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瓊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3-0121-02
語文課堂教學為了體現(xiàn)新課標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理念。筆者認為在語文課堂上應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一重要維度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責任心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
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明確指出:“培養(yǎng)一種認真的責任心,是解決許多問題的教育手段。”現(xiàn)在的中學生獨生子女、農(nóng)村中留守兒童占很大比例,他們自立意識和生活自理能力較差,依賴性很強,感情冷漠,缺乏對自己、對父母、對學校、對社會的責任感。主要表現(xiàn)在:學習馬虎、不認真;生活草率;過分關注自我,心中無他人,做事以我為中心,不計后果;習慣于把責任都推給家長,推給他人。因此,對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更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需要。為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嘗試,取得了一點成績,現(xiàn)總結如下。
一、運用生活實例,讓學生充分認識責任心的重要性
責任心是指個人對自己和他人、對家庭和集體、對國家和社會所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guī)范、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tài)度。如果一個人的價值取向以奉獻為樂,那么他就會有很強的責任心,反之,則對人對事漠然置之。如:大連的一名公交車司機,開車時突然心臟病發(fā)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鐘里他做了三件事:把車緩緩停在馬路邊,將發(fā)動機熄火,打開車門讓乘客安全下車……死之前的一刻是最痛苦的時候,這位司機能夠在這時竭盡全力保證全車人的生命安全,避免了一場災難,這是他盡職盡責的可貴精神的體現(xiàn),正是有了這種精神,人的生命才熠熠生輝。對此,針對這個實例,我讓學生結合自己身邊的人、事展開討論,認識責任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明白培養(yǎng)責任心的緊迫性。
二、有效利用課堂,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
1.抓住課前預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責任心??鞓犯咝дn堂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課前預習,這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責任心的重要途徑。我每一節(jié)課結束前都用三兩分鐘時間為下一節(jié)課安排一定量的預習內容。比如:作家簡介、寫作背景、字音字形、擬定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等。學生課后借助工具書、上網(wǎng)、調查、對比等手段自主預習,然后在課堂上展示,既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培養(yǎng)他們完成自己任務的責任心。長此以往,學生漸漸養(yǎng)成了負責任的主動預習的習慣。
2.放手課堂教學 , 用主動學習來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新課標要求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語文教學中充分挖掘課文的精神價值,可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我們應讓語文課堂肩負起培養(yǎng)全面人才的重擔,既讓學生收獲知識提高能力,又吸收精神養(yǎng)料。比如在講《羚羊木雕》時,首先讓學生思考并討論這件事應該是誰的責任?假如是你應該怎樣對這件事負責?然后推而廣之,想想自己生活中有哪些沒有盡職盡責,并且由于自己的不負責任給他人造成傷害的事例,今后怎樣避免類似問題的發(fā)生等。通過這些問題的探討,學生明白了責任心體現(xiàn)在生活的每一細節(jié),只有任何時候都盡自己的責任,才能避免一些問題的產(chǎn)生。在學習《斑羚飛渡》時,讓學生思考編者的目的,談談鐮刀頭羊和老斑羚是怎樣盡職盡責的,而我們人類又該怎樣盡責呢。這樣,側重培養(yǎng)他們對生命的敬畏,對生命的責任感。
3.用獎勵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責任心。如今講究團隊精神,重視集體的合力。而現(xiàn)在的學生以個人為中心的思想嚴重,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責任感尤為迫切。我通過獎勵合作學習的方式,用生活中集體力量強大的事例來感染學生,讓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責任心。比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側重于小組的合作學習,將一些思考題分配給各組,讓各組組長進行協(xié)調,每個人分工不同,由一名代表匯報合作研究結果,最后由教師給予組內所有成員相應的分數(shù)。讓學生知道集體榮辱共存,只有每一個人都盡責了,才能取得成功。而這種責任心一旦建立,就會讓學生感受到團隊需要的是合作,不是一枝獨秀,這樣還可以增強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這種合作也可以推廣到體育活動、各類競賽、家庭生活,多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
4.重視愛心的培養(yǎng),讓學生敢于為愛而擔當,養(yǎng)成自覺的責任心。一個沒有愛心的孩子是不可能有責任心的,所以在語文教學中重視愛心教育,讓學生有顆博愛之心,他們就會有自主的擔當精神。深愛父母的孩子才可能對家庭承擔責任;熱愛祖國的學生,才可能為中華之崛起而拼搏。我把一個電視短片放給學生看,并且讓他們討論。影片講的是一個單親媽媽帶著五歲的小男孩過日子,媽媽經(jīng)常會因為在超市上班而回家很晚,小小的兒子會在媽媽回家的路口等著媽媽,而且每次接到媽媽時總是讓媽媽走在馬路的靠墻那邊,嘴里說“媽媽你很辛苦哦,我是男子漢要走在路的外邊好照顧媽媽,保護媽媽”。就利用這個小故事中的兒子讓學生明白,他小小年紀就這么勇敢,學會了擔當,明確著自己的責任,這是他對媽媽的愛的體現(xiàn)和結果。女排姑娘們頑強拼搏,勇奪冠軍,是她們對祖國的愛而忘我盡責的結果。特別在平常的作文教學中,我側重對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并進行專項訓練。比如:進行以“愛祖國、愛父母、愛老師、愛自己”為主題的作文訓練,在這樣的作文系列訓練中培養(yǎng)他們的愛心、責任心。
三、用大語文觀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
語文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堂與書本,大語文觀是培養(yǎng)學生責任心的重要途徑。讓學生從點點滴滴的生活瑣事中去感受愛,培養(yǎng)愛心、感恩之心。對父母、長輩、弟弟妹妹的關心,從為親人做一件小事,如洗次衣服、煮頓飯、為家長看一天家等做起,讓他們從對親人朋友的關愛中培養(yǎng)責任心。同時讓他們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去領悟責任心的重要性。其實很多問題在書中學生不容易明白,而在生活實踐中讓學生自己感悟效果很明顯。
總之,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有責任心的人是教育的關鍵,我們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缺失責任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必熑涡牡呐囵B(yǎng)是個長期的過程,作為老師要時刻呼喚學生的責任感,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