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年處于人格形成和人生觀樹立的中期,在高中生的人格培養(yǎng)和課堂教育中,把誠信觀融入教學題材進行具體化,生動化的教育是教學實踐的創(chuàng)新與嘗試。通過對誠信精神的認真理解,從對誠信精神的認知到對對誠信行為的踐行,是進一步從認知到踐行的過程。這樣,從日常生活中,真正懂得誠信觀的內(nèi)涵,能夠做到誠信學習,做一個誠信學習的踐行者,逐漸形成優(yōu)秀的誠信品質(zhì),對高中生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誠信精神 誠信觀 知與行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4-0134-02
一、誠信觀融入高中教學何以必要
目前的教育很多時候只重視學科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培養(yǎng),教學的功利化色彩越來越濃,高中生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得不到應有的關注,學生對老師的教學和自己的學習缺乏學習興趣、不想學、不愿學的現(xiàn)象眾多。高中教學的內(nèi)容始終保持在“教”層面,而沒有做到“因?qū)W而教”。很多學生認為學習“無用”,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是消極、懶散、被動?!耙恍W生心理脆弱、公共意識淡薄,以‘我為中心,缺乏責任感和使命感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欠缺等諸如此類的‘德性問題不解決,光強調(diào)‘技能,不可能培養(yǎng)出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目前的高中生大多處于缺乏一種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出現(xiàn)這樣結(jié)果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沒有正確誠信觀的引導,面對充滿誘惑的社會,很多學生不知所措,對誠信教育事物本身沒有一個正確的判斷?,F(xiàn)代社會是一個信息泛濫和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不同的思想、輿論相互碰撞,在碰撞中產(chǎn)生矛盾、相互影響,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和多媒體的應用使得老師和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多樣化。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高中生沒有形成穩(wěn)定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傳統(tǒng)的誠實信用、誠信精神、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做出自己貢獻的理想信念、自身誠信道德修養(yǎng)、誠信道德自覺性的形成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
在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高中教師可以結(jié)合高中生自身發(fā)展的特點進行教學。教學可以引入誠信觀的內(nèi)容,通過誠信精神的建立鼓勵高中生不斷成長。通過對誠信觀的教育可以給高中生的心靈帶來鼓舞,受益頗多,有的甚至是終身受用。在學習中,高中學生可以知道什么是誠信,什么是誠信觀。懂得誠信的力量是從弱到強,每一個人做每一件事情都要懂得以誠信立身,做事講誠信。高中生要從自身的學業(yè)做起,避免作業(yè)抄襲、懶懶散散、不誠信考試等。誠信觀的建立是一個艱辛的過程,而這樣一個艱辛的過程得到的結(jié)果是每個人值得學習和借鑒的。這種誠信精神會顯現(xiàn)在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學習和人格的形成中。遇到與誠信有關的問題,需要講信用或是誠信辦事的時候,高中生能想到老師在課堂所講述關于誠信的例子,這時學生就會借鑒老師所講的誠信精神進行思考,做出正確的選擇和正確的事情,最終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時高中學生學會自己督促自己做到誠信的行為,嚴格要求自己,不管什么時候都不會放棄對誠信精神的學習和努力,有一顆誠信的心,做出誠信的行為。在這樣的精神狀態(tài)下,高中生的成績將會有所提高。誠信精神最終帶給高中學生的最終結(jié)果是一個人只要有堅定的精神支柱,慢慢形成自己的誠信觀。才會在這樣價值觀的狀態(tài)下做出合理的德行的行為,也就是誠信的實踐的行為。
二、高中教師如何做到誠信的知與行
高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教學的方法,用辛勤的汗水澆灌祖國的花朵。高中教師們對誠信觀的學習,要求他們在教學的實踐活動中進行,需要學會自我教育。學校在展開誠信觀的學習中,進行誠信文化的宣傳,開展誠信觀專題研究的學習,這樣每位高中教師將收獲頗多,深受啟發(fā)教育,靈魂的深處將得到一次深刻的洗禮。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堅定自己的誠信信念。高中教師的道德情操將有所提高,有著堅定的誠信理想信念,強化了高中教育的宗旨,誠信教育從思想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這樣各項教學活動的進行將得到精神上的保障。
