)。
【關鍵詞】聽歌 學英語 校本課程
一、問題的提出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明確提出,“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料,給學生提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要積極利用音響、電視、書刊、網絡信息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渠道;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p>
隨著新媒體的興起,中西方文化交流渠道的拓展,以及各類歌曲選秀節(jié)目的流行,英文歌曲越來越多地受到初中生的喜歡。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把英文歌曲作為一門校本課程進行開發(fā)與應用,通過聽英文歌、唱英文歌,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把英語水平提高。本文將立足于初中聽歌學英語校本課程的執(zhí)行模式,基于體驗,從選材原則、教學設計、評價制度、實踐感悟等四個方面實證性地分析和探討開發(fā)初中聽歌學英語校本課程的途徑和效能。
二、初中聽歌學英語校本課程的選材原則
聽歌學英語校本課程教材的編寫要遵循《新課標》對教材的編寫建議,主要有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1.時代性和思想性原則。聽歌學英語校本課程所選的素材要具有時代性,要注意選擇反映各個時代社會文化生活的最流行最經典的英文歌曲。從學習的需求來看,學生對諸如愛情、友情、勵志等許多人生問題很感興趣,老師要借助所選歌曲中滲透的情感和哲理,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讓學生在了解外國文化精華的同時提高鑒別能力,促成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2.科學性和趣味性原則。聽歌學英語校本課程教材的編寫要體現科學性和趣味性,要依據語言學習的客觀規(guī)律,充分體現不同年齡和不同語言水平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要求,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同時,教材編寫還要盡可能提供趣味性較強的內容和活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3.發(fā)展性和拓展性原則?!缎抡n標》要求:教材的內容和活動形式要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長遠發(fā)展,要有利于學生通過學習獲得獨立學習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為此,聽歌學英語校本課程教材的編排方式要有利于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討論、以及歸納總結,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初中聽歌學英語校本課程的教學設計
聽歌學英語校本課程的教學設計應遵循語言的學習規(guī)律和聽力教學規(guī)律,教學步驟的設置要由易到難,體現循序漸進的原則。
我校的聽歌學英語校本課程主要針對初二的學生,每學期安排16周,每周一節(jié)課,通過精選的英文歌曲開展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在聽英文歌唱英文歌當中,快樂地有效地學英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歌曲介紹、歌手簡介、歌詞理解、查詞解惑、歌詞翻譯、聽歌填詞、歌曲欣賞、歌曲學唱、星光大道等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項英語學習活動,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1.通過歌曲介紹、歌手簡介兩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了解歌曲相關知識。聽歌學英語校本課程不僅要求學生會聽會唱英文歌,而且還要求學生了解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在音樂史的地位、以及相關歌手的簡介,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去演繹相關歌曲。我們主要通過設置歌曲介紹、歌手簡介兩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了解歌曲相關知識(以Lesson 15 為例,見表1)。針對初二學生的英文水平,這兩個環(huán)節(jié)的內容主要以中文表述為主,以便讓學生通過自學就可以達到比較好的學習效果。
表1 聽歌學英語校本課程教材Lesson15 節(jié)選一
Lesson 15 Knocking on heavens door
一、歌曲介紹
《Knocking on heavens door》原版為美國搖滾詩人Bob Dylan(鮑勃·迪倫) 在 1973 年為電影《 Pat Garrett And Billy The Kid 》所寫的插曲。Avril Lavigne(艾薇兒)、Guns N Roses(槍與玫瑰)、周華健、羅琦都曾翻唱過,是一首著名的反戰(zhàn)歌曲。
二、歌手簡介
鮑勃·迪倫(Bob Dylan),原名羅伯特·艾倫·齊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1941年5月24日出生于美國明尼蘇達州,美國搖滾、民謠藝術家。鮑勃在高中的時候就組建了自己的樂隊。1959年高中畢業(yè)后,就讀于明尼蘇達大學。在讀大學期間,對民謠產生興趣,開始在學校附近的民謠圈子演出,并首度以鮑勃·迪倫作藝名。1961年簽約哥倫比亞唱片公司。1962年推出處女專輯名為《鮑勃·迪倫》。1963年起,瓊·貝茲邀請迪倫與她一起巡回演出。2016年,鮑勃·迪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作曲家。
