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華
(仙游縣石蒼林業(yè)工作站 福建莆田 351200)
新形勢下油茶無性系選育及其應用的研究
楊成華
(仙游縣石蒼林業(yè)工作站 福建莆田 351200)
油茶是木本食用油料樹種,在長期的種植經驗來分析,油茶的產量較低,因此如何提高油茶的產量,做好油茶實生林的墾復和施肥是十分重要的。做好營林技術措施、優(yōu)選油茶樹種是提高產量的關鍵,本文圍繞新形勢下油茶無性系選育以及應用的研究展開論述,希望對于提高油茶優(yōu)選以及優(yōu)良基金的培育具有參考作用。
油茶選育;無性繁殖;優(yōu)良形狀
作為木本食用樹種的油茶傳統(tǒng)種植方法,產量較低,每畝產油不到4kg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油茶林中的低產株和不產果株較多。因此長期以來人們?yōu)榱颂岣哂筒璧漠a量,在油茶的施肥、修剪以及墾復等技術措施不斷進行改進和完善,但是在產量上依然是不夠穩(wěn)定。經過對油茶優(yōu)樹種子進行的實生苗造林的方法,最終達到了產量提高的目的。因此改良油茶種的方法被廣泛推廣。但是這種方法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油茶是異花授粉的,這種復合體在基因的選用上往往差強人意,優(yōu)樹實生子的代變異性較大,所以豐產穩(wěn)產的目標實現起來難度較大。而從植物的遺傳學中的理論上來看,經過異花授粉后的植物,往往容易形成無性繁殖的優(yōu)良雜合體,達到優(yōu)良的形狀。根據這醫(yī)院,油茶低產林找到了改造的兩側,經過油茶優(yōu)良無性系的測驗后,選擇了與當地自然條件適應性強,產量高的無性系進行了嫁接和換冠的方法,實現了實生低產林的改造[1]。
選取的油茶林歷年的畝產油量不足4kg。株產果量低,不結果的樹占大多數是主因。該林地位于亞熱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qū)域,年降水量為1500mm,年平均溫度17℃,土壤為紅土壤,土層達到70cm厚,坡度為5~10°。
(1)優(yōu)良無性系選擇與收集
按照油茶的樹種選擇標準選擇油茶產區(qū)的優(yōu)樹無性系201個。
將201個無性系進行選擇和集中后,采用嫁接的方法進行了無性系的種植試驗,每一個無性系嫁接20株,油茶林單行小區(qū)內,隨機排列后,每畝為86株,每個株行距2.3~3.3m,經過鑒定后,整個試驗區(qū)的面積達到了60畝,通過嫁接后,無性系對觀測株的測定,采用了逐株驗收的方法,測定了物候期、生長量、產果量等,實驗材料均為物候期相近、產量高、抗性強的無性系[3]。
表1 不同育苗基質對苗木成活率和苗木長勢的影響
(2)嫁接在試驗林中的20個優(yōu)良無性系,均進行了優(yōu)良無性系穗條的栽種,每年深挖撫育依次,采用簡種綠肥埋青的方法,在入春前進行了餅肥的施肥,輔以修建,經過大量的培育之后,穗條粗壯[4]。同一枝條上不同接穗類型成活率的差異大,當腋芽達到半木質化程度時,嫁接成活率低于腋芽。所以生產中宜選用木質化程度合適的腋芽導致頂芽做接穗時作為接穗進行嫁接,位于不同部位的芽在相同時期成熟程度不同,位于頂端的頂芽還未半木質化,與接穗的木質化程度以及嫁接手的熟練程度有關,若嫁接手熟練程度高,也可以選用木質化程度相對高的頂芽作接穗。若嫁接手操作熟練,頂芽的削穗難度高于腋芽,也會提高頂芽嫁接成活率。
(1)根據油茶為雌雄同株的植物的特性,其自花授粉的可孕率是非常低的。因此,進行優(yōu)良系和低產株的嫁接和換冠軍的時候,考慮了無性系的花期的一致性,也考慮了一定數量的無性系,同時還有無性系間的花期的一致性?;谏鲜鲈瓌t,無性系測驗后采取了接穗等量、隨機混合的方法,篩選出來20個優(yōu)良無性系,給嫁接人員分配了嫁接的任務,將畝產的低產改造林地劃分到五大區(qū)。
(2)在進行低產株的林地區(qū)劃分后,對所有植株中的產果量低的植株進行了逐株的綜合的調查,對產果量不足40個、病蟲害嚴重的植株都做了記號,經過2~3年后,將改造株予以確定,大約占到全部株數的80%。
