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月婷
〔摘要〕空椅技術以完形心理療法為理論基礎,具有幫助當事人獲得更敏銳的察覺力、體驗內在的沖突、解決不一致性和兩極化的問題、表達情緒、解決未完成事件等功能,通常分為傾訴宣泄式、自我對話式、他人對話式三種,需要進行實施前的評估并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驟來實施。本文用三個心理咨詢案例來說明空椅技術的應用,并總結心理咨詢實踐中運用空椅技術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空椅技術;完形療法;理論;應用;步驟;心理輔導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7)23-0038-04
“道理我都懂,可我做不到呀!”
“如今我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我總是知道哪條路是對的,毫無例外,我知道。但我從不走,為什么?因為太難了。”
在心理咨詢中,咨詢師發(fā)現(xiàn)有些時候光靠理性的、思維的、認知的澄清或調整并不足以引發(fā)來訪者真正的改變,這時候就需要尋求一種既可以提高來訪者對自身情感情緒的覺察力,又能讓來訪者觸摸到自我的心門,溝通身與心、知與情的方法??找渭夹g就是這樣一種方法。
一、空椅技術的涵義
空椅法(empty-chair method)是指咨詢師為處理當事人個人內在或個體間的沖突時,使用不同的椅子(或墊子)代表當事人個人內或個人間不同的沖突力量,并且使之持續(xù)對話[1]。通過對話的過程,讓不同的力量由沖突達到協(xié)調,進而促使當事人人格統(tǒng)整,或與外在環(huán)境和諧共處。來訪者通常需要不斷地更換座位??找畏ú⒉灰欢ㄖ幌抻陔p椅,有時候因為情境上的需要,可以使用多椅。Greenberg曾對雙椅法下定義,他認為當事人在面對沖突情境時,咨詢師協(xié)助當事人將沖突的兩股力量區(qū)別出來,并讓雙方接觸與互動,以促進雙方達成新的統(tǒng)整的技術稱為雙椅法[2]。
二、空椅技術的理論基礎
空椅技術主要以完形(Gestalt)學派的相關理論作為其理論基礎。
(一)完形心理療法
完形心理療法由德裔美國心理學家皮爾斯(Fperls)首創(chuàng)。主張通過增加對自己此時此地軀體狀況的覺察,認識被壓抑的情緒和需求,整合人格的分裂部分,從而改善不良的適應。所謂“完形(Gestalt)”,德文原意強調將事物當作完整的整體看待。一個個體的完形,包括了他整個人、他的背景和兩者之間的關系。完形代表“有意義的整體”:人與外部環(huán)境的協(xié)調和人的內部身、心、靈的統(tǒng)整。這一學派的治療者認為,一個身心健康的個體往往能敏銳地察覺自己的軀體感覺、情緒和需要,從而妥當?shù)亟M織自己的行為,使自己的情緒得到宣泄,需要得到滿足,身心功能得到正常運轉。相反,一個有心理障礙的人不但不能敏銳察覺自己的軀體感覺、情緒和需要,而且會壓抑它們。他們往往將那些不希望看到的心理活動壓抑到潛意識中去。長期的壓抑不僅使這些感覺、情緒和需要得不到正常的表達和滿足,使人變得麻木和僵化,更會引起焦慮、抑郁等神經(jīng)癥癥狀[3]。
因此,完形治療的目標是協(xié)助來訪者由環(huán)境支持轉為自我支持,統(tǒng)整被否認的自我,提高自身覺察力,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二)完形治療的基本理念
