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和
2001年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對教學做出明確規(guī)定:“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北疚膹男畔⒓夹g在小學數(shù)學探究教學中的優(yōu)勢入手,結合具體教學闡述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小學數(shù)學探究式教學。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
如,教學西師版第五冊“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時,我用課件引入新課:一天,熊大和熊二一起去找食物,它們找到了4個蘋果。熊大說:“我要吃3個。”熊二說:“不行,我們應該一樣多?!钡诙?,它們又一起找食物,找得很辛苦,只找到了1個蘋果。兩只小熊傻眼了,應該怎么分呢?同學們都被情境吸引,教師此時向?qū)W生提問:“如果你來分,怎樣才能公平?”學生積極對問題進行討論,課堂氛圍異?;钴S。通過信息技術與情景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使新課導入變得更加簡單、易懂,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體性得到發(fā)揮,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并在討論、合作、交流過程中掌握新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利用信息網(wǎng)絡資源,主動獲取知識
西師版第六冊“小數(shù)點”的教學,如果教師只是將教學內(nèi)容局限在課本上,向?qū)W生傳授小數(shù)點的意義、讀寫和應用等內(nèi)容,雖然這樣能夠快速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單一的教學方式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漸漸失去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而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時,則可以豐富教學方式,讓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在網(wǎng)上搜索關于小數(shù)點的相關知識,這樣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進行知識初步探究,之后,教師將相關知識上傳上網(wǎng)。課堂教學時,教師給學生展現(xiàn)的機會和平臺,讓學生把自己通過多渠道搜集到的小數(shù)點相關資料與其他同學分享,在分享的過程中教師參與到學生當中,與學生一起對這些信息進行研究和處理,這樣就使整個課堂都沉浸在探討的氛圍中,讓學生學到的不僅有課本上的知識,還有“小數(shù)點”的由來、產(chǎn)生等,同時學生通過資料的查詢和交流,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這樣的學習,不僅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情感、態(tài)度得到培養(yǎng),自學能力得到提高。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
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所具有的形象性、新穎性、趣味性、直觀性等特點,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進行西師版第八冊“相遇問題”教學時,理解知識并不難,困難的是掌握第二種解法,通常情況下學生很難理解“速度和×時間=總路程”的算法,而教師的語言講授很難使學生產(chǎn)生具象思維,所以,此內(nèi)容一直是教學的難點所在。因此,在進行教學課件設計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兩個小動物,用不同的顏色把它們每分鐘所行路程痕跡標注出來,并且,還要將它們1分鐘共行走的路程米數(shù)用不同的顏色線段顯示出來,用多媒體進行圖形的直觀演示,把靜態(tài)的圖形化成動態(tài)的演示,把不容易明白的地方用平移、延伸、旋轉、閃爍等方法顯示出來,既能使學生建立比較清晰的概念,形成動態(tài)的感知,印象深刻,感染力強,又能幫助教師傳遞教學信息,實現(xiàn)教學目標,達到向?qū)W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技能之目的。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感知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中,我們利用CAI變靜的“說”為動的“演”,化靜為動,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習效率。例如,教學“圓的面積”時,課件演示:把圓分成若干小扇形一個個小扇形飛出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來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另外,叫學生上臺演示,利用鼠標把已經(jīng)等分好的圓中的小扇形,進行拖拉、旋轉拼圖,如果小扇形拖拉的位置不對,它就會自動回到圖形的原有位置上。學生就會重新思考擺放的方法,并且屏幕上會不斷提示,幫助學生完成近似長方形的拼圖。完成后學生可以觀察兩個圖形之間的關系,從而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學生很難掌握的、比較抽象的幾何圖形動起來,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比較容易感知知識的形成過程。
五、利用多媒體技術,促進教學方式的變革
教材是具有一定創(chuàng)造性的,所以,信息技術的融合可以創(chuàng)造富有變化、能激發(fā)興趣的學習情境,這樣就能夠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不同途徑去探究問題,最終學會解決問題,真正實現(xiàn)教學方式的改革。例如,教師在教授西師版第六冊“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問題解決”之后,可以向?qū)W生提出一個問題:有一塊長9米、寬6米的草坪,為了能夠更好地讓學生進行活動,需要把草坪長增加3米,寬增加2米,問草坪面積一共增加多少平方米?解答這一問題時,首先讓學生自己想一想,畫一畫,嘗試著算一算。學生在解題時出現(xiàn)了這樣的錯誤解法:3×2=6(平方米)。這時,利用課件先出示長9米、寬6米的長方形草坪,再延長長方形的長與寬,形成擴大后的長方形草坪,并把面積擴大的部分涂色,就能直觀看出擴大的部分并不是長3米,寬2米的長方形。再讓學生看圖思考、討論增加的面積應該怎樣求,在可視圖形的幫助下,學生很快用多種方法解答出來。
參考文獻:
[1]占梅英.試析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才智,2016(24).
[2]王領琴.借助多媒體技術促使學生主動學習[J].教師之友,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