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誠信”是一種品質(zhì),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是師德的基本要求,是教師執(zhí)教的基礎(chǔ),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切入點。一名教師的誠信與否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誠信觀念和行為。所以,當一名教師就應(yīng)該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用實際行動踐行“言必信,行必果”[1],給學生做榜樣,成為學生學習模仿的例子。同時,在社會上也應(yīng)當以身作則,自覺建立并維護維護教師隊伍形象,用實際行動抵制誠信危機。
【關(guān)鍵詞】教師;誠信;誠信教育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所謂“誠”,就是真誠、誠實;所謂“信”,是指信用、守信、信任。“誠”是“信”的內(nèi)在依據(jù),是“信”之根;“信”是“誠”的外在體現(xiàn),是“誠”之用?!罢\”與“信”的結(jié)合,是作為社會關(guān)系總和的人的內(nèi)在道德修養(yǎng)與外在行為準則的統(tǒng)一。孟子將誠、信結(jié)合在一起,提出道德修養(yǎng)論??鬃影选靶拧迸c“仁、義、禮、智”并列為“五常”[2]。千百年來,中華民族視“誠信”為立身之本和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歷經(jīng)時代變遷,逐漸形成了“誠信”的道德價值觀念和道德行為評價標準。
《公民道德建設(shè)實施綱要》[3]規(guī)定的“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jié)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基本道德規(guī)范,“明禮誠信”是其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建設(shè)要堅持“以誠實守信為重點”。黨的十七大報告則強調(diào)“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shè)”。黨的十八大將誠信建設(shè)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shè)的切入點和重要抓手,是有效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shè)的重要途徑。這就要求每個人都將誠信作為言語行動的基本規(guī)范,構(gòu)建良好的社會信用體系。由此可見,誠信的重要性,對于教師而言,又該如何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呢?
一、信守誠信,重視師德,身正示范從教師做起
誠信教育的關(guān)鍵是教師具有誠信意識。只有一個講誠信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講誠信的學生。教師要做到誠信,并善于運用自己個人誠信魅力,做好教書育人工作。教師的言行會成直接影響學生,是學生效仿的典范,教師的人格素養(yǎng)越高,榜樣作用也就越強。學生的誠信要由教師的誠信來培養(yǎng),教師的言行,都會對學帶來生影響,在當今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形勢下,誠信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要教育學生誠實守信,教師更應(yīng)通過自身的人格魅力起到好的示范作用。
有這樣一個故事讓我印象極其深刻:美國一所中學28名學生在完成一項生物課作業(yè)時,從網(wǎng)上抄襲了一些現(xiàn)成的材料,被任課女教師發(fā)現(xiàn),女教師評這28名學生生物課為零分,導致這些學生將面臨留級的可能,更可能無法畢業(yè)。在學生和家長們的抱怨和反對下,學校要求女教師更改28名學生的分數(shù),女教師憤然辭職。然而,學校有近一半的老師表示,如果學校更改分數(shù),他們也將辭職。教師們認為,教育學生成為誠實的人比通過一門生物課的考試更為重要。美國一些公司也要求學校公布這28名學生的名單,以確保公司永遠不錄用這些不誠實的學生。教師要堅信誠信的力量,它能讓你充滿人格魅力,它能影響學生的一生。
教師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1]。俗話說得好“言出必行”。對教師來說,因為教師職業(yè)的特殊性這點就顯得十分重要。例如,班主任老師要求學生不準遲到,可是對遲到現(xiàn)象卻不予以管理,遲到的現(xiàn)象又怎能杜絕呢?在以后的班級管理中,老師再說什么,學生就可以認為“老師就這么說說,我們就可以這么聽聽”,老師說的不重要,可以不予以重視,更不需要按要求做。這樣下去,怎么會管理好班級呢?班規(guī)何在?班風又會怎樣的呢?
