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瑩 陳崢立 白麗華 程羽 閆仃仃
(陜西師范大學 數(shù)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陜西 西安 710119)
大學通識選修課現(xiàn)狀調查及對策研究
王佳瑩 陳崢立 白麗華 程羽 閆仃仃
(陜西師范大學 數(shù)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陜西 西安 710119)
選修課是高校為了實現(xiàn)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共享、滿足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設立的,但選修課的效果并未達到預期值。為了解選修課現(xiàn)狀、探究存在的主要問題,采用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分別對陜師大部分選修課任課教師和學生進行了調查,分析得出學生選而不學現(xiàn)象是現(xiàn)階段最大的問題,學校、教師方面的問題也不可忽略。結合相關文獻資料及調查結果最終從學生、教師、學校三個方面給出了針對性對策。
通識選修課 現(xiàn)狀 對策
本次調查主要對象為陜西師范大學2015級、2014級及2013級的在校學生以及通識選修課的任課教師。對教師采取訪談法以了解教師對選修課現(xiàn)狀的看法及建議,共計采訪20余名教師。對學生采取問卷調查法,共發(fā)放問卷600份,回收有效問卷545份,有效回收率為90.83%。被調查對象中男生占27.71%,女生占72.29%;文科生占36.70%,理科生占63.30%;師范生占55.05%,非師范生占44.95%;2015級、2014級、2013級學生分別占60.55%、35.05%、4.40%。
1、學生選而不學現(xiàn)象嚴重
選而不學的主要表現(xiàn)為學生積極性不高且缺乏主動性。積極性不高體現(xiàn)在全勤率不高、聽課率較低,主動性差體現(xiàn)在對課程掌握程度低、對不懂的知識點多置之不理。結果顯示僅有34.50%的學生出勤情況為全勤,55.96%的學生偶爾缺課,9.54%的學生經(jīng)常缺課或很少到課。而在全勤和偶爾缺課的學生中僅有8.72%的學生常常認真聽講,40.97%的學生大部分情況能認真聽講,而50.30%的學生很少聽講。僅有1.28%的學生對課程內容熟練掌握,31.93%的學生基本了解,高達61.65%的學生只是略有了解,仍有5.14%的學生表示什么也沒學到。在遇到未聽懂的知識點時有33.03%的學生選擇置之不理。
2、課程內容、講授方式有待革新
調查結果顯示有52.66%的學生對選修課不滿意的原因之一為課程內容枯燥。課程的內容安排與教師的傳授方式是影響課程效果的很大一個因素,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較難吸引學生,尤其是理論性較強的課程。關于提高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方式,高達68.26%的學生選擇了播放視頻,29.72%的學生選擇了小組任務,22.02%的學生選擇了課堂提問,37.98%的學生選擇了自由討論。這值得教師借鑒。
3、學生選課盲目性較大
盲目性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選課前考慮最多的是自身興趣愛好和考試是否易通過,而很少考慮自身發(fā)展的需求,事實上也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對未來沒有明確的規(guī)劃。 高達82.57%的學生以自身興趣愛好為選課標準,有50.64%的學生將考試是否易通過作為選課標準,僅有44.77%的學生會考慮自身發(fā)展需求。15.60%的學生對未來規(guī)劃很明確,53.39%的學生做過規(guī)劃,但不很明確,而仍有31.01%的學生對未來規(guī)劃很不明確或未做過規(guī)劃。
4、選課系統(tǒng)不夠好、開課類別不夠全、宣傳力度不夠大
有46.79%的學生對選修課不滿意的原因是選不到想選的課程,29.36%的學生表示沒有感興趣的課程。這提示學校應盡快優(yōu)化選課系統(tǒng)、健全開課結構。同樣值得反思的是,關于學校提供的課程介紹信息,僅有11.38%的學生認為幫助比較大,59.27%的學生認為幫助一般,20.73%的學生認為幾乎無幫助,8.62%的學生表示從未留意過。
1、學生方面
(1)端正態(tài)度,積極投入
首先,大學生應主動認識到學校開設選修課的目的及意義,改變選修課無聊或無用的倦怠心理,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學富五車不為多,知識的積累,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一個人的生活態(tài)度和處事方式,所以大學生應該擁有開闊的眼界,不能局限于學好專業(yè)知識而固步自封。
(2)認識自己,明確目標
坦誠的面對自己,對自己做一個定位,不僅要明確自己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更重要的是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明確目標,有目的、有計劃得選擇選修課程,并能夠主動查閱相關資料完善課堂內容,這才是一個大學生應有的學習狀態(tài)。
2、教師方面
(1)加強與學生的交流
學生的積極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興趣,而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任課教師的授課內容及講課方式。因此任課教師應該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對課堂的真實感受以及學生的知識需求。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求知需求及課堂反應及時調整以提高選修課效果。
(2)嚴格實施考勤制度
出勤與曠課反映的是學生態(tài)度的問題,教師有權利也有義務監(jiān)督學生按時上課,對于多次無故曠課的學生進行學分的減免也是理所當然。傳統(tǒng)的點名方式浪費時間效用不大且為學生所反感,宜緊跟時代的步伐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創(chuàng)新點名方式。
(3)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同樣的課程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也會收到不同的教學效果。講解的清晰是一方面,學生接受程度是另一方面。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感是教學模式是否有效的重要體現(xiàn)。如何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教學方案才能更好的吸引學生,營造樂于學習的氣氛是任課教師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
學生學習、教師教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互相作用、互相影響,好的體系能夠實現(xiàn)高效率運轉,壞的體系卻容易形成惡性循環(huán)。要解決當前選修課存在的問題需要學生、教師、學校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最終建立一個良性的機制,最大化的實現(xiàn)通識選修課的價值,推動素質教育健康穩(wěn)步的發(fā)展。
[1]袁文翠,于文娟,馬瑞民. 大學生公共選修課現(xiàn)狀調查及對策研究——以東北石油大學為例[J]. 教育教學論壇,2014,(46):111-113.
[2]張瑜. 大學生公共選修課的現(xiàn)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 中國電力教育,2011,(09):197-199.
[3]閆梅紅,張鴿. 高校公共選修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08):98-100.
[4]王偉亞. 我國高校公共選修課管理的問題與對策[D].山東大學,2013.
[5]王彥蘇. 關于大學公共選修課管理的探討[J]. 亞太教育,2015,(31):93.
G465
A
2095-3089(2017)27-0053-02
王佳瑩(1996.12-),女,漢族,陜西銅川人,本科,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創(chuàng)新實驗班),2015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