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的3月-2016年的7月所收治的79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后生活質量要優(yōu)于對照組且對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效果頗為限制,可幫助患者改善心理狀態(tài),提示治療效率及生活質量,并獲得了多數(shù)患者的認可。
【關鍵詞】慢性心力衰竭;綜合護理干預;效果
慢性心力衰竭對患者身心狀態(tài)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幫助此類患者提高治療效率,減輕癥狀的同時促進生活質量改善,是臨床護理工作重點。本文分析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基本資料
此次研究對象均是來自于我院在2015年的3月~2016年的7月所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選取79例,隨機分為觀察組(40例)和對照組(39例)。觀察組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44~75歲,平均年齡(61.3±7.1)歲;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8±1.9)年。對照組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43~77歲,平均年齡(62.6±7.2)歲;病程1~14年,平均病程(6.9±2.1)年。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比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大致相同的基礎治療模式。對照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則在此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給予熱情、積極的入院指導,配合醫(yī)生對患者的身體狀況與病情進行評估,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資料(包括其基礎病情、心理狀態(tài)和各項檢查結果),以此確立護理重點,對護理細節(jié)加以優(yōu)化。②給予認知干預,避免患者認知受限,影響治療配合度。開始治療后為其普及疾病知識,講解慢性心力衰竭發(fā)病機制、誘因和風險因素,告知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說明病房中呼叫、監(jiān)測與搶救設備的使用方法,并強調積極參與治療的意義;講解治療期間患者自我觀察的重點,在實施各項護理與治療操作時均提前加以解釋,說明其意義和配合要點,提高患者的配合度。③給予心理干預,在治療期間多與患者溝通、交談,充分尊重患者的表達及訴求,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并給予足夠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各個治療階段均將治療效果準確向患者加以說明,并予以適當?shù)男睦戆凳荆瑤椭颊邎远▽辜膊〉男判?,以促進治療依從性提升;此外,還需和患者的家屬做好溝通并達成共識,給予患者家庭的支持和關愛,用家庭的溫暖將患者帶出心理誤區(qū)。④給予用藥、飲食及運動干預,根據(jù)季節(jié)及患者病情變化并結合其喜好與身體狀況制定飲食計劃,教會患者如何科學搭配食材,說明飲食禁忌,并指導其合理飲食,囑咐其在治療期間多食用新鮮的蔬菜、水果并嚴格限制脂肪、膽固醇的攝入;詳細說明患者所用各類藥物的用法、用量,合理安排用藥時間,對于依從性偏差的患者需按時、安頓為其送服,以避免患者忘服或私自調整用藥劑量;待患者病情穩(wěn)定時鼓勵其適度參加活動鍛煉,鍛煉時間與強度需以循序漸進為原則,同時絕對禁止劇烈運動。
2結果
2.1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后生活質量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后生活質量要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對比
問卷結果提示,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見表2。
3討論
慢性心力衰竭屬臨床常見的綜合征,其中以中老年人群最為多見。一直以來,慢性心力衰竭治療和護理均是相對復雜復雜且難度偏大的工作,受到臨床醫(yī)護工作者的重點關注。不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和疾病長期、反復的斗爭中喪失信心,并產生諸多負性情緒,而長此下去,其生活治療也受到嚴重影響,呈現(xiàn)明顯下降趨勢。因此,我們認為,對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除給予積極治療,施以有效且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是促進其心理狀態(tài)與生活質量改善的關鍵。
我科護理人員將個性化、系統(tǒng)化的綜合護理干預帶入到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工作。通過對患者基本資料充分的掌握確立護理重點,在加強基礎護理的同時,在認知、心理、用藥、飲食、運動等方面給予針對性干預。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后生活質量要優(yōu)于對照組且對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足以看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效果頗為限制,可幫助患者改善心理狀態(tài),提示治療效率及生活質量,并獲得了多數(shù)患者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