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卓靈
從小,媽媽就教我要獨立自主。遇到困難時,媽媽也只是給予我少數(shù)的指點,讓我獨自解決問題。我一直都認為媽媽不愛我,甚至,小小的我會想到我也許不是媽媽親生的。
那天,我們到郊外野餐,我躺在草坪上,閉著眼睛,享受著大自然的新鮮空氣。忽然,我感到臉上癢癢的。睜開眼一看,原來是一個飄飛的蒲公英種子。它把我的臉誤認為是自己的家了。想到這里,我笑了。我把它放在掌心里,細細端詳。它可真漂亮!一根細細的“傘柄”上,白中帶褐的絨毛如孔雀開屏般展開,有秩序地排列著,“傘柄”的尾部連著深褐色的種子。它是那樣輕盈、那樣可愛。我抬起手,輕輕一吹,把它又送回了風的懷抱。小小的精靈在空中翩翩起舞,像是向我道謝,又像是身穿白裙的少女展現(xiàn)著自己的舞姿。我被它迷住了,不忍心移開自己的視線。
我站起身,去尋找蒲公英,幾棵有著深綠色枝干的蒲公英映入我的眼簾。一些蒲公英種子依然牢牢地附著在蒲公英上,一陣強風吹過,種子被帶起,跟隨著風兒,去尋找新的歸宿。禿禿的莖稈,在風中搖曳著,顯得十分孤獨。
我被蒲公英媽媽的精神打動了,它讓孩子們獨立生活,闖蕩世界,自己卻孤獨地留了下來。蒲公英種子飛走后,它慢慢地干枯,等待來年的發(fā)芽。這是多么偉大的母愛?。?/p>
看著漫天飛舞的蒲公英種子,我想到了我的媽媽,想到了自己。媽媽讓我學會獨立,這不正是一種獨特的愛嗎?我仿佛看到了我摔倒時,媽媽站在一旁內(nèi)心的痛苦與糾結(jié),是何等的信念才能讓媽媽堅持著不去扶我啊。我竟會認為媽媽不愛我。我的眼睛有些濕潤,沖到媽媽身邊抱住了她:“媽,我會做一個獨立的人的!”媽媽愣了一下,看著身邊飄飛的蒲公英,拍拍我的肩膀,笑著說:“乖,懂了就好?!?/p>
原來,媽媽的愛就像蒲公英,是一種明智的愛。我會努力學著獨立,為媽媽,也為我自己!
【簡評】
文章運用托物言志的寫法,通過蒲公英媽媽讓孩子獨自“旅行”,寫出了對媽媽的理解。文章兩條線索,先寫“我”對媽媽的不理解,再寫遇到蒲公英,最后兩條線索融合在一起,給人感悟,讓人深思。寫蒲公英,作者既有生動細膩的描繪,又有飽含深情的贊美,同時抓住了“教子有方”的特點,很巧妙地和自己聯(lián)系在了一起。
(指導老師:魏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