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碩
【摘要】“歸化”和“異化”是翻譯界經(jīng)常提到的問題。本文主要探討在進行西班牙語-漢語翻譯時如何遵從“歸化”與“異化”的原則,避免“翻譯癥”和“外國腔”,使翻譯作品具有更好的接受度。
【關鍵詞】西班牙語 翻譯策略 歸化與異化
一、歸化翻譯
在探討此問題之前,應該先了解一下何為歸化。按《辭?!返慕忉專瑲w化就是“入籍”。而翻譯中的歸化,則是指翻譯過程中,把“客籍”語言納入“歸宿”語言之中,換言之,就是將譯出語納入譯入語之中。歸化追求譯文符合譯入語語言及文化規(guī)范,使譯出語的語言及文化特色基本消失不見,“洋味”不顯,“重神似不重形似”,甚至是“得意忘形”。譯入語讀者感覺仿佛是在讀一篇用母語寫成的文章或作品,從而產(chǎn)生認同感和融合力,或者說是一種親和力。歸化翻譯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是有意識地采用流暢而自然的譯入語語言文風,使譯作順應譯入語話語的類型,有時補充加入解釋性話語,消除譯出語中的文化色彩,譯文讀起來毫無不順感和阻拒感。為此,外譯漢時經(jīng)常使用四字格成語,用譯入語中的形象代替譯出語中的形象,如以下幾例:
1)La noche gana el día en invierno. (晝短夜長)
2)Se hizo rico de la noche a la ma?ana. (一夜暴富)
3)El náufrago herido se encontraba entre la vida y la muerte. (生死攸關)
歸化能使譯文增彩生輝,感染力強,在一些情況下加強了文章的節(jié)奏感、韻律美,不失為一種重要的修辭手段。使用得當,能使譯文錦上添花。但如果濫用,就會造成“以辭害義”的結果,看如下實例:
4)Si Echevería consigue un tercio más de votos,sufriremos una derrota total. (不能譯成:如果埃切維利亞再度掌權,我們可就敗走麥城了。)
二、異化翻譯
所謂異化,是指“異己”,也就是說不同的事物在相互接觸中,彼此保持自己原有的特性,并不因為相互聯(lián)系而向對方靠攏或與之融合。翻譯中的異化,則是指譯者采用相應于原語作者使用的原語表達方式,傳達原文的內容和原文的異質因素。
翻譯是一種雙語言雙文化的轉換活動,異化理論認為,翻譯應盡最大可能地保留原文所蘊含的異域文化特色。譯出語不應受譯入語言和文本習慣的限制,應保留譯出語的文化差異。其目的是開拓譯入語讀者的文化視野,豐富譯入語的表達力,促進不同文化的交融。異化翻譯理論認為,翻譯應盡量保持和傳達譯出語的文化形象色彩。在翻譯實踐中,迄今為止已有不少人所共知的異化翻譯實例,如 “蜜月”,“猶大的吻”,“鱷魚的眼淚”,“潘多拉之匣”,“金蘋果之爭”,“特洛伊木馬”,“滑鐵盧”,“洗禮”等等。而有些音譯詞匯譯得更是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絕,如“托?!保翱煽诳蓸贰?,“迷你裙”等。而漢譯外也有此類實例,如漢語中的“丟臉”就被多種語言借入,西班牙語就直接譯成“perder la cara”。
三、歸化與異化的取舍
歸化與異化,是翻譯的兩種策略,或稱兩種方法,各有優(yōu)勢,又各有不足。筆者認為,兩者的關系絕不是“難以調和的矛盾”,更不是“你死我活的角斗”,而是對立統(tǒng)一,相輔相成,各有所長,相互彌補。在中國翻譯實踐中,歸化翻譯一直居于主導地位,異化翻譯處于不成比例的從屬地位,但兩者就如同一個雙輪車的左右兩個車輪,不可缺一。如果車子左轉彎,右車輪走的距離就長,反之,左車輪走的距離就長。從中國翻譯史看,歸化翻譯這個車輪走的距離比異化這個車輪走的距離長得多,這自有其歷史原因所至。但是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在世界范圍內經(jīng)濟全球化興起,不同文化的交流隨之越來越廣泛,對他種文化的了解的必要性看得越來越清,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在中國導致歸化譯法占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tài)上的排他性和文化民族自負心理已基本消失,對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的認知和接受的愿望越來越來強烈。在翻譯界近幾年大力倡導的異化翻譯就是這一變化的直接反映,無論是譯者和讀者對文化差異都采取了一種開放和尊重的心態(tài)。人們希望更加了解和欣賞外國文學所特有的韻味,領略外國文學作品中所蘊含的異國情調,而異化翻譯能夠滿足人們的這種文學審美期待。因此這就要求譯者適應這種需求,能異化時盡量異化。我們不贊成“重神似不重形似”,而主張“重神似不輕視形似”,盡量做到“神形皆似”。當然,不能異化時則應歸化。現(xiàn)在強調異化翻譯,但絕不意味著“翻譯是異化的同義語”。異化翻譯與歸化翻譯的選擇不僅受到語言因素的影響,還會受到交際環(huán)境的影響。
四、結語
歸化與異化是翻譯的兩種方法,前者是盡量使譯作靠近讀者,后者是盡量使譯作靠近原語作者,兩者各有自己的優(yōu)勢,也自然有其不足,在翻譯中應將兩者有機結合。依據(jù)當前國際各領域的交流日益增多,人們對不同文化的了解的愿望愈來愈強,介紹異域文化是當代翻譯的一個重要任務。為此大力強調異化翻譯是適應當前形勢的需要,能異化時盡量異化,不能異化時則應歸化,正所謂“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強調異化,不排斥歸化,這應是對于歸化和異化問題之爭的一個得當?shù)淖龇ā?/p>
參考文獻:
[1]朱凱.西漢翻譯理論與實踐[M].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2013.
[2]盛力.西漢翻譯教程[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3]趙士鈺.漢語-西班牙語雙語比較[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