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紅
摘 要:隨著社會發(fā)展,幼兒園的軟硬件設施逐步完善,在課程上也在逐步的變化。其中尤其突出的就是自由活動逐漸因吵、亂的秩序和許多不確定的安全隱患被幼兒園和教師們所淘汰的自由活動??墒谴蠹覅s忽視了自由活動對孩子各方面的促進,特別是對幼兒在自主性的培養(yǎng)與促進。
關鍵詞:自由活動 自主性
一、概述
《幼兒園教育》明確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從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边@就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給幼兒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發(fā)展幼兒的自主性。自主性活動是幼兒發(fā)展的需要,是幼兒心理活動和精神發(fā)展的強大動力,也是幼兒的權利。因此,在自主性活動中,幼兒是主人,是幼兒在活動而不是教師在主導幼兒。教師的指導應迎合幼兒的需要,指導的基本原則是尊重幼兒的活動意愿。
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
幼兒存在差異性,就要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更多地關注幼兒,觀察了解每一個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和興趣需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條件,為幼兒提供符合其身心發(fā)展水平的活動內容和方式,讓幼兒在游戲、探究、操作、探索和交往中自主學習。
二、對自主性及自由活動的理解
自主性是人的品格特性,是人的素質的基本內核。它包含自主的態(tài)度和自主的行為兩個方面。即包含個體的主體性、主動性、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和自信心等;也包括自我控制、自律性、責任感等。
幼兒園自由活動即自由游戲活動,是幼兒在一定范圍中按自己的興趣、需要,以快樂為目的,自由選擇,自主活動,自發(fā)交流的積極主動的過程。在過程中,幼兒按自己意愿對活動材料、伙伴、內容、方式方法進行選擇,即自己決定怎么玩、和誰玩。這一過程是幼兒人格自我建構的獨特過程,是幼兒天性的自由表現(xiàn),使幼兒興趣、需要得到滿足,使幼兒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得到發(fā)揮。
自由活動在幼兒日常生活中是必要的。一是人本身需要自由,人需要自我實現(xiàn),學會自己安排自己的活動,二是幼兒存在個別差異,為了讓幼兒的個性和特長得到充分發(fā)揮,讓幼兒在不受拘束的情況下,充分自如地,愉快地發(fā)揮出他們的主動性、獨立性,教師應保證幼兒有更多的自由活動時間。如:晨間活動時間、游戲時間以及餐前、餐后、離園前都應當成為幼兒自由選擇活動的時間。
三、自由活動中對幼兒自主性的促進
(一)從哪方面促進
1、自主性能力――語言、交往、合作。
在自由活動中和幼兒發(fā)生聯(lián)系不僅是活動材料,還有伙伴、教師。比如:自由活動中能常見到平日里不愛說話、不愛參加活動的幼兒也會自然的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大膽參與,其間他們說話流利了,臉上也洋溢了快樂。其實這樣的自由活動是幼兒語言與交際交流能力發(fā)展的另一途徑,它們源于幼兒自發(fā)的活動,孩子能在這樣沒有任何要求的環(huán)境下暢所欲言。特別是對那一部分害羞、內向、少言的孩子,他們就非常需要這類自由活動來表達和與人交往。個體差異讓害羞的孩子沒有表達的時間與空間,所以給幼兒更多自由的時間和空間,讓幼兒心里的話有了表達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增進同伴間的感情。
2、自主性態(tài)度――平等、愿意、適應。
幼兒的興趣與需要是不同的,滿足每個幼兒的需求只能讓幼兒按自己的興趣和需要去選擇與自己水平相一致,適合自己與喜歡的活動。
自由活動的內容、形式、方法會隨著季節(jié)變化、幼兒園軟硬件設施更替而變化。自由活動都是由幼兒自己決定和完成,并按自己的意愿,決定對活動材料、伙伴、時間的選擇,決定如何對待、使用的方式方法,即怎么玩、和誰玩、玩多久。自由活動體現(xiàn)了游戲的相對均等。每個幼兒在活動機會上都是平等的份額,而非老師安排的。幼兒憑自己的能力、智慧去擁有游戲機會,幼兒會主動自主的尋找活動機會與伙伴,適應環(huán)境,逐步控制外部因素,并進行自我調試。
自由活動不同于集體活動,它能讓幼兒在主觀上獲得自己做主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fā)幼兒愿意參與體驗,平等活動、 適應外界的態(tài)度。
(二)怎樣促進
1、更新、轉變自由活動觀念,促進自由活動的正常開展。
自由活動是幼兒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動,幼兒決定活動中的一切。主導者是幼兒,活動的主題、材料的選擇、活動的進行都由幼兒自己來確定,教師需為幼兒自由活動提供一些必要的準備和幫助,并觀察幼兒在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引導幼兒解決遇到的問題,成為自由活動的支持者、參與者、幫助者。
2、豐富自由活動材料,促進幼兒自主參與的意愿。
單一的材料,只能進行單一不變的活動,只有豐富多樣的材料才能碰撞出新的火花。只有豐富的材料才能有吸引幼兒的注意、興趣、需要,自主的參與并深入到活動中來。隨著幼兒的成長、經驗的積累、材料的豐富,活動才能不斷豐富與變換。在不斷生成的自由活動中,材料的變化與運用就更具有多樣性、開放性、創(chuàng)造性,在活動中幼兒對材料、行為的支配上也更能體現(xiàn)自主參與的意愿與愿望。
3、拓寬自由活動場所,促進幼兒自主選擇的多樣性。
每個幼兒園或班級中的活動空間都是有限的,幼兒人數又比較多,所以老師們在開展區(qū)角活動時都會因為區(qū)域的容納量不能滿足所有幼兒都能參與而頭痛。其實只要老師在保證幼兒安全的前提下,把場地延伸到走廊、陽臺等就能拓展空間、擴大區(qū)域,幼兒就能有更多樣的選擇和分散的活動,空間上給予幼兒更多的自由度。
4、建立自由活動規(guī)則,促進自由活動開展的有效性。
所有的活動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活動規(guī)則上的。所以在自由活動中老師也必須幫助幼兒建立起一定的規(guī)則。比如:當活動的時候區(qū)域中人太多了怎么辦、怎樣玩才是文明的玩、怎樣拿取、整理玩具等方面制定出明確的規(guī)則。這些活動規(guī)則的建立才能使自由活動更有序、有效、愉快、寬松地進行。
四、結語
總之,自由活動是孩子在幼兒園中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成人不一定要教會他們怎么做,孩子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教師充當一個輔助的角色,是欣賞者、觀察者、指導者,在必要時做出正確的指導即可。因此作為老師應該要敢于放手,給孩子更多自主的機會,讓幼兒在自主探索、自主學習中獲得經驗、得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虞莉莉.《幼兒園教師基本工作教程》.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08.
[2]曹宇譯.《幼兒園班級管理技巧》.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