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超
摘 要:語文是對學生交流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學科,是基于人們的交際實踐活動提煉的教學學科,具有很強的人文特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凸顯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既是適應新時期教學改革的重要要求,也是對小學生人文精神進行培養(yǎng),真正實現語文學科教學目的的重要措施?;诖耍蕴K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對小學語文教材中開展人文性教育的相關內容進行了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 人文性 蘇教版 人文精神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8-0177-01
語文是一門人文色彩十分濃郁的學科,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承擔著十分重要的人文素質教育、弘揚人文精神的任務。在新教育改革理念下,語文科學的人文性特色應當進一步的凸顯,才能夠滿足新時期對人才培養(yǎng)和基礎教育提出的重要要求。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在內容和編排上具有十分明顯的人文特色優(yōu)勢,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開展有效人文性教育。
1 人文性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教育的現狀分析
從整體上來說,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人文性教育的現狀并不理想,課堂教學的重點仍然集中在學生語文知識和能力的教育提升方面,人文性教育缺失,并且人文教育只停留在比較淺顯的表面,人性教育的整體質量和效果并不理想。導致小學語文人文性教育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首先,教師本身的人文性素養(yǎng)比較欠缺,很多教師對文本的解讀比較淺顯,沒有真正的對教材內容中所體現出來的人文內涵進行理解,加上過于因應試教育所帶來的教學任務壓力,導致很多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將精力集中在知識應試教育層面,忽視了對于學生進行人文教育。其次,學生群體的人文修養(yǎng)也需要進一步的提升,也就是說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整體上仍然比較低,而且受到認知發(fā)展水平階段的影響和自身生活經驗的限制,對教學內容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內涵理解不夠,接受能力比較低,導致人文性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在這種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就必須從自身出發(fā),做好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變,提升語文人文性教育效果。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針對學生開展人文教育必須要遵守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原則。首先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也就是要將學生放在人文教育的主體核心地位,通過刺激學生參與語文人文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來提升人文教育效果。其次是個性化原則,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實現人文精神的自由、多元發(fā)展,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2 小學語文課堂開展人文性教育的建議和措施
2.1 基于教材內容挖掘滲透人文教育
在目前小學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蘇教版的小學語文教材的人文特色十分突出,其中含有大量量品質優(yōu)良、內涵豐富的教材文章,這些經典文學作品中蘊含了豐富的人文教育素材,這些優(yōu)秀的、經典的人文要素教材內容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人文性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豐富的的素材。教師要從教材內容本身出發(fā),認真研習,不斷滲透,有效開展小學語文人性化教育活動。首先,要明確小學生人文性教育活動開展的目的,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層面進行養(yǎng)成引導,重新確定目標。例如,在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中有一篇經典的課文—《虎門銷煙》,這篇經典文學的教學目的除了要讓小學生了解“虎門銷煙”這一重要的歷史事件之外,而且還要對課文中所體現的愛國主義精神、民族大義精神等進行培養(yǎng),這才是這篇課文教學開展的最終目的。其次,要對語文教材中含有的人文教育內涵元素進行挖掘,并且結合小學生的實際進行內容重組。例如在蘇教版四年級的《沙漠中的綠洲》《云雀的心愿》中都蘊含了豐富的“保護環(huán)境”的人文思想,教學過程中可以對以“環(huán)?!睘橹黝}進行相應的拓展,讓小學生對環(huán)保的重要性有著更加深刻的認知,從而引導小學生認識到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自覺從自身做起,成為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從而達到教材人文教育的目的。
2.2人文性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和提升
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本身也是人文性教育體現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實現人文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按照以人為本、尊重個性化教育的原則,在積極轉變教學理念的基礎上,通過教學方法策略優(yōu)化創(chuàng)新,對小學生參與人文教育的思想進行強化,從而達到人文教育開展的目的。一是要注重自主合作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充分體現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化小學生的教學參與度,能夠促使小學生在課后自主進入人文內涵和人文精神教育當中。在教學探究的組織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教學內涵進行相應的延伸,按照實踐性原則對語文教學進行人文性處理。例如在《維生素C的故事》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這樣的問題“你了解維生素C嗎?”“小朋友們,你們能不能說一說自己對科學的認知呢?”通過這種問題啟發(fā)小學生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更加深層次的思考。其次,從蘇教版教材本身具有很強的人文性特點的實際出發(fā)展開教學。蘇教版語文教材的每一個單元都是按照一個核心主題來設定和編排的,這就為以某個人文主題來貫穿單元教育提供了重要基礎,方便教師開展人文主題教育。
開展人文教育是現代語文教學的重要要求,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從學生實際、教材實際出發(fā),做好相應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不斷強化小學語文教學的人文教育效果和質量。
參考文獻:
[1] 韓士霄.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構建小學語文人文性課堂[J].學周刊,2014,(11):145.
[2] 王現標.小學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思考[J].文學教育(下),2016,(8):103.
[3] 張波.小學語文教學的人文性研究[J].學苑教育,2016,(7):32.
[4] 孟文榮.淺議小學語文教學的人文性[J].考試周刊,2016,(6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