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zhí)靥?/p>
摘 要:現(xiàn)在的小學生雖然年紀很小,但是提到電腦、手機,他們卻一點也不陌生,因為這些東西都是學生日常接觸得很多的,但是你要問他們一些相關的知識他們卻一無所知,即使他們在學校已經(jīng)學習過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但是最簡單的問題也不見得能夠回答出來,所以小學生對手機、電腦都是建立在最基本的操作上,對理論知識一無所知,如果繼續(xù)按照這種方法進行下去,那么學生對這些工具的操作也就止步于此了,教師要反思為什么自己教過的知識學生一無所知,對這些自己張口就來的知識學生卻這么陌生,是否是由于自己在教學時沒有投入情感,導致學生對學習這種理論沒有興趣,所以信息技術的學習一直不盡如人意。主要講述以愛為船,用趣作帆,討論小學信息課堂的教學。
關鍵詞:愛;趣;小學;信息技術;策略
任何教學都不能脫離情感而存在,信息技術雖然受到了很大的重視,但是小學生的信息課一周只有一節(jié),所以更要把握,要在非常有限的時間內(nèi)學習完小學生應該掌握的信息知識,但是小學生對此并不在意,不是因為他們不想學,而是實在提不起興趣,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時一般都是機器人一般的口氣和表情,沒有投入絲毫的感情,讓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本提不起來,所以,教師要及時改變自己,學習就是在逆流中前進,教師的愛和投入的情感是一艘船,而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是帆,這二者缺一不可,少了誰都無法在知識的汪洋大海中前進,那么,教師該如何做才能造好自己的船,讓學生的興趣之帆揚起來呢?接下來提出幾點建議。
一、教師改變教學方法,多和學生互動
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不感興趣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教師的教學方式不被學生接受,教師教學時不管是口氣還是態(tài)度都讓人感覺很不舒服,學生沒有聽講的欲望,小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就不喜歡被束縛,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更是如此,如果教師的講課無法引起他們的興趣,那么他們一定不會留情面,對教師的話就假裝沒聽見,這也就出現(xiàn)了我們開篇提到的問題,學生對于理論一無所知,雖然說實踐很重要,但是如果沒有理論做支撐就是一個空殼,不會有任何作用。所以教師要想辦法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找到讓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教學,可以通過多和學生互動的方法首先改變教學的氛圍,很多教師在教學時只顧自己講,不理會學生的情緒,不管什么情況下,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而不是教師,如果教師不注意學生的情緒,學生就無法投入學習中,學習效率就不會高,教師通過多和學生互動能夠把學生的思維拉回課堂,讓他們能夠跟得上教師的腳步認真聽講,這樣才能夠?qū)W到知識。教師改變教學方法,多和學生互動是信息技術教師在目前的首要任務,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提高課堂參與度,慢慢的就會被這門學科所吸引,會發(fā)現(xiàn)它并不像自己以往所認為的一樣枯燥無味,尤其是他們能夠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的一些問題時,這種感覺就會更加強烈,能夠讓他們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更感興趣。
二、多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
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時除了教學方式有問題之外,還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給學生實踐的太少,每個學校都配備了足夠的電腦來供教師授課,但是教師似乎并沒有把它們的作用最大化發(fā)揮,學生所能夠進行的實踐少之又少,教師可能認為自己講了理論就足夠了,因為沒有太多的時間讓學生實踐,學生可以回家用電腦自己練習所講的內(nèi)容,首先,小學生的記憶很短暫,他們學習完理論之后并不一定能一直記得,其次,學生對于這門課程還沒有熱愛到犧牲自己的課后時間來練習,最后有一些專業(yè)的教學工具很多家庭的電腦里都沒有裝,所以讓學生回家練習是行不通的。教師可以邊操作邊講課,這樣既讓學生得到了實踐操作,還讓他們的理論知識記憶更加深刻,如果單講理論學生不僅會覺得無趣,而且記憶的時間也很短,但是如果理論加實踐一起進行,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大大提高,而且記憶的時間也更長。讓學生多進行實踐操作是信息技術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如果教師不做這一步,那么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不會有太大的提升,反之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通過以上兩種方法,教師能夠造好自己的“船”,學生能夠揚起自己的帆,在信息技術的學習中學生就能夠乘風破浪,對信息技術的掌握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程丹.成功的評價:教學航船上的第二只風帆:淺論評價機制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08(31):29.
[2]陳金飛.讓“疑趣”在智慧學習中相融相生:“疑趣”課堂的研究基點與實現(xiàn)途徑探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4(21):38.
[3]孫權.動態(tài)交互揚起學海之帆:電子白板課例《有趣的食物鏈》的教學與思考[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11):59-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