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明
在授課的過程中,一節(jié)課四十分鐘學生很難一直保持旺盛的聽課狀態(tài),當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如果我們教師能自然而巧妙地來一段幽默語言,讓學生在一笑中得到放松,解除疲勞,他們也能在歡快的氣氛中集中注意力。這種活躍的課堂氣氛有利于學生接受和消化講課的內(nèi)容。教師在進行每一節(jié)課時都要注重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使課堂氣氛保持積極活躍,以便起到事半功倍的授課效果。那么如何來營造這樣的一種課堂氣氛呢?我想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授課要富有激情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教學中。課前教師要充分理解課文內(nèi)容,準確把握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授課過程中教師要進入到教學內(nèi)容的情境或角色中,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使學生在教師激情感染之下,走進文本,再現(xiàn)當時的情景,走進作者的心中去感受作者內(nèi)心的激情,當學生被教師的激情深深感染,用心去感悟課文中的真情,學生怎能不激情澎湃積極參與其中?
二、要對自己的教學充滿信心,用真誠的微笑取得學生的信任
微笑,是無聲的語言。老師面帶微笑的走進教室,親切的微笑能使學生感到溫馨,產(chǎn)生于老師交流的愿望。學生更愿意把學習中的中的得失、感悟、困惑與那些真誠自信面帶微笑的老師交流探討。如果我們走進教室面無表情或因?qū)W生學習中小小的錯誤就大發(fā)雷霆,這樣學生就會與教師產(chǎn)生心理距離,膽小的學生會因為怕出錯而沉默不言,優(yōu)秀生會因為課堂了無生趣而拒絕參與。這樣的課堂沉悶、壓抑,很難產(chǎn)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師生交往溝通中,我們必須精心準備每一堂課。對自己的教學充滿信心。并善于調(diào)控自己的情緒,心情愉快的去上每一堂課,這樣的教師才會產(chǎn)生吸引學生的魅力,讓學生喜愛。面帶真誠的微笑,容易取得學生的信任。學生在課堂上才愿意積極參與課堂交流。
三、適當?shù)倪\用背景音樂
語文課的教學,總免不了一些詩歌、散文。詩歌、散文一般篇幅較短,作者的情感表達較含蓄,學生不易把握。在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不用音樂的朗誦和合適地配樂朗誦呈現(xiàn)出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在《觀滄海》的授課中,我先向?qū)W生介紹了寫作背景再配上精心挑選的電視劇《康熙王朝》的主題曲《向天再借五百年》作為背景音樂,聽著慷慨激昂的曲子,學生們很快就進入了詩歌氛圍中,較好把握作者感情基調(diào)。朗誦效果非常好。而我在一次《沁園春·雪》的授課中,我用《我親愛的祖國》作為背景音樂,上課開始的時候,放上音樂,抽幾個學生進行配樂朗誦,當大家漸漸進入了詩歌的情感氛圍時,我再讓學生說說對這首詩的理解。這樣的處理,使得學生在詩歌的意境中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朗誦效果很好。
四、學會稱贊教育
熱情是學生積極參與的前提,只有有了熱情的學生才會有參與學習的愿望,才會在課堂上保持師生、生生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受鼓勵、被表揚次數(shù)越多的學生思想越活躍,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越高,進步也越快。在語文課上我總是會做一個“懶”老師,我從不會從上課講到下課,把自己講的口干舌燥,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每節(jié)課的課前導入,我就開始吊學生的“胃口”,例如:在講《故宮博物院》時,我說:“有一個地方曾有二十四位皇帝在此居住,你知道這個地方是哪里嗎?”“故宮”有一位同學馬上答對了,他學習成績并不好,但他喜歡歷史。我馬上表揚了他,他很興奮。后面的教學中,他開始積極思考,并舉手。其實,無論成績好壞只要你讓他有機會展示并及時肯定他表揚他,誰都可能成為喜歡回答問題的學生。在一節(jié)語文課上,學習《三峽》這篇文章時,我提出一個問題:課文第二段先寫夏水襄陵,沿溯阻絕。后又寫船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這是否自相矛盾?有一個女生思考之后回答:不矛盾,雖然夏水襄陵,沿溯阻絕,但王命不可違,因此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冒險行船。在她回答完后,我對她的答案進行了肯定,并且鼓勵全班同學:“只要你能積極思考,我們大家就可以分享了思考的喜悅。如果大家等著聽老師的標準答案,那課堂上只有一種聲音,一種聲音講四十分鐘,是不是太單調(diào)乏味了!”當我的這番話說出之后,同學們在后面的環(huán)節(jié)中更是積極思考,整個課堂時不時地閃現(xiàn)智慧的火花。我想學生的積極性也是需要老師調(diào)動的。
總之,活躍的課堂氣氛,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才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課堂的前提。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不斷嘗試各種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