二、懂心理學,講究方法,正確對待小學生說謊
從心理學角度看,學生說謊可以分成兩種類型:故意說謊和過失性說謊。故意說謊是品德問題,過失性說謊則是心理問題。從心理學角度看待,大部分的學生撒謊出于以下原因:
(1)無意識的模仿別人的言行,并把想象中的、內(nèi)心向往的事當成事實來講述,不要“冤枉”了孩子。一位美國的留學生,由鄰居帶著她的兒子去看馬戲。晚上回家,兒子就對媽媽說,他摸到了大象的鼻子和屁股。大象的鼻子,里面是濕的,有鼻涕,大象的屁股很大還特別臭。他還摸到了老虎……。孩子講的繪聲繪色,孩子父母也聽得津津有味??墒?,仔細一想,又發(fā)現(xiàn)不對勁兒,馬戲團應(yīng)該會考慮安全問題,絕對不會讓那么小的孩子去摸動物的。第二天,孩子的媽媽打電話問鄰居,鄰居的回答讓她大吃一驚:根本沒那么回事!很明顯這個孩子在撒謊??墒侨绻覀儞Q角度來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并沒有那么嚴重了。例子中孩子的年齡才6歲,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最富于幻想的他們往往會把幻想中的事情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情看作是一回事,我們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正處于這個愛幻想,喜歡天馬行空的年齡,所以有時會有“說謊”的情況,就要看教師是否懂心理,能找到問題的根源來引導學生,而不是將“說謊”這個罪名扣在學生頭上,冤枉了學生。
(2)討別人歡心,希望得到家長和老師的關(guān)心與贊揚。一位媽媽手拿兩個蘋果,分給兩個兒子,大兒子很想要那個大的,但又怕媽媽不高興,就說:“我要那個小的把大的讓給弟弟”,媽媽夸他很懂事,并把大的蘋果給了他。這樣他不僅得到媽媽的夸獎,還得到了大蘋果,簡直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孩子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效仿孔融,但其目的不是“讓梨”而是志在“得梨”。以后這個孩子遇到類似的事,都照葫蘆畫瓢的去做,就養(yǎng)成了這樣“撒慌”的習慣。這位家長的教育方式無形中“縱容”了孩子撒謊。聰明的家長可以把兩個蘋果分給他的兩個孩子,兩個孩子都想要大的,這時,可以讓孩子們做力所能及的家務(wù),誰完成的好,就把大蘋果給誰。孩子們認識到只有勞動才能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家長應(yīng)該學會正確的教育方式,要正確的去引導孩子。
(3)為了逃避老師和家長的批評、訓斥和懲罰。揚揚是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男孩,父母對他要求很嚴。他7歲時,因一次撒謊,被父親重打一頓。結(jié)果他變本加厲,不僅時常撒謊,而且每次都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孩子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他為了掩蓋事實,用一個謊言彌補另一個謊言,形成一個惡性暈環(huán),養(yǎng)成撒謊的還習慣是不可取的。聰明的教師和家長會正確的引導孩子,不讓孩子“誤入歧途”。
三、看準時機,注重體驗,從小事“教”起
誠信教育要根據(jù)班級的情況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育內(nèi)容和目標上體現(xiàn)體現(xiàn)遞進式。低年級要著眼點小,從基礎(chǔ)開始,從一點一滴開始,比如以不說謊話,明白不問即拿視為偷和借人物須明求的道理、拾金不昧為主;中年級以不隱瞞錯誤敢于承認錯誤、不要不懂裝懂要不恥下問、不貪小便宜為主;高年級則以不弄虛作假、有明別是非的能力、與人相處講誠信為主。
每個教師都應(yīng)該堅守誠信,相信誠信的力量,立足于學生實際,結(jié)合身邊的點滴事例,抓住恰當?shù)氖r機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為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樹立正確價值觀、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論語·子路》.
[2]《論語·為政》.
[3]《公民道德建設(shè)實施綱要》.
作者簡介:
曹洋(1977~),男,漢族,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綏棱縣,大學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