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芬
〔摘要〕教學相長,教師和學生在相互學習中共同進步與成長。一個被認為有暴力傾向的孩子,一個被認為智力發(fā)育遲緩的孩子,他們的心理和行為背后隱藏著怎樣的原因?教師該如何讀懂他們的心理和行為?微笑,一種單純而簡單的心境,改變了學生,也改變了教師。
〔關鍵詞〕微笑;班級管理;暴力傾向;遙控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7)22-0071-02
從教多年,我一直堅信唯有嚴師方能出高徒,直到2011年的9月,我邂逅了兩個徹底改變我的學生——小冉和小涵。我永遠不會忘記第一次見到小冉的情景,當時他正在一頁一頁翻著英語書,很認真地告訴我,他的家校本不在了,一定在英語書里……我心中倒抽一口冷氣,此等“高徒”,我這個嚴師恐怕也只能望之興嘆!入學時作為特殊學生分配到我們班的他,開學第一周,下課打人,上課傻笑,無法完成作業(yè),不認識最簡單的“a、o、e”……我使出渾身解數(shù),卻仍然收效甚微!
幸好當時學校在做“提高小學生學習能力”的課題研究,我針對小冉的實際情況請教了來自北京心理學研究所的周博士,她告訴我孩子有暴力傾向的原因基本都來源于家庭。我和家長耐心溝通,并要求他們到學校陪讀一天。小冉的爸爸到學校聽了一早上的課后,他被小冉的各種反常舉動嚇得目瞪口呆。因為在幼兒園教師的口里,他的兒子非常聰明,所以他們一直對這個“聰明”的孩子疏于管教。可是在我的課堂上,他連跟著教師從書包里拿出一本語文書都無法做到;大課間活動時,剛剛開始學習跳繩的他,東一腳,西一腳,居然把褲子蹬脫了,露出半邊屁股還在繼續(xù)傻笑著跳……目睹了這一切的家長暴跳如雷,沖上去就準備暴打孩子。我拉住家長,耐心地告訴他,如果繼續(xù)這樣,隨著年齡的增加,孩子以后的暴力傾向會更加嚴重。為了正確客觀地評價孩子,希望他能繼續(xù)陪讀幾天,每天聽課結束后,向我反饋孩子的情況。我們共同制定孩子每天的學習目標,這個學習目標更多的是生活方面的常識,如禮貌、交往等,而且做到每天一次總結評價,家長欣然答應。
堅持了一個月的陪讀,小冉的進步神速,很多入學前教育缺失的內容,家長殫精竭慮地給他彌補,他學得很認真,我也特別注意在學生面前表揚他。我和所有孩子約定:得到表揚,看到小冉開心的笑容我也會笑,但是如果不分場合隨意笑,我就會板著臉。所以,小冉是我們班級的“晴雨表”。之后我當著他父母的面鄭重地告訴他:“你以后就是我微笑的遙控器,只有你能控制教師的笑容!”這個“艱巨的任務”讓小冉產生了高高在上的成就感。他為了“控制”我的笑容,慢慢學會了控制自己的笑容,一個學期后就基本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漸漸地,他不傻笑了,也不打人了,也慢慢跟上了大家學習的腳步。到了四年級,我們班最優(yōu)秀的學生小彤在日記中深情地寫道:“現(xiàn)在的小冉開朗大方,彬彬有禮,學習也超過了班級中的二十幾個人。足球場上的他,是一流的守門員,在他守門的五分鐘時間,我們大家都為他捏一把汗,他沉著應對,動作敏捷地撲出了一個個險球……”
而我,在小冉的“遙控”之下,笑容多了,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也溫和了許多,也正因為如此,另一個特殊孩子——小涵才能躲過我的“暴風驟雨”。
小涵,因智力發(fā)育遲緩,入學時已經(jīng)接近七歲半,他經(jīng)常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寫一個字可以發(fā)半天呆,回家做作業(yè)需要父母輔導到十一二點。一天到晚一言不發(fā),被人打了都不會告狀,隨時面帶微笑,即使挨批評的時候都是笑瞇瞇地看著你。這個孩子直到今天,仍然被很多教師批評不會學習,可以說他比小冉更讓我頭疼,但是這個孩子帶給我的溫馨,卻是無與倫比的。
小涵的安靜,讓我很少主動關注到他,但是期中考試之后,他個位數(shù)的分數(shù)讓我一下子崩潰了。我看著他“白白胖胖的大餅臉上,兩個酒窩微陷”(引自學生習作),這么一個干干凈凈、天真可愛的孩子,父母都是教師,卻以超低的分數(shù)毋庸置疑地成為班級中學習能力最差的孩子,讓我情何以堪!通過我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小涵的智商不低,他學不會東西,是因為他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對周邊的事物產生了“心理屏蔽”。我決定把他拉出來,因為我知道,只有敞開心扉,走進生活,才能學會知識。經(jīng)過深思熟慮,我制定了“微笑暖心”的心理疏導策略。
一天早上,我在大門口遇到了他和他爸爸,他爸爸牽著他的手,他笑瞇瞇的,一臉幸福。我走過去,把手伸給他,微笑著說:“小涵,你的手看著好暖和,我也想牽一下?!?/p>
他有些不情愿,看著爸爸。他爸爸梁老師和我眼神對接之后,把他的手強行放到了我的手中,轉身走了。我緊緊抓住他的手,把他帶到辦公室。我先給他一瓶酸奶,看他開始喝了,我又把他的手握在手中,興奮地對他說:“這是我拉過的最柔軟最溫暖的手,真想每天早上都拉一下!”