1.此時此刻。依皮爾斯之見,除了“此時此刻”,沒有東西是存在的。因為往者已矣,來者則尚未來臨,只有現(xiàn)在才是最重要的。完形治療法的主要理念之一就是:強調此時此刻,強調充分學習、認識、感受現(xiàn)在這一刻,留戀過去就是在逃避體驗現(xiàn)在。對許多人而言,當他們把精力投向追憶過去或冥想未來時,“現(xiàn)在”的力量便消失無蹤。為了有效幫助當事人接觸現(xiàn)在,完形治療者常會問“是什么”和“如何”的問題,而很少問“為什么”的問題。為了增進當事人對現(xiàn)時的察覺,治療者鼓勵以現(xiàn)在式對談。
2.覺察。完形理論建構在對此時此地的覺察上。覺察包括對環(huán)境的覺察,指的是對他人、對社會背景及自然環(huán)境的覺察;對自我的覺察,指對自身、對伴隨而來的情緒、需要以及防衛(wèi)的覺察。完形治療為增強對自我以及環(huán)境的覺察提供了工具:這份增強的覺察使得我們對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力量和能力有了接納與運用。自我覺察是心理治療的關鍵要素。沒有自我覺察,我們便無法改變。因此在完形治療中,我們學習覺察,特別是對情緒的自我覺察。對情緒的自我覺察有助于我們去知道:我們感覺如何,我們想要什么,我們如何表達情緒而無須解釋、內疚或批評,以及如何提出請求。完形治療的效果來自于對情緒的覺察以及情緒的成熟,也就是自我負責、自我支持和自主性(相對于被他人的意見或認可所控制)。
3.未完成事件。完形治療的另一個重要焦點為“未完成事件”,指未表達出來的情感,包括悔恨、憤怒、怨恨、痛苦、焦慮、悲傷、罪惡、遺棄感等。雖然這些情感并未表達出來,但卻與鮮明的記憶及想象聯(lián)結在一起。由于這些情感在知覺領域里并沒有被充分體驗,因此就在潛意識中徘徊,并在不知不覺中被帶入現(xiàn)實生活里,從而妨礙了自己與他人間的有效接觸。未完成事件常會一直持續(xù)存在著,直至個人勇于面對并處理這些未表達的情感為止[4]。
4.接觸。接觸(contact)在完形治療的領域里,可說是促成成長與發(fā)生改變的必要條件。當我們與環(huán)境接觸時,改變就無可避免地發(fā)生了。接觸通過看、聽、嗅、觸摸和移動等方式來達成。良好的接觸指的是與他人自然地進行交互作用,但仍不失其個人的個體感。
5.兩極。兩極指兩種相互沖突的內部力量,分別命名為“優(yōu)勝者”和“劣敗者”?!皟?yōu)勝者”指是自我中的正義的、凌掠的、責罰的、權威的部分?!皟?yōu)勝者”常用的語言是“你應該”“為什么不這樣做”?!傲訑≌摺敝傅氖亲晕抑形幢挥X察的部分,通常是被否認的部分?!傲訑≌摺背J褂靡恍┘记桑ㄈ缣颖?、拖延、破壞等)逃避“優(yōu)勝者”的命令,常使用的語言是“是的,但是……”在“優(yōu)勝者”與“劣敗者”的沖突中,劣敗者總是獲勝?;鈨蓸O的對抗,使兩極通過接觸達到和解是完形治療的關鍵。
三、空椅技術的功能與適用范圍
空椅技術的功能在于幫助當事人獲得更敏銳的察覺力、體驗內在的沖突、解決不一致性和兩極化的問題、表達情緒、解決未完成事件。因此,空椅療法一般適用于舒解情緒、處理內在沖突、調節(jié)人際關系等[5]。
當不良情緒積累嚴重又缺乏傾聽者時,可以用空椅來充當傾聽者,幫助當事人把心中郁積的不快傾訴出來。當事人在抉擇取舍、出現(xiàn)內在沖突時,空椅可以成為當事人內心沖突的兩極來幫助當事人澄清自己的意圖,覺察真實需要。當事人和其他人之間的關系發(fā)生問題時,空椅可以替代對方和當事人進行交流,幫助當事人設身處地理解對方的心理和需求。
四、空椅技術的形式
(一)傾訴宣泄式
把椅子放在來訪者的面前,假定某人坐在這張椅子上。來訪者把自己內心想對他說、卻沒機會或者沒來得及說的話,表達出來,從而使內心趨于平和[6]。主要應用于以下三個方面。