2.通過歌詞理解、查詞解惑、歌詞翻譯、聽歌填詞、語法鏈接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理解歌詞的意思。要想聲情并茂地去演唱英文歌曲,我們還必須要理解歌詞的內涵,這是演唱的基礎。為了更好地讓學生了解詞的意思,我們設置了歌詞理解、查詞解惑、歌詞翻譯、聽歌填詞、語法鏈接等環(huán)節(jié),并根據不同歌曲的難易程度及特點,對部分環(huán)節(jié)做取舍。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具體做法如下表。
環(huán) 節(jié) 具 體 做 法
歌詞理解 讓學生通讀英文歌詞,理解大意,接著對照中文歌詞了解差異性。
查詞解惑 讓學生查字典,弄清新單詞的形、音、義及詞性。
歌詞翻譯 讓學生翻譯歌曲中沒給出中文意思的句子(五個句子為宜)。
聽歌填詞 讓學生聆聽歌曲并填入所缺的歌詞(五個空格為宜)。
語法鏈接 討論分析部分歌詞所涉及的語法點(多少要根據不同的歌曲靈活處理)。endprint
以歌曲Knocking on the heavens door為例,因為歌詞比較簡單,重復也比較多,對于初二的學生來說,歌詞翻譯和語法都沒有多大的難度,因此就舍去了歌詞翻譯及語法鏈接這兩個環(huán)節(jié),只設置了歌詞理解、查詞解惑以及聽歌填詞這三個環(huán)節(jié),而在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中又側重聽歌填詞這一環(huán)節(jié),側重訓練學生聽的能力。為了更好地訓練學生的聽力,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可以分為兩個步驟:Sept 1 聽歌回答問題,訓練學生歸納歌詞大意的能力;Step 2 聽歌填詞,訓練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把握細節(jié)的能力。詳情如下:
Step 1 Listen to the song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songs?
2) What does the singer want to convey?
Step 2 Listen to the song and fill in the blank.
1) Look through the lyrics.
2) 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
(Answers: take; dark; ground; shoot; coming down)
聽歌學英語校本課程教材Lesson15 節(jié)選二
三、歌詞理解
Knocking on heavens door
Mama, ①______ this badge off of me
I cant use it anymore.
Its getting ②______, too dark to see
Feels like Im knocking on heavens door.
Knock, knock, knocking on heavens door(×3)
Mama, put my guns in the ③______
I cant ④______ them anymore.
That long black cloud is ⑤______
Feels like Im knocking on heavens door.
Knock, knock, knocking on heavens door(×3)
活動一:①請同學們查字典,弄清新單詞的形、音、義及詞性,記錄在下面橫線(查詞解惑)。
②請同學們認真聆聽歌曲并填入所缺的歌詞(聽歌填詞)。
3.通過歌曲欣賞、歌曲學唱、星光大道等三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學會欣賞、歌唱、表演。通過讓學生觀看歌曲MV和認真學唱歌曲,使學生學會欣賞、學會歌唱。我們通常在歌曲欣賞以及歌曲學唱這兩個環(huán)節(jié)設置一些問題,學生可以通過獨立思考或小組合作討論得出答案,使學生有更好得學習效果。如:就歌曲表達的主旨進行提問;找出心中最美的歌詞或旋律;體會歌曲表達的情感;談談歌曲有何特點及自己對歌曲節(jié)奏的把握;談談自己歌唱的經驗技巧等。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學生自由組合,以大合唱、小組唱或獨唱的形式,進行歌唱表演,展示自我。
四、初中聽歌學英語校本課程的評價制度
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因素,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合理的課堂評價制度是完善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的重要保障?!缎抡n標》倡導:要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的評價體系。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更要關注學生整個英語學習的過程。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因此,筆者在聽歌學英語校本課程教學中采用形成性評價方式,幫助學生及時有效地調整學習過程,使學生增加興趣,增強信心,培養(yǎng)合作精神。主要形式有以下兩種:
1.課堂觀察評價法。課堂觀察評價法就是對學生平時課堂的出勤記錄、學習態(tài)度、課堂表現、成果展示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可以使用學分認定表來進行評價(見表2)。
表2 學分認定表
姓名 班級
聽歌學英語校本課程 課文名稱
