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洋
摘 要:初中生正處于重要的人生轉(zhuǎn)折期,在這個階段的他們脆弱而敏感,意志相當薄弱,重視和加強當代初中生的挫折教育,成為了當前中學教育的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學校對學生的培養(yǎng)只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沒有關心學生的內(nèi)在需求,忽視了對學生意志、品德的培養(yǎng)。思想品德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陣地,必須擔負起對學生挫折教育的重任。通過開展挫折教育并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教育的需要,幫助他們建立面對困難和挫折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生 挫折教育 思想品德課 教學
一、挫折教育的概述
挫折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壓制或者阻礙;另一種是失敗或失利。在活動過程中,免不了會碰到自己當下未曾遇到過的、自己無法排除和解決的問題和因素,導致自己展開這項活動的初衷、意向無法實現(xiàn),需求無法得以滿足,并且會隨之產(chǎn)生一些緊張不安與或多或少的失意情愫和反應。
挫折教育,作為新時期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是建立在教育學的堅實基礎之上的。它結(jié)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與機制,重在陶冶人們的情操,激勵人們的斗志,磨煉人們的意志,提高人們戰(zhàn)勝挫折和妥善處理挫折的能力。而對于青少年而言,挫折教育是指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挫折觀,克服在遇到困難時意志薄弱、情緒消極的能力。但是挫折教育又不等同于普通的思想品德教育,它是一種提高學生克服困難的決心、信心、恒心,增強學生面對挫折的承受力、應變力、克服力,培養(yǎng)其完善人格的心理素質(zhì)教育。
二、進行挫折教育的原因
挫折教育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并不是在短期之內(nèi)形成的,要探究挫折教育的現(xiàn)狀,就不得不深層次的分析成因,才能在根本上解決問題。
(一)青春期困惑
中學生在青春期由于無法正確面對自身生理變化而遇到的障礙。隨著生理發(fā)展的急劇變化,中學生心理開始萌動,在與異性同伴相處中,一些從來沒有過的新的體驗與感受開始產(chǎn)生神秘的騷動,使他們感到好奇、渴望,有時又是迷惑和害怕。中學生常見的青春期困惑主要有性心理困惑、男女同學交往的尺度、性價值觀困惑等。
(二)學習困難
學生在學習中由于達不到目標而遇到的障礙。中學生課業(yè)繁重,競爭激烈,父母的期望值過高,使學生的學業(yè)壓力越來越大。如考試難以取得優(yōu)異成績學習成績浮動不穩(wěn),達不到既定目標想進入重點學校的愿望得不到滿足自己會使家長老師感到失望這些都使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心理壓力非常重。如果學生的成績經(jīng)常處于中等或偏下并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把成績提高上去,但始終不見起色,為此心煩意亂,覺得自己笨,甚至出現(xiàn)厭學情緒,所以他們有很強的挫折感和無助感,常處在焦慮和自責狀態(tài)。
(三)人際關系不良
中學生的人際關系通常較簡單也很單純。中學生普遍有較強的交往需要,但在實際交往中,常常會遇到許多問題。中學生經(jīng)常面臨的人際關系挫折有師生關系的緊張、不良的親子關系,自己的興趣愛好得不到家長的支持,得不到老師、同學、家長的信任和尊重,受到許多同學的排擠等。
三、進行挫折教育的途徑
對初中生進行挫折教育已經(jīng)刻不容緩,思想品德課中開展挫折教育具有重大深遠的意義。在實際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思想品德課也有很多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都有著特定的操作要求,以適應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在開展挫折教育時,要結(jié)合實際情況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
創(chuàng)設一定的挫折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接受鍛煉和學習,以達到培養(yǎng)和鍛煉其良好的挫折耐受力,幫助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克服困難。情境教學可以讓學生最大程度的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模擬中體驗各種情緒帶給他們的感受,增加他們面對挫折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難的勇氣。在情境教學中可以采用表演、多媒體等多種多樣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來開展教學活動,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到新奇、并很有興趣參加,在這個過程中也會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領會挫折教育的深刻內(nèi)涵。
(二)展開主題討論
課堂開展主題討論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學生之間的問答、交流和思考,引導學生得出預定的結(jié)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是直接的教授知識,而是起到主導作用,充分的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引導他們積極思考、回答問題,最終自己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教師則充當了課堂活動的主要角色,沒有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破壞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而開展主題討論的教學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從不同方面、角度來思考問題,設身處地的探求解決問題的途徑,這樣的教學方法實踐性強、效果明顯,有效的將知識性和教育性統(tǒng)一了起來。
(三)開展榜樣教育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有利契機,宣傳一些模范的事跡、介紹榜樣的故事感召學生,激發(fā)他們戰(zhàn)勝挫折的決心和勇氣。初中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喜歡模仿自己崇拜的人物,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在課堂上開展榜樣教育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傳統(tǒng)的純理論說教讓學生感到反感,而現(xiàn)實事例的介紹可以迅速感染他們,引起他們的共鳴,使學生受到極大的鼓舞和激勵。
(四)進行課堂滲透
在課堂中滲透挫折教育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有關挫折教育的內(nèi)容和思想,讓學生在不經(jīng)意間收獲知識,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思想,做到“潤物細無聲”。在初中品德課教材中有很多內(nèi)容與挫折教育相聯(lián)系,我們可以利用這一有利條件進行挫折教育的滲透。
參考文獻
[1]馮永剛.論挫折教育在學校道德教育中的功效[J].教育科學研究,2007(3).
[2]課程教材研究所,思想品德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編著.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思想品德(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用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李海洲,邊和平.挫折教育論[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4]張耀燦,陳萬柏主編.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王玲.當代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D].江南大學,2010.
[6]郭杰.中學生挫折教育問題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6.
[7]張飛燕.青少年挫折產(chǎn)生的原因及其教育途徑[J].湖南社會科學,2010(1).
[8]吳小蘭.初中生挫折教育現(xiàn)狀和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