1.親人或者朋友由于某種原因離開自己或者已經(jīng)去世,來訪者因他們的離去,內心非常悲傷、痛苦,甚至傷痛欲絕,卻無法找到合適的途徑進行排遣。此時,心理輔導教師可以運用空椅子技術,讓來訪者向空椅子進行傾訴,表達自己對空椅子所代表人物的情感,從而使自己強烈的情感得以舒緩。
這種形式也可以用于對失戀者的咨詢,或者應用于危機干預失敗后,對相關人員的處理。比如,某個學生自殺后,給班級其他學生帶來了陰影,此時,可以采用空椅子技術,讓全班學生向他集體告別,以撫平內心的創(chuàng)傷。
2.空椅子所代表的人曾經(jīng)傷害、誤解或者責怪過來訪者,來訪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又不能直接把負面情緒發(fā)泄出來,郁積在內心。此時可以通過對空椅子的宣泄、指責,甚至是謾罵,從而使來訪者獲得內心的平衡。
3.椅子所代表的人是來訪者非常親密或者值得來訪者信賴的人,來訪者由于種種原因,無法或者不便直接向所代表的人物傾訴。此時,可以讓他向空椅子傾訴,宣泄出自己的情感,從而獲得某種解脫。
(二)自我對話式
也就是自我存在沖突的兩個部分展開對話。假如來訪者內心有很大的沖突,又不知道如何解決時,可以放兩張椅子在來訪者面前,先讓其坐在一張椅子上,扮演自己的某一部分;然后再讓他坐在另外一張椅子上,扮演自己的另一部分。這樣依次進行對話,從而達到內心的整合。主要應用于以下兩個方面。
1.由于種種原因,來訪者認為自己本應該做的事情,卻沒有做,引起了不好或者嚴重的后果時,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內疚感、罪惡感和自責心理。此時,運用空椅子技術,讓來訪者自己與自己展開對話,從而降低內疚感。
2.面對各種各樣的選擇很難下定決心,或者處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將何去何從時,來訪者憂心忡忡,不知如何進行選擇,因此逃避現(xiàn)實,甚至通過煙酒甚至其他方式來麻醉自己。此時,可以運用空椅子技術,讓來訪者與自己展開對話,澄清自己的價值觀,分析各種選擇的利弊,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三)“他人”對話式
“他人”對話是自我和“他人”之間的對話,放兩張椅子在來訪者面前,坐到一張椅子上時,扮演自己;坐到另外一張椅子上時,扮演別人,兩者展開對話,從而可以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然后去理解別人。主要應用于以下兩個方面。
1.來訪者以自我為中心,不能或者無法去體諒、理解或者寬容別人,因此存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困難,而自己卻找不到原因。此時,運用空椅子技術,讓“自己”和“他人”之間展開對話,讓來訪者設身處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產(chǎn)生領悟,找到人際交往困難的原因。
2.來訪者存在社交恐懼,不敢或者害怕和他人交往。此時,運用空椅子技術,模擬人際交往的場景,讓來訪者在這種類似真實的情境當中減輕恐懼和焦慮,學會或者掌握與人交往的技巧。
五、空椅技術實施前的評估
1.評估問題:運用空椅子技術之前,輔導教師應及時了解來訪學生問題所在,要觀察來訪學生是否適合用空椅子技術或者應該運用哪種形式為好。
