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錦秀 劉雪燕
循證護理在中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時效護理中的應用
趙錦秀 劉雪燕
目的:探討循證護理在中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時效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選擇2016年1~12月在我院創(chuàng)傷整復科接受治療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40例,將患者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下肢骨折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采取全方位的循證護理措施。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對下肢骨折患者采取循證護理措施,可拓寬護理人員的眼界,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患者的活動能力,有效緩解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預防術后并發(fā)癥,改善醫(yī)患關系,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在臨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廣意義。
循證護理;下肢骨折; 護理滿意度 ;并發(fā)癥
老年患者下肢骨折后長時間臥床,活動受到限制,生活不能自理,各臟器功能衰退,抵抗力下降,導致患者機體功能恢復較慢且承受巨大痛苦,在老年下肢骨折治療護理中應用循證護理,對患者及其傷情進行全面、正確地認識,使患者的心理、生理上保持愉快狀態(tài),以防止發(fā)生術后并發(fā)癥,幫助患者早日恢復關節(jié)功能,具有重要作用[1]。我們對70例在我院創(chuàng)傷整復科接受治療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采取循證護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F將方法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6年1~12月在我院創(chuàng)傷整復科接受治療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40例,將患者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中男40例,女30例;年齡57~79歲,平均年齡(65.6±7.8)歲。觀察組中男38例,女32例;年齡58~79歲,平均年齡(65.4±7.9)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受傷程度、受傷原因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下肢骨折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采取全方位的循證護理措施,具體方法如下:
1.2.1 組建專門的循證護理小組 小組負責人由護士長擔任,培訓所有小組成員的循證護理知識,了解并掌握循證護理的過程,能夠有效實施循證護理。
1.2.2 找出最佳證據,指導護理實踐
1.2.2.1 心理護理 (1)循證依據。朱智佩等[2]認為一組有普遍性的要素包括大多數心理治療。對患者采取心理治療,幫助患者重拾被治愈的信念或希望。對患者采取心理護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使患者心理保持愉悅狀態(tài),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工作。 (2)護理措施。①護理人員給予患者關心,詢問患者病情情況,和患者交流時語言親切、態(tài)度誠懇,以取得患者的信任感。②護理人員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對于患者的訴說護理人員應耐心傾聽,及時對患者的心理變化進行了解,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和思想壓力。③護理人員將同種疾病的成功治愈情況介紹給患者,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④給予患者家屬鼓勵,在精神上多關心患者,在生活上細心照顧患者,可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
1.2.2.2 認知護理 (1)循證依據。李聰[3]認為護理人員需密切觀察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以預防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及壓瘡。循證組護理人員將術后的鍛煉方法告知患者,可增強患者對功能恢復的信心。(2)護理措施。① 鼓勵患者有效咳痰和做深呼吸,加強拍背,可促進患者排出痰液。② 鼓勵患者多飲水,每天飲水2000~3000 ml,可防止尿路感染或出現便秘。③ 由于患者機體局部長時間受壓,骨突處易出現壓瘡。對患者皮膚進行按摩,可幫助患者促進血液循環(huán)。④ 耐心將術后功能訓練的注意事項和作用介紹給患者,可提高患者對術后早期活動重要性的認識。
1.2.2.3 多臟器官功能衰退 (1)循證依據。骨折后治療的難題是老年人多臟器衰退的困擾[3]。老年患者體質較差,會合并各種慢性疾病,護理人員注重體位護理和預防并發(fā)癥。加強護理管理,關鍵是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功能訓練主動性。(2)護理措施。①術后加強護理管理。術后對患者的病情變化進行密切觀察,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意識狀態(tài)、血氧飽和度、脈搏、血壓及呼吸等變化,重點預防泌尿系統(tǒng)、肺部感染。② 加強患者體位護理,術后患者長時間臥床,血液的高凝狀態(tài)和靜脈血液淤滯是導致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的根本原因。術后抬高患者患肢,使患肢外展15°,選擇舒適的體位,患者臥床時可采取平臥位或側臥位姿勢。③ 年老患者由于疼痛或體力不佳,不能夠積極配合運動?;颊呒覍傩枳龊美夏昊颊叩乃枷牍ぷ鳎岣呋颊吖δ苡柧毜闹鲃有院头e極性。
1.2.2.4 健康宣教 (1)循證依據。與患者的主觀努力有著密切關系的是功能鍛煉的訓練效果,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依從性[4]。(2)護理干預。①護理人員對患者的手術效果和骨折類型進行全面了解,并將與疾病有關知識講解給患者聽,護理人員注重強調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幫助患者掌握功能鍛煉的方法和要點,由于不同患者的文化程度不同,因此對患者的宣教內容和時間也各有不同,如果患者接受能力差,護理人員需重復對患者進行宣教,對患者的功能鍛煉進行指導,可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使患者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功能鍛煉。②護理人員多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交流,將給予患者鼓勵、關愛的重要性講解給患者家屬聽。在言語上給予患者贊賞和鼓勵,在生活上給予患者體貼和關心,幫助患者樹立自信心,可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③給患者創(chuàng)造機會,與朋友、同事及病友交流,多了解成功的病友事例,可提高患者康復的勇氣和信心。④大部分出院后的老年骨折患者需要在家繼續(xù)休養(yǎng),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出院康復指導。⑤營養(yǎng)健康教育,對患者家屬進行指導,患者多進食高維生素、高鈣、高蛋白的飲食,可促進骨折、創(chuàng)口愈合。
1.2.2.5 術后并發(fā)癥 (1)壓瘡。骨折患者由于翻身困難,軟組織受壓,影響局部血液循環(huán),老年患者易出汗,局部潮濕,從而引發(fā)壓瘡[5]。循證:患者血液循環(huán)出現障礙、皮膚受壓,發(fā)生不可逆的細胞變性已超過2 h。 護理干預:評估患者的臥床時間、受傷部位及營養(yǎng)狀況等,早期使用氣墊床和壓瘡防護墊,做好基礎護理。(2) 墜積性肺炎?;颊唛L時間臥床易導致肺底部水腫、淤血及充血,誘發(fā)墜積性肺炎[6]。循證:及時將痰液徹底排除,必要時給予患者霧化吸入,保持呼吸道保持通暢,防止肺部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強人工氣道管理。護理干預:鼓勵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加強翻身扣背,積極對原發(fā)病進行治療,使用祛痰藥物和抗生素治療肺部感染。(3) 血栓性靜脈炎。減少術后活動和術中體位,會引發(fā)高凝狀態(tài)、血液濃縮、下肢血液回流不暢等癥狀[7]。循證:靜脈血栓形成數小時后開始部分機化。 護理干預:患者早期進行患肢局部功能鍛煉,病情允許積極進行踝泵鍛煉,可有效預防深靜脈血栓。一旦發(fā)生靜脈血栓,需將患肢制動,采用抗凝、溶栓治療,為防止血栓脫落禁止對肢體進行按摩、熱敷[8]。