1.知:領會誠信觀的精髓
誠信觀是依托誠實守信、實事求是、遵守諾言等,形成個體對自然、社會、人生的問題,在處理問題時判斷對與錯、做選擇,利用誠信觀進行取舍的標準。在高中教學過程中,每位高中教師應當嚴格堅持誠信教育理念和執(zhí)行誠信教育理念的教學活動。事實求是是每個高中教師要堅守的教師職業(yè)道德的體現(xiàn),也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高中生去踐行實事求是,樹立誠信觀?!坝辛苏_的價值觀,才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信守諾言,以自己誠信的品質(zhì)贏得他人和社會的信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备咧薪處熤挥锌陀^地認識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做到求真務實,堅持做誠信道德原則的執(zhí)行者。誠信觀的建立是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高中教師要以一種誠信的態(tài)度處理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自己不害怕犯錯誤,同時教會高中學生不怕犯錯誤。確立起誠信的教育理念,高中教師是對一個個充滿不穩(wěn)定性靈魂的教育。在教學中,更不應限制或束縛高中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把誠信觀的理念融入課本知識,用引導性的方法去教學生樹立誠信觀。教師在教授每個學生的同時,是在為祖國的未來做貢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為了讓學生樹立誠信的價值觀,只有通過高中教師的不懈努力。高中教師只有一直保持著誠信的精神風貌,把誠信精神貫穿于高中教學的每一個過程,不斷內(nèi)化高中教師內(nèi)心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活的靈魂。誠信觀為高中教師樹立了誠信的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從心底樹立誠信服務高中學生的宗旨,激勵和感化一個又一個高中生的心。教師在教授誠信觀的過程中,他們可以相互學習和相互借鑒,如有優(yōu)秀的誠信教育的教學實踐和關于誠信的教學見解,彼此之間就可以找到一些適合于高中學生的教學方法和理論,高中教師隊伍得到自內(nèi)而外的提升。高中教師應該從心底里讓師資隊伍成為擁有良好誠信觀教育的隊伍,從弱到強。每位高中教師,應在把握課程的性質(zhì)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之上,從不同的方面,形成師生一體,最終形成最廣泛的誠信教育團體,形成堅固的誠信教育理念,為誠信觀的灌輸打下堅實的基礎。誠信觀是一代代高中教師應具備的教學精神,有這樣的精神支柱下才會實現(xiàn)教育應有的價值。
2.行:弘揚誠信觀,推動高中教學工作的開展
時光流逝,誠信永存。誠信觀,作為高中教師的我們,在教授誠信觀課本知識的同時,不僅只是單一教的過程,更要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去弘揚誠信觀,從而推動教學工作的開展。今天的教學條件優(yōu)越于過去,但教育的復雜化和教育難度也將大于過去,因此誠信觀的教育教學不能丟棄。高中教師要結(jié)合目前新的高中教學實際,把誠信觀作為自己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克服教學中出現(xiàn)的困難,提高誠信教學的質(zhì)量,讓誠信教學綻放出時代的光芒。
在現(xiàn)實的高中教學工作中,作為高中教師的我們要時時刻刻學習誠信觀,牢記于心,找準高中教學準確的發(fā)展方向。高中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備課”本身不應失掉誠信觀的融入,不能把“備課”變?yōu)椤氨痴n”。把誠信觀融入到高中的教育實踐中,不應只注重教材重點難點知識的講授,而不關注誠信觀知識點的講解,讓每位學生能切身知道誠信教育的存在。高中教師有時既是教師也是班主任,同時要教好幾個班,因而無法顧及對高中生的誠信觀教育。很多老師在面臨巨大教學和科研的壓力下,只重視知識點的講授,而忽略了把誠信觀融入教學當中去。只有把誠信教育融入到高中生的教學課堂中,才能保證課堂的質(zhì)量,如不懂裝懂,不認真聽課,不能掌握老師所教授的內(nèi)容。只有把誠信教學的方式融入課堂,融入高中生的內(nèi)心深處,才能有效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的學習,做到事半功倍。高中生不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決定了其性格的不穩(wěn)定性,如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能正確的處理。這時,教師應關注學生個體,不能只把心放在教材的解讀上,充滿動力或緊迫感去關注學生。