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要】ICU病房患者具有病情復雜、變化速度快的特點,同時為了避免患者出現細菌感染,ICU病房通常對患者家屬的探視和陪伴有時間限制。受此影響,患者容易產生焦躁、不安、悲觀等情緒,進而喪失治療的信心,這對患者的治療康復而言是一種嚴峻的挑戰(zhàn),所以,對ICU重癥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心理護理;ICU重癥患者;護理質量;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7--01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我院在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間收治的120例ICU重癥患者,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將所有患者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60例患者。參照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齡在20-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2±7.5)歲。研究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在19-7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5±7.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都實施常規(guī)性的重癥護理,其中參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主要包括檢查身體體征、血糖、血壓等方面,并采取相應的維護性治療;研究組患者在其基礎上采用心理護理干預,其具體的護理措施為:加強與重癥患者的溝通和交流,充分地了解患者的個人偏好、飲食習慣、病情等情況,并掌握患者的心理變化情況,觀察情緒變化,與患者的主治醫(yī)生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全面分析;對患者進行相關宣教工作,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為患者營造出一個舒適、寬松的治療環(huán)境,并取得患者的信任;加強術前心理指導:有些患者在進入重癥病房之后仍然需要再次進行手術,對于這些患者,護理人員一定要做好術前的心理指導,比如介紹手術儀器設備、相關手術信息等方面的信息,將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顧慮消除,這樣能夠有效地緩解患者恐懼、緊張的心理情緒,減輕其心理負擔,并提高其手術治療配合程度,這樣能夠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健康宣教:社會支持、周圍環(huán)境、擔憂情緒程度是影響ICU患者情緒的主要因素,為了避免患者出現消極情緒,護理人員要積極引導患者轉移注意力,同時要與患者家屬積極溝通,取得患者家屬信任,促使家屬主動協(xié)助護理人員改善患者的飲食、心理狀態(tài)、住院環(huán)境及其他基礎護理質量。護理人員在制定宣教內容的時候可以參考以往的制定方案,從中取長補短,總結優(yōu)點。在具體宣教的時候。護理人員要善于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與患者的需求進行個性化知識宣教。
1.3 觀察指標。觀察和比較患者在進行護理干預前后患者的抑郁、焦慮評分結果以及護理滿意度。
1.4 評價指標?;颊叩囊钟?、焦慮的評分分別采用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來進行評分,其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和焦慮的情況越嚴重。患者護理滿意度的評價則使用我院自己制定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來進行評價,將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種。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對信息數據進行分析,用(±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用%表示計數資料,行檢驗,P<0.05,表示兩者之間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抑郁、焦慮評分結果
在護理干預之前,參照組患者的抑郁、焦慮評分結果分別為(90.3±4.0)、(87.7±4.9),研究組患者的抑郁、焦慮評分結果分別為(90.8±4.1)、(88.1±4.5);在護理干預之后,參照組患者的抑郁、焦慮評分結果分別為(80.3±2.3)、(71.5±2.3),研究組患者的抑郁、焦慮評分結果分別為(71.5±1.6)、(62.6±1.4)。在護理干預之后,兩組患者的抑郁、焦慮評分都有所降低,其中研究組患者的評分降低幅度要大于參照組,表示研究組患者的抑郁、焦慮情緒得到了更加明顯的緩解與好轉,P<0.05,兩者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參照組60例患者中17例患者非常滿意,27例患者滿意,16例不滿意,患者滿意度為73.33%(44/60);研究組60例患者中20例患者非常滿意,35例患者滿意,5例不滿意,患者滿意度為91.67%(55/60)。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要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患者,P<0.05,兩者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護理質量指的是患者根據護理人員所提供的護理基礎和技術服務效果,對護理人員護理服務的總體效果進行綜合性的評價,這也是對職業(yè)護理工作特色以及內涵的直接反映。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增強,在日常的生活中更加注重健康觀念,在臨床護理中更加注重心理護理的作用,也對護理質量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對于ICU重癥患者來說,對醫(yī)療護理具有比較高的期望值,其心理護理干預會對患者的治療效果產生一定的作用,因此加強ICU重癥患者的心理干預在提高治療效果方面是十分必要的。由于ICU病房中的患者病情多是比較急的,所以患者的心理和情緒上會產生比較大的波動,這會對后期的治療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就需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緩解患者緊張、恐懼、抑郁、焦慮等方面的負面情緒,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臨床治療效果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4.結論
在ICU重癥病房中的患者一般病情都比較嚴重、復雜,而且會在短時間內產生較大的變化,所以患者多會產生緊張、焦慮等負面的情緒。但是為了確?;颊叩牟∏榉€(wěn)定,防止出現感染,往往會限制患者家屬及其親屬的探視和陪護,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對治療效果產生嚴重影響。
參考文獻:
[1]劉麗君.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胸外科臨床護理中的運用[J].醫(yī)學美學美容,2014(5):394-395.
[2]曹能明,雷素琴.基層醫(yī)院ICU護理安全隱患原因分析及對策[J].重慶醫(yī)學,2011,40(16):1659.
[3]馬靜,陳燕春,陳倪,等.分層次小組制管理在ICU護理工作中的建立與應用[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1,38(5):882-883.
[4]李紅.心理護理對ICU重癥護理質量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2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