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珂
摘要:在對宗教景點的講解過程中,導游要根據不同景點的不同內容,根據游客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而進行針對性的講解方式。對待文化程度較高的游客,在進行景點特色講解時要深入講解,對待文化程度一般的游客,可以進行通俗易懂的講解方式進行講解。導游在進行景點講解時最好能找到一個最佳講解位置,距離游客應該遠近適中。導游在講解時也應有優(yōu)質的講解態(tài)度,講解語調應當適度,手勢不應過多,以免對游客觀賞景點造成影響,講解過程中也應該按照景點順序進行講解,跨度不應過大。
關鍵詞:宗教景點;文化程度;講解
一、分段類型講解
對地域面積較大的景點來說,該景點自然而然所蘊含的文化知識很豐富,涉及面也較廣。導游在進行講解時很難做到處處都涉及,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就要采用分段類型的講解方式。所謂“分段”,就是把該景點的一處規(guī)模較大極具特色的景點分為若干份小的,通過將這些小的知識點進行前后連接從而完成分段類型的講解過程。比如在進入某一入口的時候可以對接下來的整個景區(qū)進行概述,包括這個景區(qū)的由來、背后的歷史故事、景區(qū)價值等,在介紹過程中應該著重對每個景區(qū)的名稱概括進行介紹,讓游客在游玩的過程中能夠形成未見其景先聞其聲的感覺。通過在游玩之前進行景區(qū)的總況概述,進入景區(qū)游玩時再進行細節(jié)講解。在進行此類講解方法的過程中,應該重視每個細節(jié)景點的內容獨立性,不應在講解過程中涉及太多下一景點的內容。但是在上一處景點跨度下一處景點的時候,導游可以適當的承上啟下,引入下一景點的內容,從而引起游客對下一處景點的興趣,這樣將每處環(huán)節(jié)都串聯(lián)在一起。
例如講解仙堂山時導游員可以按照景點的分布將整個仙堂山的講解內容分成幾個景區(qū)結構,著重講述仙堂山所代表的宗教文化所在,依次進行講解。
二、突出某一特色景點
所謂“突出”,就是在導游進行景區(qū)的景點講解時,避免出現每一個景點都進行詳細講解,而是通過針對某一景點進行突出性講解。對突出性景點進行講解過程中,景點所涉及的內容很多,導游可以通過針對景點不同的區(qū)域特點及空間條件采用不一樣的講解角度進行講解??梢圆捎猛怀鲋攸c、詳略得體、松緊有度的講解方法。
(一)突出景區(qū)的特色性景點
對于所占地域面積較大的景區(qū),導游在進行景點講解的過程中必須提前做好景點的講解計劃,有條理的進行講解。在此過程中對景點的講解必須講述出此類景點既有整個景區(qū)的特征,又有其自身所具有的特色所在。講解某類具有特色性的宗教景點時,要做到以點代面,幫助旅游者建立起對整個景點的印象。比如在進行仙堂山景區(qū)講解時:要講述仙堂山景區(qū)的宗教起源地,所屬宗教。起源地的歷史,在擴建形成過程中所歷經的朝代,宗教所演變的歷程。發(fā)展至今的過程中仙堂山景區(qū)的發(fā)展思路,以及仙堂山景區(qū)中的一些特色性景點,比如觀音像、梵宮等特色性景觀。
(二)突出景區(qū)景點的特征及其與眾不同之處
旅游者來自異國他鄉(xiāng),缺少深入了解旅游目的地景區(qū)景點的文化背景,因此對所游之處往往難以準確地加以理解和區(qū)分。導游員需要發(fā)揮自己的職業(yè)作用對游覽的景點進行細致講解,以深化旅游者對游覽對象的理解認識,這就需要強調不同景點的特征及其與眾不同之處。
比如講解仙堂山的宗教建筑景點為例。我國的宗教主要包括佛教、道教、伊斯蘭教。而仙堂山正是以佛教為首的圣地。仙堂山所處的地域、所屬宗教派別的發(fā)展而來、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以及仙堂山的景點建筑所蘊含的藝術、所供奉的佛像等。進行講解過程中也可以突出仙堂山的代表性經典特征,比如“五泉寺”,以及后來發(fā)展修建的“七子鬧佛”等景點,從而吸引游客的注意力,領悟仙堂山景區(qū)的特色所在。
三、見物生情的講解方法
在進行宗教景點的講解過程中,由于宗教是人們的信仰,人們所在參觀過程中必定是懷著敬慕的心態(tài)進行參觀的。那么導游在進行講解時,可以借助景物所蘊含的情感,來完善導游的講解方法。比如導游在進行仙堂山景區(qū)的講解過程中,不必采用背課文一樣的講解方法,完全可以利用游客眼前所展現的景物,結合此景的發(fā)展來歷、所屬歷史背景、發(fā)展歷程中的一些故事,將景色與情感相互融合,從而使得游客在游覽仙堂山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導游的講解發(fā)揮自身聯(lián)想,從而領悟仙堂山的景物特色。見物生情的關鍵在于導游進行講解時,選取的切入點要自然而然。通過導游的生動講解,游客感知到仙堂山景區(qū)中的宗教景點所賦有的生命美感,引入情感迸發(fā),導游引導游客進入特定的景觀意境。比如在進行仙堂山宗教景區(qū)的講解時可以講述,仙堂山素有太行的靈山之首稱,在仙堂山的最高峰為偉回山,此山素有上帝之壁爐的說法來形容此山之高,整個山體懸崖萬丈,天然的佛像姿態(tài)悠然安詳。仙堂山的各類奇怪的樹、洞、石號稱仙堂山的三大奇觀。正是仙堂山的這些奇觀造就了現如今仙堂山的靈山秒贊。
四、虛實結合
導游在進行宗教類型的景觀講解時,由于此類景區(qū)所附帶的重要特色是宗教,而宗教在發(fā)展過程中往往附帶了多種深化色彩。從盤古開天辟地到各類佛家的出現,給人們的腦海中留下了各種多姿多彩的神話印象。而仙堂山又是著名的佛教景區(qū),那么在進行宗教景區(qū)的景點講解過程中,導游可以將景點的實體蘊含文化藝術價值與此景點的神話傳說相結合,對景點設計各種情節(jié)講解,加強趣味性,避免枯燥的平淡類講解。而虛實兩者的有效結合必須以景點的實為主,虛為輔助,切不可變?yōu)闊o中生有的講解,更不可胡編亂造。對所見景觀進行靈活性講解,與神話故事相輔相成,從而給游客營造一種神秘的仙堂山景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