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敏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文化意識”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證。掌握某種語言的過程離不開對其文化的了解,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滲透相關的語言文化背景知識,進行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讓小學生能正確、得體地運用語言。那么文化意識培養(yǎng)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如何?我們又該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的文化意識呢?本文將做如下探討。
一、文化意識培養(yǎng)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1.拓寬文化視野,形成跨文化意識
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外語學習如果與社會文化緊密聯(lián)系,在語音、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的學習和聽說讀寫技能的訓練過程中,滲透有關國家的政治、文化、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等背景知識,才會達到外語教育的最終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使他們具有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際的能力。這也是文化意識培養(yǎng)對拓寬小學生文化視野、形成跨文化意識的重要作用。
2.激發(fā)學習動力
價值觀代表了一種認同,一種興趣,一種維護。就像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孩子們從小耳濡目染,便會萌生深入了解的想法,進而應用到實際生活之中。同理,英語教學時也要通過對西方文化的介紹,包括奇聞異事、風土人情等的介紹,讓孩子們對英語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而不是死板地講解技能。
3.培養(yǎng)思維方式
人們在交流溝通時,起第一作用的便是人的思維方式。英語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便可以塑造小學生第二思維方式。我們知道,西方的思維方式與東方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英語學習絕不能以東方的思維為基礎,那樣便會對英語理解產(chǎn)生誤差,導致學生對一些語法和句子產(chǎn)生疑問。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便可以解決學生無法理解某些語句的問題,使學生運用西方的思維方式學習英語,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如何培養(yǎng)文化意識
1.把握課內(nèi)教學,滲透文化意識
(1)聆聽英文歌曲,了解文化背景
閩教版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會編寫一些歌曲,這些歌曲內(nèi)容豐富、音韻優(yōu)美和諧、節(jié)奏輕快鮮明,歌曲里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如學生在欣賞Old Macdonald Had A Farm這首歌時,教師可以講解英語國家早期的鄉(xiāng)村生活和農(nóng)民勞作的歡快。
(2)進行情感教育,激發(fā)學習動機
列寧說過:“缺乏情感的認識便失去了認識的深入?!痹诮虒W中把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滲透到情感教育中這個過程是不可或缺的。閩教版小學英語第三冊Unit 7 Christmas,Unit 8 The Spring Festival中,把西方圣誕節(jié)和中國春節(jié)這兩個特別的節(jié)日編排在一起。由于學生對這兩個節(jié)日比較了解并且每個孩子都喜歡過這兩個節(jié)日,所以學生肯定會對這節(jié)課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借此課前讓學生去查找這兩個節(jié)日的有關資料,課上先讓學生來介紹,然后教師再進行補充總結。
(3)充分挖掘詞匯,體驗文化內(nèi)涵
學者楊平說過,詞語的文化內(nèi)涵是指“詞語中蘊藏著的某一民族或社會團體所固有的或特定的傳統(tǒng)和思想特征”。在教學中,教師要增加對英語詞匯涵義的介紹,不僅要讓學生明白詞匯的表面意思,還需進一步了解詞匯被賦予的文化隱含意義。如,white這個單詞,在西方國家代表“純潔”,因此新娘結婚時一般會穿白紗。在中國,家里有人過世時會穿白色的孝服,同樣穿白色的衣服,然而象征意義截然不同。這樣對“white”的不同解讀,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進行對比解釋,便會加深學生對西方文化的認知,知道如何使用單詞。
(4)深挖教材內(nèi)容,拓寬文化視野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yǎng)整體發(fā)展的基礎上。”而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是語言流利、得體運用的保障。因此,閩教版小學英語教科書就非常重視中西文化的滲透,每冊里面都編寫了含有豐富中西文化知識的篇章。以飲食為例:在第二課時Unit 6 Meals Part B中Sally一家人請楊明吃晚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教師讓學生先觀察Sally家的桌子、餐具、食物等與自己家的有哪些不同,學生發(fā)表他們的意見后,教師再進行總結。
2.開展課外活動,熏陶文化意識
(1)開展興趣小組活動,每期制定一個文化主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學習
學生可以通過對話、講故事、小品表演等來豐富他們的文化底蘊,有時可以讓他們欣賞一些經(jīng)典的動畫影片,直觀地感知文化知識。
(2)舉行英語小報展示活動,給每個年級規(guī)定一個主題,讓學生自己編輯設計
學生在制作小報的過程中會去查找有關的資料,這樣就自然而然地增加了文化知識。最后,把評比出來的小報展示出來,讓文化知識熏陶滋養(yǎng)所有人。
(3)安排課外閱讀,通過閱讀培養(yǎng)文化意識
教師可以介紹一些經(jīng)典書目,讓學生回家看,在閱讀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豐富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
參考文獻:
[1]王麗萍.讓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得以升華[J].科學教育,2008(8).
[2]楊靜.中西“茶”文化的內(nèi)涵及翻譯[J].中國科技翻譯,200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