2.評估來訪者:來訪者是否能勝任空椅對話(避免產(chǎn)生挫敗感或無助感),是否引起了來訪者的羞怯感,不敢完全暴露自己(表達真實情感和大聲講話等)。
六、空椅技術的操作步驟
第一步,向來訪者說明空椅技術并陳述操作要點。(給予學生選擇和拒絕的權利)
第二步:準備對話場景,營造氣氛,誘導來訪者全身心投入到對話情境中。首先,制作標簽,用盡可能簡潔的詞或字,分別寫在兩張紙上;選擇椅子(最好是相同的兩把椅子),來訪者在選擇椅子時,輔導教師要告訴來訪者把兩把椅子面對面放(它們之間的距離由來訪者來決定);來訪者把寫好的兩張標簽分別放在對應的椅子上,接下來可以選擇其中的一把椅子坐上去,把標簽拿在手里,此時,輔導教師告訴來訪者,那個人就坐在對面那把椅子上,讓來訪者詳細描述他的表情、 動作、聲音等。
第三步,放松,想象,代入角色。請來訪者閉上眼睛,在椅子里保持舒服的坐姿,注意自己的呼吸,慢慢地深深吸氣,緩緩地呼氣,全身放松,讓來訪者完全投入到標簽所寫的角色中去。
第四步,開始對話。即要求來訪者在一把椅子上代表一個角色說話,說完后再坐到對面那把椅子上,以另一角色的身份做出回應。輪換往復,按話題持續(xù)交談。對話中,輔導教師要提醒來訪者設身處地站在另外一個角度或者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并且要提醒來訪者用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對話,且要盡量去模仿角色的語氣、動作、表情等。
第五步,來訪者表達分角色對話后的感受。對話完成后,讓來訪者從對話中走出來,重新回到現(xiàn)實中。此刻要求來訪者對思路和情感進行整理,并進行表達。
七、運用空椅技術的心理咨詢案例
(一)案例一
浩浩,初一男生,每次月考語文成績都是全班墊底。經(jīng)咨詢后了解到:在他小學三年級時,有一次放學后,站在姐姐課室外的女廁所旁等待姐姐放學,姐姐班的語文教師在課室里朝他看了一眼,然后對全班大聲說:“站在女廁所門口就是女的?!币饘W生哄堂大笑,浩浩對此感到非常無辜、羞辱、生氣、憤恨,可他最后只是沉默以對。到了六年級,這位女教師成了浩浩的語文科任教師,浩浩由于對她一直懷有厭惡和抵觸情緒,對語文學習也開始不感興趣,語文成績嚴重下滑,升入初中后,由于小學語文基礎沒打好,成績一直沒跟上。
分析:屬于未完成的事件,對小學語文教師的負面情緒積郁在心,與那位語文教師相關的事物容易觸發(fā)浩浩的創(chuàng)傷記憶,引起抵觸情緒,致使他逐漸喪失對語文的興趣。適用空椅技術,協(xié)助其紓解情緒。
效果:將未能表達的想法和感受表達出來,一吐為快,解開心結,恢復語文學習的興趣。
(二)案例二
小然,初一男生,連續(xù)幾天受到同一噩夢和夢魘侵擾。夢境記錄如下:小然與一個朋友同坐一架飛機,在飛機上,一位乘客突然被人殺害,兇手隨即消失不見,正在人心惶惶之際,機上出現(xiàn)一位警察(保安),他走到小然身旁,不問緣由、不由分說,意欲將小然押走,接受調查。小然無辜被當成犯罪嫌疑人,試圖辯解和不斷掙扎……掙扎中經(jīng)受了夢魘,感到身體無法動彈,異??植?。
分析:對小然的夢進行解析:1.經(jīng)過與小然的交談了解到做夢的背景:上周月考成績發(fā)下來,小然雖考進全班前十,可離父親要求的年級前50名還有一段較大的距離,父親為此嚴厲責備小然學習不用功,要限制他以后的娛樂時間。2.自由聯(lián)想,尋找夢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相似的情緒體驗(無辜、恐懼、害怕失去自由)3.夢中意象的象征意義:警察——父親(權威、冷酷)。適用空椅技術,助其表達內心愿望,消解父子溝通障礙,并應用于真實生活情景。
