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作為人類早期生產(chǎn)活動必須運用的條件,從最開始的結繩記事到后面的社會變化,都體現(xiàn)了語文的強大推動作用。所以,作為高中學生,就應該認識到高中語文學習生活化的意義與重要性。
一、生活化對高中語文學習的重要性
相比其他學科,高中語文的理論性和抽象性較強,所以,學習難度較大,在學習之中,學生面臨較大的壓力。同時,隨著高中學生面臨的高考壓力不斷增加,而現(xiàn)階段的學習情況優(yōu)劣又會對未來的考學情況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所以,為了提高高中語文學習效率與質量,適當?shù)亟档蛯W生的學習壓力,降低學習難度,將學生語文知識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完全調動起來,就成為高中語文學習值得關注的焦點。生活化,作為現(xiàn)階段高中學習中應用最為頻繁的一種方式,憑借其化難為易的優(yōu)勢,就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輕松與愜意,從而提升學習的熱情。
二、高中語文生活化的教學策略
(一)確定生活化的教學目標,增強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
為了讓高中語文課程教學回歸生活,便需要老師積極更新自己的觀念,樹立生活化的教學意識。其中,老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有效結合語文教學內(nèi)容確定生活化的教學目標。這樣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到處都滲透著語文知識,促使學生將注意力從語文課文中解脫出來,更加深入地探究實際生活中所遇到的、看到的和想到的問題,有效提升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例如,在學習《我很重要》這篇文章時,其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會自尊自愛,強調個人的存在感。因此,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生活體驗,讓學生相互討論下面的問題:在實際生活中,你是父母心中的牽掛;在朋友中,你則是友情的一種延續(xù)。但是,你在日常生活中又為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做過哪些事情呢?哪些事情又讓你增加成就感呢?老師通過提出這個問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自我意識,讓學生深入感受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責任。同時,老師還可以選擇課文中“沒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別人。我很重要”這句話為切入點,讓學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誰也不能夠代替誰,每一個人的長處和缺點都不盡相同,所以只有自己不斷努力,才能夠取得更多的收獲。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只有自己努力,才能夠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通過創(chuàng)設這樣的教學過程,有利于讓學生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習得更加輕松愜意。
(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學習,一直都是教師作為主導,直接灌輸知識給學生,這樣使得學生常常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在課堂教學之中完全沒有任何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并且長時間的灌輸還會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的沉悶與枯燥,失去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這樣對于實現(xiàn)課堂學習效果非常不利。生活化的語文課堂學習,就是根據(jù)生活實例,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這樣才會有一種語文來源于生活的感受,與生活實際相互關聯(lián)的感覺。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夠激發(fā)學習興趣,確保學習效果能夠滿足既定的目標。
例如,在學習“荷塘月色”這堂課時,老師便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搜集的實際生活中的圖片,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實際生活中的幽美景色,營造良好的生活化教學情境,從而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老師再指導學生根據(jù)這篇文章的描寫方法,仿寫一篇關于自己生活周圍的風景的文章,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生活的能力,有效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三)選擇生活化的教學內(nèi)容,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和視野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科,所以當前所使用的語文教材中很多課文的素材都來源于生活。因此,在語文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地選擇生活化的教學內(nèi)容,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相關素材,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和視野。例如,在學習老舍先生的《我的母親》這篇課文時,其主要的思想是作者描寫的深深的母愛與對母親的思念之情。但是,老師也應該認識到學生當前所處的社會背景與作者生活環(huán)境之間的差別,如大部分學生都未經(jīng)歷過大災大難,所以難以感受到沉重的體驗;當前的學生無法體會到當時時代背景下十塊錢的意義。然后,讓學生緊密結合課文內(nèi)容,回想自己的母親在實際生活中為自己的付出,以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體會作者描寫的思想情感,從而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和視野,全面提升高中語文課程的教學效率。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學習中,語文知識的學習發(fā)揮了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學習方法和學習成效都受到教育界的關注。基于生活化的語文知識學習,本文主要是從學生的角度進行分析,也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對高中語文知識的學習方法有更好的掌握。當然,在今后的實踐探索之中,還應該將“生活”二字內(nèi)涵認識得更加透徹,這樣才可以不斷地激發(fā)學習積極性,讓學習的質量與學習目標都能夠滿足預期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葛海麗.也談高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對策與方法[J].教師,2013,(6).
[2]張瓊.乘著生活的翅膀飛翔——高中語文生活化教學探析[J].課外閱讀旬刊,2011,(8).
[3]趙永杰.高中語文“生活化閱讀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初探[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任翠云 江蘇省宜興中學 21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