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康
【摘 要】 拳擊運動體育精神作為拳擊運動文化的核心,不僅是拳擊運動健康、有序發(fā)展的需要和保證,也是激發(fā)我國拳擊運動員發(fā)揮競技運動潛能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 拳擊;體育精神;概念;內涵
【中圖分類號】 G64.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7)16-0-01
拳擊,屬于體育運動項目之一,該項目要求運動員雙手戴拳套,用各種拳法和步法,擊打對方。以擊中對方的頭部、身體正面等規(guī)定部位為有效,并以擊倒對方為目標。被擊倒者在裁判員呼數(shù)至“10”仍未站起,即為失敗;如雙方均未被擊倒,則按有效打擊次數(shù)等評分決定勝負。拳擊作為“勇敢者運動”和“力量的象征”,以其獨特的美感吸引著世界各地人們的眼球,同時也成為體育學術界關注的研究熱點;然而,學術界卻重在拳擊技術與訓練的研究,疏于拳擊文化、拳擊教育的考察;忽視拳擊文化傳承和價值理性的培養(yǎng)。事實上,在體育運動中,我們仍發(fā)覺和感覺到某種更偉大的東西彌漫于這個事業(yè)之上,體育運動不僅是游戲,不僅是心靈的創(chuàng)造,也同樣是一種升華,是一種精神的恢復。精神能支配人的行動,成為人們行動的動力之源。精神中所包含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念決定著不同個體與群體的行為取向,甚至制約著一個民族與國家的發(fā)展。精神發(fā)展越充分,人們的自覺程度就越高,社會發(fā)展的盲目性就越小。因此,本文試圖探索拳擊運動的體育精神。
一、拳擊運動的體育精神概念闡述
在體育領域,對體育精神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幾種,首先,有研究認為,體育運動中,凡能造就和反映人類崇高精神和高貴品質,并為社會觀念所接受以及與人類發(fā)展相適應的,具有積極向上的即是體育精神;其次,有研究認為,體育精神就是人類精神,體育的精神就是人生的精神。最后,有學者認為,體育精神是一種文化意識形態(tài),是通過體育運動而形成并集中體現(xiàn)出人類的力量、智慧與進取心理等最積極的意識的總和,是體育運動的最高級產物。同時也是追求人的軀體健康、健美發(fā)展從而最大限度激發(fā)人的潛能以爭取精神世界的健康自由的心理狀態(tài)。本研究認為,拳擊運動的體育精神是文化的一個方面,主要體現(xiàn)了拳擊運動員追求人類潛能的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眾所周知,阿里是20世紀拳壇誕生的最偉大的英雄之一,他的出現(xiàn)超越了拳擊、體育,成為一個時代的偶像。阿里的拳擊天賦毋庸置疑,1960年羅馬奧運會重量級的金牌似乎就決定了阿里命中注定要成為一位偉大的拳擊家。雖然在職業(yè)拳擊生涯中,他頭部受到的29000多次的重擊,使阿里一直飽受帕金森綜合征的困擾,然而,退出拳壇后,阿里仍然一直致力于宗教、慈善事業(yè)和維護世界和平的工作,受到許多國家上至總統(tǒng)下至普通百姓的擁戴。拳王阿里給予世界的正能量,正是拳擊運動體育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
二、拳擊運動的體育精神主要內容
育科學領域,有的學者認為體育精神的核心是全力以赴、公平競爭。有的學者認為體育精神是堅忍不拔、頑強拼搏。有的學者認為體育精神就是競爭意識、規(guī)則意識、協(xié)同意識。還有學者認為體育精神就是體育運動中表現(xiàn)出了進取、拼搏精神、公平競爭、團結友愛精神、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精神、超越精神。上述觀點主要認為體育精神就是在體公平競爭、運動家風度、團隊精神。從奧林匹克精神的視角,有學者認為體育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是遵守規(guī)則與公平競爭。有學者認為體育的精神正是人類優(yōu)秀品格和人類崇高理想的映現(xiàn)。也有人認為,體育精神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思想。體育精神所體現(xiàn)出的是強烈的人文主義和高尚道德主義的競技精神,它包括玩樂和奉獻精神。上述觀點主要認為體育的精神就是人生的精神,奧運的精神就是人類的普遍價值。拳擊運動的體育精神不能脫離體育精神的內涵,本研究認為,拳擊運動的體育精神就是不斷向上、自強不息的精神;以拳擊促進健康,實現(xiàn)幸福人生的精神;拳擊運動員具有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精神;拳擊運動員具有不畏懼困難、堅韌頑強的拼搏精神;拳擊運動員具有承受挫折、不怕失敗的獻身精神。拳擊運動激烈的競賽行為迫切拳擊運動員具有尊嚴、忍耐、互相理解、忠誠、平等、公正、合作、互相支持體育精神體現(xiàn)。
三、基于拳擊運動的體育精神重塑
現(xiàn)代拳擊的健康發(fā)展
拳擊運動體育精神的缺失,導致拳擊運動中人的發(fā)展被遮蔽,拳擊運動中存在的“人的迷失”現(xiàn)象已成為無法逃避的事實。拳擊若只是研究提高專項的體能、技能、成績和獎金等物化層面,就會使其拳擊的工具理性偏重,形成功利欲望的膨脹。如果不了解拳擊文化內涵的真諦,就會削弱拳擊價值理性的基礎地位,使拳擊主體迷失。許多拳擊運動員把滿足物欲視為目的,而將人作為手段。這種目的與手段的錯位,對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是極大的阻礙?;谌瓝暨\動的體育精神,重塑現(xiàn)代拳擊的健康發(fā)展,重點需要關注以下幾點:
首先,進一步完善拳擊運動的制度文化建設。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所謂精神,是指“同物質相對立、和意識相一致的哲學范疇,是人的意識、思維活動和一般心理狀態(tài)的總稱。”從文化學、文化哲學的角度,文化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拳擊運動的體育精神實際上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主要是精神文化。然而,物質、制度和精神這三者并非互不相關,恰恰相反,三者之間密不可分,協(xié)同發(fā)展。而要想進一步提升拳擊運動體育精神的價值,必須要強化制度文化建設。
其次,高揚超越功利的拳擊運動體育精神的價值取向。反對人的物化和異化發(fā)展。在現(xiàn)實中用輿論導向制度規(guī)約、經濟調控約束拳擊的過度商業(yè)化和目標的純粹商業(yè)化。加強拳擊文化尤其是拳擊人文精神的提煉、弘揚與立體化傳播。通過社會和學校教育,著力提高業(yè)界人士的道德品質和精神境界,實現(xiàn)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人文精神與市場理念的平衡。
最后,從時間看,任何精神都具有歷史性與時代性。歷史性決定了它具有穩(wěn)定性與不變性,而時代性又決定了它具有調整性和變化性。從空間看,任何精神都具有民族性與社會性。民族性與社會性決定了它在特定范圍內的廣泛適用性,它是借助社會和社會活動來實現(xiàn)和傳遞某些特定人群所共同認可的價值觀與信念。從過程看,任何精神能傳承下來,都有一個形成、發(fā)展與不斷完善的過程。因此,拳擊運動的體育精神形成過程注定是具有歷史性和階段性,拳擊運動體育精神的形成和發(fā)展也要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使其不斷完善和發(fā)展,進而使現(xiàn)代拳擊運動實現(xiàn)全面和諧發(fā)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