效果:夢的解析有助于其對自身問題根源的了解,之后不再受噩夢困擾,通過空椅技術勇敢嘗試與父親坦誠交流,父子關系有所改善。
(三)案例三
青青,初三女生。青青是班上的學習尖子,一模、二模接連失手,再加上去年生物、地理中考的發(fā)揮失常,令青青產(chǎn)生一種宿命感——大考必敗,因此青青徹底喪失自信和放棄努力,對中考采取無所謂的態(tài)度。咨詢當天離中考僅剩十幾天,可青青在校根本無法專心復習,做閑事看閑書,毫無大考前的緊張感,希望自己能更有緊迫感,有拼勁,堅持下去,努力復習。因此來求助。
分析:克拉克現(xiàn)象——重要比賽或考試發(fā)揮失常(消極的自我暗示以及條件反射)。逃避心理:遭遇挫折,沒有勇氣面對,選擇逃避困難等不負責任的行為方式。內心掙扎與煎熬:表面的輕松和無所謂態(tài)度與內心深處的渴望改變和努力的愿望相沖突。適用空椅技術,讓自我兩極——“堅持”與“放棄”對話,體驗、覺察、明晰自我內心的真實需要,讓兩極和解,消除內在沖突。
效果:中考結束后,收到青青的喜訊,她以不錯的成績順利考上了江門一中。
八、運用空椅技術的注意事項
1.運用空椅子技術之前,輔導教師應及時了解來訪學生問題所在,要觀察來訪學生是否適合用空椅子技術或者應該運用哪種形式為好,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適合用空椅子技術。有的來訪者初次進行心理咨詢時,對心理輔導教師還不夠信任,往往先說出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來試探心理輔導教師是否值得信任或者心理輔導教師水平的高低。只有在充分、深入了解來訪者的基礎上,才可決定是否采用空椅子技術;同時,輔導教師還應該認真斟酌,到底對來訪者采用哪種形式的空椅子技術,效果才會更好一點。
2.空椅子技術實質上是一種想象的對話,無論當事人扮演哪一種角色,他面對的總是一把空椅子,很枯燥,有的學生不愿配合,這就要求輔導教師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在運用空椅子技術之前,心理輔導教師一定要充分掌握空椅子所代表個體的詳細情況。然后,告訴來訪者,那個人就坐在這張椅子上,并且詳細地描述他的表情、動作、聲音等。一句話,要讓來訪者感到那個人是真真實實地坐在他面前,來訪者才會有話可說。
3.教師要善于觀察當事人所扮演角色之間的對話及其所表現(xiàn)的非言語狀態(tài),在當事人產(chǎn)生情感波動時,要善于引導和干預:讓其暫停片刻并注意自己當時的體驗;提醒他你一直都在支持他;坐得離他更近些或更遠些;對話過程中隨時準備中止、改變方向或推倒重來。
4.輔導教師要始終保持非評判性的原則??找螌υ挼哪康牟辉谟谝欢ㄒ@得“對的”或“理想的”結果,而在于呈現(xiàn)的內容和過程的體驗,讓原先沖突的雙方接觸、互動、統(tǒng)整,內在的領悟和轉變往往自然產(chǎn)生。
參考文獻
[1]易利民.從電影<私人定制>看完形療法的運用[J].心理技術與應用,2014,2(7):62-63.
[2]宮彩霞. 空椅子技術在學校心理咨詢中的運用[J]. 教育藝術,2010(1):69-70.
[3]鄭慶有.空椅子技術的應用——以特殊社交恐怖癥個案咨詢?yōu)槔齕J].心理技術與應用. 2014,2(1):47-50.
[4]周朝英.空椅療法在中國文化背景中的功效機制及其應用[J].心理技術與應用. 2014,2(5):36-40.
(作者單位:廣東江門市實驗中學,江門,529000)
編輯/于 洪 終校/劉 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