項目 內容 學生自評 教師評分
課堂出勤 學生校本課程的出勤情況
學習態(tài)度 學生是否有端正明確的學習態(tài)度
課堂表現 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情況
成果展示 學生獨立完成或小組合作完成相關任務的情況,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是否增強
綜合評價
2.學習檔案評價法。學習檔案評價法是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綜合評價。學生可以利用檔案袋收集一個學期每節(jié)課的學分認定表,參加歌唱比賽獲得的獎狀,聽歌學英語的心得體會等。學生通過翻閱自己的檔案袋,可以看到自己的進步,感受成功的喜悅;同時還可以發(fā)現自己的不足,明白自己要努力的方向。而老師因為有了學生的學習檔案,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更加了解,更容易幫助學生取得進步,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也會更客觀公允。
五、初中聽歌學英語校本課程的實踐感悟
聽歌學英語校本課程旨在對英文經典歌曲相關素材的重構,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讓學生在愉悅中不知不覺地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這填補了必修課的空白,豐富了初中英語課程的內容,給學生提供了更多學習英語的選擇和機會。
開設一門系統(tǒng)的校本課程對一名初中老師老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從課程素材的選定到教材的編寫,從課程模式的確立到教學實踐,都要求老師系統(tǒng)思考、親力親為,并在實踐當中不斷摸索、不斷改進。筆者經過認真思考和反思,得出以下幾點感悟:endprint
1.教學素材要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聽歌學英語校本課程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編寫教材,而教學素材的選定又是重中之重。我們既要考慮所選的歌曲必須是各個時代最流行、最經典的,又要考慮各首歌曲的音樂風格及內容:既要有流行的、搖滾的,也要有鄉(xiāng)村的、民謠的;既要有敘事的、勵志的,也要有愛情的、傷感的。總之,這些教學素材的選定要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有限的教學當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2.教學過程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聽歌學英語校本課程應該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這既反映在教材的編寫當中,也反映在真正的課堂教學當中。首先,我們先通過歌曲介紹、歌手簡介兩個環(huán)節(jié)以中文的形式讓學生了解歌曲相關知識來降低歌曲欣賞的難度;其次,我們再通過歌詞理解、查詞解惑、歌詞翻譯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理解歌詞的意思;最后,我們才通過歌曲欣賞、歌曲學唱、星光大道等三個環(huán)節(jié)真正讓學生學會欣賞、學會歌唱、學會表演。所有這些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置,都體現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這讓學生更易學更好學,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教學實踐中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選擇聽歌學英語校本課程的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在課堂活動中多采取小組合作學生的模式。在小組討論時,鼓勵他們全員參與;在老師提問時,應多關注那些基礎較弱的學生,并鼓勵他們多向其他同學尋求幫助;在成果展示的小組合唱當中,應把他們當作一個整體去進行評分,從而強化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4.教學相長,師生共同進步。聽歌學英語校本課程不管是對學生還是對教師而言,都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學生可以在聽歌學英語校本課程當中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學到必修課以外的知識,拓展了知識面。而教師在歌曲的選定、教材的編寫、教學模式的確立、以及實際的教學實踐當中,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教師在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自身的知識水平也得到提升,反過來又促進了教學,提升了教學效果,這體現了教學相長的教學原則,促進了師生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賴世雄.賴世雄教你唱歌學英語[M].長春出版社,2003.
[3]諸光.英語歌曲教學[J].國外外語教學,2000(04).
[4]周曉曉.英文歌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
[5]朱雁羚.英語教學中英文歌曲的運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8(12).
[6]董亞軍,田雨金,王軍.淺析英文歌曲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