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娟
摘 要:閱讀是語文學習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閱讀對于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思考能力有著重要意義。本文主要闡述了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對策,指出不斷創(chuàng)新適用于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語文閱讀教學不能忽視,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作用,促進學閱讀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對策研究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8-0096-01
高中作為學生各項能力都趨于成熟化的階段,高中生有了獨立的判斷與邏輯思考能力。所以,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以往的教學方式相對單一,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發(fā)展,只是一味的將課本上的知識闡述出來,課堂教學失去了趣味性,這對于學生對閱讀的學習也有著一定的阻礙作用。所以,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要更加注重學生在閱讀學習上的積極性,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作用,構(gòu)建更加有利于學生自主式學習的教學環(huán)境,使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更加有效。
1 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閱讀積極性
良好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動力,教師要提高學生在語文閱讀上的學習能力,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教師要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就需要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能夠真正融入到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學生為閱讀教學的主體。通過創(chuàng)設積極的教學氛圍,來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從而不斷提高學生閱讀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在課堂上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到閱讀的學習之中,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在課堂上設置一些趣味性的游戲,來吸引學生閱讀學習的注意力,例如:教師可以在閱讀課上組織一些閱讀興趣討論會,使學生將自己的喜歡的讀物推薦給其他同學,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同時也能夠使學生都參與進去,提高學生閱讀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通過在教學中融入相應的視頻與音頻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同時這種方式也能夠引起學生學習的注意力,例如,在學習毛主席的《沁園春·雪》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讓學生欣賞北國雪景,然后通過范讀使學生更能了解閱讀的一些技巧,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教師要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可以通過肯定的教學方式,通過樹立榜樣的方式來促進學生學習的不斷進步,教師可以利用替代教學方式,使學生更隨著良好的榜樣進行學習,這樣也更加有利于教師制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同時教師也不能忽視對學生各種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抓住學生的學習心理,促進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2 因材施教,注重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
對于學生來說,基礎知識就像是建筑物的地基,只有地基打好才能有利于更深層次知識的學習,因此,教師要注重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學習,深入到語文學習之中,將學生的學習真正的抓穩(wěn),提高學生的能力教師也不能忽視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更好地將因材施教實施于教學之中,教師要摒棄以往不好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真正的提高學生的基礎能力。
作為高中生,教師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要使學生形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教師在設計一些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閱讀所要學習的文章,看看文章想要表達一種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能力,這種構(gòu)建主義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激發(fā)學生在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同時也能夠使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
教師也要注重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學習,注重對學生平時的訓練,俗話說:“熟能生巧”,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有意義的書籍進行閱讀,從而不斷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文章中的用詞以及所渲染的感情都能理解到位,例如,在上閱讀課之后,教師可以使學生在平時預習一下所學新課,更估自己以往所學的知識,課后作業(yè)便是良好的體現(xiàn)。
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教師可以在平時多與學生進行談話,了解學生對于教學方式看法,鼓勵學生不斷轉(zhuǎn)變學習觀念,形成良好的閱讀認知,這樣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更加有利于因材施教教學方法的實施。
3 注重教學反思,不斷完善教學方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就是教學反思,回顧自己以往的教學方式之中是否有不足之處,并加以改正。一個有效的教學方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是教師對于教學方式的反思與完善,教師在平時也可以請教一些優(yōu)秀的教學來吸取教學經(jīng)驗,促進自己的教學方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
教師可以在平時多寫一些反思日記,這樣可以使教師能夠回過頭來了解自己在閱讀教學上存在的不足,教師可以多向?qū)W生了解對自己教學方式的看法,不斷創(chuàng)新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例如,教師可以分發(fā)調(diào)查問卷,從學生之中了解教學情況。教師在平時也可以參加一些教師培訓,提高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同時也能夠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4 結(jié)語
在這個以素質(zhì)教育為核心的教學時代,教師要不斷轉(zhuǎn)變自己的教學方式,真正做到適用于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同時也有利于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首先就是要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真正地做到了解學生更好地將因材施教實施于教學方式之中,不僅能夠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同時也能夠保證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趙紅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1年05期.
[2] 趙玉霞;董淑華;韓庶.延邊地區(qū)朝鮮族高中生漢語課外閱讀現(xiàn)狀研究[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6年02期.
[3] 祁恒山.淺議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1年01期.
[4] 李炳輝.關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好家長,
2015年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