積極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誠信的學習狀態(tài)、誠信的學習品格,如上課開小差、講話、考試作弊等。在高中教學的每一任務中,重視誠信的思想方法、理論知識和教育實踐。在教學中把握學生真實的誠信觀狀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達到良好的誠信教育結(jié)果。教師本身要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找到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把誠信觀教育融入到教師的血液里。不說大話,空話,化誠信觀作為自己的每一個具體的誠信行動,如扎實備課,按時完成教學任務,結(jié)合高中生的心理、生理特點來開展誠信教學。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要加快轉(zhuǎn)變對誠信教育理論的更新,轉(zhuǎn)變誠信教育方式方法,提升自己的誠信教學能力,加快誠信教育的步伐,確保教學質(zhì)量。要堅持把高中教學搞好,有數(shù)量更要有質(zhì)量。誠信教育的進行將保證高中生形成自己獨特的誠信觀,有其理論基礎和精神支撐。高中生在誠信的學習氛圍中,將養(yǎng)成好學、會學、能學的好習慣,只有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才能保證高中教學的順利進行。誠信觀作為高中教師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生將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學習領會誠信精神,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誠信教育理論和誠信實踐聯(lián)系起來,同時在誠信觀的支撐下高中教學將會出現(xiàn)嶄新的一頁。
3.知行合一:精準把握誠信觀密切聯(lián)系學生教出質(zhì)量
“聯(lián)系群眾如魚得水,脫離群眾如樹斷根,”這是延安精神的體現(xiàn)。高中生是高中教師教授的對象,學生是特殊的群眾主體。師生關系的好壞,對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起到關鍵的作用,學生成績的提高是師生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高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情況,說到做到,積極動員學生,無微不至的關心學生。高中學生誠信學習能力的提高和智力的開發(fā),需要教師的關注。健康的身體和誠信學習心理相結(jié)合,將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有一顆誠信學習的心,學生將在誠信的道路上有一個正確的導向和指引。高中學生是一個鮮活的個體,如秧苗,需要對其進行誠信教育的引導和培育。高中教師的教學是一項誠信“良知”的教育的活動,更是對誠信“良知”的詮釋。作為“誠信”的教育,高中教師要有一顆誠信“良知”的心去引導高中學生,如盧梭所說:“良心,你是圣潔的本能,永不消逝的天國的聲音。是你在妥妥當當?shù)匾龑б粋€雖然是蒙昧無知然而是聰明和自由的人,是你在不差不錯地判斷善惡,使人形同上帝!是你使人的天性善良和行為符合道德?!备咧薪處熢诮膛c學的過程中,有德育教育的部分,誠信觀的建立是德育中的一部分,只有通過德育的教育活動,才是成功的教育,才能培養(yǎng)出“四有”新人?!渡袝氛f“非知之艱,行之惟艱”,由此看出誠信教育的艱難之所在。教師進行誠信教育的過程艱難,很多的教學活動的進行,會出現(xiàn)繁雜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由來有自身的、社會的、學校的等多種多樣的原因,導致教師無法很好的進行教學。誠信觀要求教師要“立德樹人”,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高中教師自身的誠信認知和誠信行為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所謂“潤物細無聲”,發(fā)揮高中教師的人格魅力,激發(fā)高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內(nèi)心深處做到“信其師,信其道”,誠信觀是作為高中教師們強大的精神力量。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言必行,行必果”。堅守誠信的教育理念,做一名合格的誠信教育者,這將為教育事業(yè)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誠信觀的教育踐行中,教學質(zhì)量將有望提高。
參考文獻:
[1]杜月菊.人文精神培養(yǎng):高校德育的關鍵點[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5):65.
[2]張國臣.社會誠信建設理論與實踐[M].人民出版社,2013:3.
[3][法]盧梭:《愛彌兒》下,李平漚譯,商務印書館,1983:417.
作者簡介:謝嬋秋(1968-),女,文山市第一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