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波
[摘 要] 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是每一位一線教師最基本的職責,尤其是在中職電子專業(yè)這門技術性較強的學科教學中,在開展理論教育的同時,以技能競賽營造學習氣氛,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實踐操作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
[關 鍵 詞] 中職電子;技能競賽;教學改革;中職生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5-0027-01
與普通教育相比,中職施教的難度較大,學生的素質良莠不齊,同時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這給很多教師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在這樣的背景下,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在束手無策的同時索性對中職生采取放任的態(tài)度,并消極地按照教材內容“照本宣科”,采取保守的教學方法。由此,則使中職生的學習成為一種表面形式,不僅進一步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形成,更影響他們的未來就業(yè)。針對這種狀況,立足于中職電子專業(yè)課程的學科特點,基于教師視角探討了如何以技能競賽引領教學改革,以期為轉變當前中職教育的現(xiàn)狀以及提高中職電子專業(yè)教學質量而獻計獻策。
一、技能競賽的設計
很多中職生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并且個性也較為突出,缺乏配合教師指導與同學合作的積極性,對于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很難自主解決。針對這種狀況,教師可設計一些具有競賽性質的學習任務或實驗,如,結合課堂所學制作一些簡易的電子設備,最后通過對比來評價學生技能掌握的熟練度,以此來喚起學生的競爭意識,從而幫助他們獲得學習的動力。技能競賽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其一是學生個體之間的競賽。即,為學生布置相同的學習任務,讓他們進行技能競賽,教師可給予學習能力差的學生一些指導。這種競賽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并培養(yǎng)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二是團隊之間的競賽,教師可首先將學生劃分成數(shù)個小組,布置任務后讓各個小組進行技能競賽。這種競賽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同時,通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帶動學習落后的學生,來縮小學生之間的成績差距。此外,從組織形式的層面來看,教師可通過多種形式來設計競賽。例如,先布置一個課題任務,讓學生針對任務收集相關材料,并選擇完成任務的方式,繼而將課堂作為競賽的場地,讓學生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同時,教師也可將技能競賽從課堂向課外延伸,如,為學生布置一項課外制作任務,讓學生利用一周時間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任務,最后集中評價優(yōu)劣。
二、技能競賽的實施
(一)學習小組的設置
從實際效果來看,學習小組之間的技能競賽優(yōu)于學生個體之間的競賽,因此,在引導學生開展技能競賽之前,教師可首先將學生劃分成數(shù)個學習小組。在實踐中,教師可通過記錄每一名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和學習成績,制作學生檔案,并根據(jù)檔案將全班學生劃分成高、中、低三個層次,分別用A、B、C來代表。在分層的基礎上,將全班學生按四人一組分成數(shù)個學習小組,并將C等生均衡地分配在各學習小組中,使四人學習小組中有一名或兩名A等生,一名B等生和一名C等生。同時,在課堂上還需將學習小組的課桌置于一處,以便于他們共同討論和解決問題。
(二)技能競賽的實施
開展技能競賽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他們跳出課堂學習的限制,通過動手操作來觀察知識的實踐形態(tài),繼而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來提高學習能力。因此,技能競賽項目的選擇應立足于課堂教學的內容,讓學生首先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繼而進行實踐操作。如此,競賽所包含的內容則融合了課堂學習這一環(huán)節(jié),即,對于學生來說,在課堂上學不到知識,必將影響競賽的成績。
以“半導體特性”一課為例,在課堂教學中,筆者著重將半導體原理和相關元件的功能介紹作為理論教學的重點,繼而通過實踐操作讓學生掌握元件焊接技術,并在兩個課時的教學完畢后組織學生開展技能競賽。
1.競賽的項目:七管收音機的裝配和調試。
2.競賽的前期準備:(1)將學生劃分成數(shù)個小組;(2)筆者準備與七管收音機相關的元件包,所選的元、器件數(shù)量比收音機裝配和調試需要的數(shù)量多出20%左右;(3)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在課外結合七管收音機的原理圖制定競賽計劃,通過模擬裝配和調試以及觀看相關視頻,梳理完成競賽所需的步驟,并記錄下來。
3.競賽的時間安排和場地選擇:利用周末時間,將教室作為競賽的場地,同時限定學生操作的時間為三小時。
4.競賽的過程:首先,讓各個小組根據(jù)筆者提供的七管收音機原理圖和相關元件包,在元件包中自主挑選裝配和調試所需的元、器件以及功能部件,并通過焊接修理不合格元件,使其能達到所需的標準。在準備工作就緒后,讓各小組根據(jù)七管收音機的原理圖和安裝圖進行裝配,完成整機統(tǒng)調和檢修,最后由筆者統(tǒng)一檢驗。
5.綜合分析:在這次技能競賽活動中,事實上競賽的項目不僅僅是學生是否完成了七管收音機的裝配和調試,還包括學生的前期準備是否完善、制定的競賽計劃是否合理、競賽過程中團隊合作是否協(xié)調,以及完成競賽任務所用的時間長短等。因此,在技能競賽后,教師必須及時記錄其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并一一糾正學生的錯誤,只有這樣,競賽活動才更有意義。
總之,技能競賽是中職電子專業(yè)課堂教學的延伸,同時也是整個教學活動必不可少的構成部分。因此,立足于課堂理論教學,將技能競賽設計成為驗證理論的一條途徑,是教學改革的重要體現(xiàn),同時也是促進中職生快速發(fā)展的有效媒介。
參考文獻:
[1]袁業(yè)樹.中職電子技能大賽培訓與常規(guī)教學相結合探究[J].廣西教育,2014(10):18-19.
[2]邵玲燕.中職電子商務技能競賽與課堂實踐教學整合模式研究[J].職業(yè),2015(3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