1.3 評價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2)比較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程度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程度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例(%)
注:對照組肺部感染4例,泌尿系統(tǒng)感染4例,壓瘡2例,下肢靜脈血栓4例;觀察組有泌尿系統(tǒng)感染2例,下肢靜脈血栓2例
護理學的新領域之一是循證護理,既來源于臨床,又高于臨床,要求護理人員將更多的理性思考展現出來,并尋找更多的科學證據來支持這一護理[9-10]。循證護理是結合患者的意愿、個人的專業(yè)知識及臨床科學研究結果進行綜合考慮,可滿足患者對現代護理、現代醫(yī)療的更高標準要求。
在臨床實踐中應用循證護理,強調了出發(fā)點是護理問題,結合患者的需求、臨床專業(yè)知識、經驗和科研結果,使護理人員在實踐中能夠綜合應用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這也使得護理人員護理工作的主觀性和盲目性得到避免,使護理工作可以做到有據可依、有證可循[11]。
通過循證的方法我們可以分析下肢骨折出現并發(fā)癥的原因,對治療和預防的經驗教訓進行總結,對比對照組和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對下肢骨折患者采取循證護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活動能力,有效緩解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術后并發(fā)癥得到預防,醫(yī)患關系得到改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得到提高。
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采取循證護理措施,使得患者的愿望得到充分體現,護理人員主動貼近患者,使患者能夠從心理上適應,積極配合術后康復過程。開展循證護理措施,拓寬護理人員的眼界,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將更高效、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提供給患者,進一步推動護理事業(yè)的發(fā)展[12]。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采取循證護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提高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在臨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廣意義。
[1] 古紫云,劉麗華,陳燕玲,等.循證護理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 [J].齊魯護理雜志,2016,20(14):109-110.
[2] 葉 紅,趙 琴.循證護理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中的臨床應用分析 [J].吉林醫(yī)學,2016, 33(16): 3521-3522.
[3] 武彥敏.循證護理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5,23(12): 132-133.
[4] 梁小麗,陳坤嫦,李鳳云,等.循證護理在老年人股骨骨折圍術期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4( 1): 26-28.
[5] 王秀娜.老年股骨骨折病人的護理體會[J].求醫(yī)問藥(學術版),2015, 10(4): 610- 611.
[6] 邢躍芳.預見性護理在骨科手術患者并發(fā)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應用[J].中外醫(yī)療 ,2016,30(16):120.
[7] Sun Dongmei. Predictive nursing for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J].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2015,10(4):130-135.
[8] 張振芳.循證護理模式在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折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6, 19(1): 81-85.
[9] 徐連芳,陳潤芳,蕭佩多,等.循證護理對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患者早期離床坐依從性的影響[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6, 32(6):439-442.
[10]魯 芹.循證護理在老年髖部骨折護理中的應用[J] .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5,32(2):70-71.
[11]何長青.循證護理對外傷性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5, 19(17):95-96.
[12]王曉梅.循證護理在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頸骨折中的應用效果[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6):174-175.
(本文編輯 崔蘭英)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timely nursing of middle-aged and old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racture
ZHAO Jin-xiu,LIU Xue-yan
(Wendeng Osteopath Hospital,Wendeng 264400)
Objective: Discusses the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senile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racture aging care application. Methods: Selected 140 old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racture receiving treatment in traumatolog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 and they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t random, where conventional nursing measures for lower limb fracture were taken for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comprehensive evidence-based nursing measures were taken for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aking evidence-based nursing measures for the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racture could expand the horizon of nursing personnel,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nursing personnel, improve the patients’ activity, effectively relieve or eliminate the patients’ bad emotions, prevent post-operation complications, improve doctor-patient relation, improv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to nursing work, with promoting significance clinically.
Evidence-based nursing; Lower limb fracture;Nursing satisfaction;Complications
264400 文登市 山東省文登整骨醫(yī)院創(chuàng)傷整復科
趙錦秀:女,本科,副主任護師,護理部副主任,護士長
2017-05-02)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6.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