第二天,我來到學校大門口,就看到他怯怯地站在那里,我趕緊跑過去,拉起他的手,他靜靜地跟著我走進辦公室,我再次遞給他一瓶酸奶……那個學期,每天早上小涵都會在大門口等我,他告訴爸爸:“每天我要早點到校,我要去拉王老師的手。”最開始,是我拉他的手,后來,他一看到我就會主動走過來拉我的手。而我,利用從大門口走到辦公室這么一小段路,教會了他主動和人問好,和人說話,看著別人的眼睛;利用在辦公室喝酸奶、吃零食的時間,教會了他主動和人聊天、開玩笑;利用他過敏不能上體育課的時間,教會了他漢語拼音……課堂上,我把他放在優(yōu)秀孩子的中心,讓他們帶動他參與交流、討論、表演。他每次上臺,同學們都報以熱烈的掌聲,無論最終結果如何,下課后,大家都會拍拍他的肩膀說:“小涵,今天表現(xiàn)不錯!”他儼然成了教師的心頭肉、班級的寵兒,他的臉上每天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時至今天,我仍然記得,每個夏天,他家小院中的緬桂開花,他總是早早起床,摘下幾朵,用線拴好,帶到學校送給我。我總是把它們戴在胸前,哪怕有時候這些花兒因為在他手中握得太久已經(jīng)蔫了,我也總是讓它的清香在辦公室彌漫,在教室中徜徉?。ㄗⅲ喝ツ昀ッ鞯亩焯?,小涵家的緬桂花樹被凍死了)
小手暖人心,幽香傳情意。小涵現(xiàn)在的學習仍然不太理想,但我很少為難他。每天在大門口迎接我的他,早就用這世上最天真無邪的微笑改變了我,讓我不再恪守“嚴師出高徒”的信條,和我的學生亦師亦友,親如一家,為他們還有我的校園生活都添上了濃墨重彩的快樂之筆!
“好老師”點評
1.小冉的改變得益于教師對其家庭關系的擾動,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家長教育,告訴父母該做什么非常重要,如:建議父母陪讀,每天課后反饋,共同制定孩子每天的、包括生活事項在內的目標,每天一次總結評價等。班主任還特別注意在學生面前表揚這名學生,這些努力讓小冉感受到教師、家長的重視、關注。家長變暴打為陪伴,也是小冉開始認真學習、“進步神速”的重要原因之一。
2.嚴師出高徒,曾經(jīng)是王老師的信條,但是,對兩個特殊學生的教育經(jīng)歷改變了王老師的想法。不過,“嚴師”不只是意味著對學生的學業(yè)高標準、嚴要求,也意味著教師能勤于反思、善于嘗試各種教育手段,對自己有較高要求[1];“高徒”不僅指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也包括那些個性開朗、樂于助人、勤奮自立的學生。如果用更開闊的視角、更深刻的思考看待,“嚴師出高徒”仍是一個值得追求的教育目標。
3.“下課打人,上課傻笑,無法完成作業(yè),不認識最簡單的“a、o、e”“學不會東西,是因為他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接受學生是多樣的,堅信認知是可以發(fā)展的、行為是可塑的,才能幫助學生變得更好。
參考文獻
[1]馬新書. 為人師者應學會寬容[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3(11):45-46.
(作者單位: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qū)金康園小學,昆明,650024)
編輯/杜文姬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