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全,楊丹柯
(1.廣東省龍川縣中醫(yī)院,廣東 龍川 517300;2.廣東省龍川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東 龍川 517300)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觀察
楊萬全1,楊丹柯2
(1.廣東省龍川縣中醫(yī)院,廣東 龍川 517300;2.廣東省龍川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東 龍川 517300)
目的:觀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效果。方法:兩組均用西藥治療,觀察組加用瓜蔞薤白白酒湯。結果:總有效率觀察組90.00%、對照組72.5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ST段壓低、T波均顯著改善,而觀察組改善更明顯(P<0.05)。兩組QTd指標均降低、SDNN指標提高,而觀察組QTd、SDNN指標改善更明顯(P<0.05)。結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效果較好。
冠心病心絞痛;中西醫(yī)結合;對照治療觀察
我們用中西醫(yī)結合方法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效果較好,總結如下。
共80例,均為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女18例,男22例;年齡59.5~82.5歲,平均(67.35±3.26)歲;病程3.5~10.5年,平均(6.35±2.13)年。觀察組女17例,男23例;年齡55.5~80.0歲,平均(68.32±2.98)歲;病程3.0~10.5年,平均(6.46±2.09)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實用內(nèi)科學》(第10版)、《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由世界衛(wèi)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臨床命名標準化聯(lián)合專題組、國際心臟病學會制定]關于冠心病心絞痛診斷標準[1]。②符合《中醫(yī)內(nèi)科學》中“胸痹”診斷標準。即胸部悶痛不適或伴放射痛(背部),無法平臥并伴喘息癥狀,病情較輕則僅表現(xiàn)出呼吸費力、胸悶氣短,病情嚴重則存在背部放射痛、胸部疼痛。ECG檢查心肌呈缺血狀態(tài)或運動試驗呈陽性。③年齡大于80歲。④對治療具有良好耐受性,無相關禁忌癥。⑤治療前1個月內(nèi)未使用其他治療藥物。⑥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惡性腫瘤。②精神、免疫、血液、內(nèi)分泌等系統(tǒng)疾病。③妊娠、哺乳、產(chǎn)褥等生理特殊時期女性冠心病心絞痛。④伴有心衰、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心臟接受外科手術治療史。⑤合并其他心臟疾病。⑥其他因素所致胸痛。
兩組均用阿司匹林(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J20130078)50mg ,1天3次,口服;美托洛爾(四川省瑞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084505)25mg ,1天2次,口服;單硝酸異山梨酯(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10940039)20mg ,1天2次,口服[2]。
觀察組加用瓜蔞薤白白酒湯加味。當歸15g,半夏10g,厚樸10g,薤白10g,丹參30g,黃酒60mL,三七10g,瓜蔞30g,生蒲黃10g,川芎10g,檀香6g,枳殼10g,郁金10g,地龍10g,桂枝10g[3]。加水3000mL,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煎至400mL左右,早晚分服,每日1劑。
兩組均用藥2個月。
觀察臨床癥狀改善效果,包括胸痛、呼吸困難等,心電圖檢查指標ST段壓低、T波等變化情況,24h連續(xù)竇性R-R間期標準差 (standard diviation of NN intervals,SDNN)和QT離散度(QT dispresion,QTd) 變化。
用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按《冠心病心絞痛療效評定標準》[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防治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談會(1979)制定][4-5]。顯效:臨床癥狀消失。有效:心絞痛發(fā)作頻率、持續(xù)時間顯著減少,其他癥狀減輕或消失。無效:心絞痛發(fā)作頻率、持續(xù)時間及疼痛程度未改善甚至惡化。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ST段壓低及T波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ST段壓低及T波情況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ST段壓低及T波情況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
兩組治療前后QTd及SDNN指標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QTd及SDNN指標比較 (t/ms,±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QTd及SDNN指標比較 (t/ms,±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nQTdSDNN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4078.52±5.1352.13±3.24*△86.54±10.02122.34±20.03*△對照組4078.39±4.9368.99±5.03*87.22±9.97101.52±13.46*
瓜蔞薤白白酒湯加味方中薤白、瓜蔞行氣止痛,桂枝溫陽化氣,半夏、厚樸行氣化痰,三七、丹參活血化瘀,黃酒調(diào)和諸藥。中西藥合用,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提高治療效果[6]。
[1] 徐濟民.缺血性心臟病診斷的命名及標準——國際心臟病學會和協(xié)會/世界衛(wèi)生組織臨床命名標準化專題組的聯(lián)合報告[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1979, 12(6):1147-1149.
[2] 張立民.瓜蔞薤白寄生湯對痰瘀閉阻型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效果觀察[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15,36(4):64-65.
[3] 卞海,王雅娟,黃順,等.瓜蔞薤白白酒湯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J]. 中成藥,2013,35(11):2347-2352.
[4] 張涌,張全.瓜蔞薤白白酒方加味治療冠心病心絞痛85例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6,33(9):1129.
[5] 李德軍,李桂明.瓜蔞薤白白酒湯加味輔助治療冠心病合并血脂異常療效觀察[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5,7(27):56-57.
[6] 阮艷梅.瓜蔞薤白白酒桂枝湯治療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療效觀察[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3,24(6):1451-1452.
R541.4
B
1004-2814(2017)06-0707-02
2017-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