(3)在進行了換冠株的手用混系接穗對號嫁接之后,每株的嫁接的穗達到了4~6個。進過檢查對未成活的植株進行了補接之后,所有嫁接的植株都進行了分批的解罩、除萌以及墾復等工作[5]。
(4)試驗結果
經過對低產林的改造后的產果量的驗收后,改造后的每畝產油量比未改造的產油量增加6kg,經過改造后未改造的林的產量遠遠低于改造后的林的產油量。
對于嫁接株和未嫁接株的產量的差異性,抽取了一行25株嫁接株,進行了對照之后,測得的逐株收果承重見表2。
表2 抽樣調查嫁接與未嫁接植株產量
經過對試驗田的植株的嫁接換冠之后的油茶的檢測,無論大小年,嫁接換冠的植株的產果量差異不大,沒有經過換冠改造的,大年和小年的產量懸殊。證明采用優(yōu)良無性系進行嫁接換冠改造的低產株不但高產而且產量也較為穩(wěn)定。
(1)采用無性系育種的最快途徑就是獲得與有兩畝數基因相同的植株。步驟為弦進行樹的選擇,然后測定無性系,得到采穗圃,進行無性系選育的程序。
(2)對于如今畝產達到5kg的低產林,進行無性系的選育技術,其中170畝油茶林的中年和幼年的植株得到了逐年的嫁接改造,最終經過10年的培育后,經濟效益是十分可觀的[6]。
(3)由于油茶的無性系的選育技術性非常強,因此在進行優(yōu)選的時候,將油茶作為雜合體植物進行選擇,標準可以適當放寬,盡可能擴大基因的資源。測定要嚴格,所選優(yōu)樹嫁接在同等條件下進行測定,應選擇表現好的優(yōu)良無性系運用到生產中。油茶作為自孕率較低的樹種,產果率較高,應培育優(yōu)良品種進行嫁接,得到多個無性系的搭配使用,各個無性系花期應保持一致,否則容易導致失敗。通過過硬的嫁接技術,優(yōu)良無性系改造后的低產林應注意運用好嫩梢斯皮嵌合加罩的嫁接方法。
對我國生態(tài)經濟林的發(fā)展來說,普通油茶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其作為我國南方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樹種,要想豐產,選用良種是關鍵。良種是是衡量栽培植物經濟效益的標志,品種不同,產量和產油量均相差很大,為了達到其作為物質基礎的目標,得到良種是最簡單快速的方法,經過對比和篩選,將現有資源選育出的優(yōu)良無性系嫁接,經過幾十年的生長發(fā)育,性狀、表型性狀、經濟性均保持穩(wěn)定;進行“優(yōu)中選優(yōu)”,目前諸如優(yōu)化芽苗砧嫁接技術已經得到了推廣,正在不斷推動油茶產業(yè)發(fā)展。
[1]徐德兵,陳 福,楊華斌,等.云油茶1號等4個優(yōu)良無性系的選育[J].浙江林業(yè)科技,2013,33(4):54~57.
[2]王遙.不同油茶無性系苗期光合特性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4.
[3]常維霞,姚小華.油茶無性系自交親和性分析[J].林業(yè)科學研究,2016,29(4):508~514.
[4]周新華,朱宜春,潘文婷,等.不同油茶無性系苗期光合效率的研究[J].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2015(3):461~465.
[5]曾雯珺,江澤鵬,陳偉,等.廣西油茶主栽無性系低溫半致死溫度與耐寒性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3,29(4):23~25.
[6]龔發(fā)萍,黃佳聰,萬曉軍,等.騰沖紅花油茶良種騰油12號的選育[J].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2013,38(3):112~114.
S794.3
A
1005-7897(2017)08-0120-02
2017-3-16
楊成華(1971-),男,漢族,福建仙游人,大專,主要從事林業(y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