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瓊
【摘 要】面對思想品德課復習時間短、內容多而零亂、不系統(tǒng)的情況,再加上中考思想品德課考試形式——開卷式;試題靈活多變,以考查學生能力為主。在初三思想品德課的復習階段,如何提高復習效率,在有限的時間內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是每一位初三思想政治教師都需要思索和解決的問題。本文圍繞學生展開,抓住重點,突破難點,這對九年級的思想品德課復習有著積極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九年級;思想品德;復習方法
近幾年來,每年都在于畢業(yè)班打交道,每到最后一學期,進入了復習的階段,四個多月得復習完整個初中階段的課程。面對思想品德課復習時間短、內容多而零亂、不系統(tǒng)的情況,再加上中考思想品德課考試形式——開卷式;試題靈活多變,以考查學生能力為主。這就要求老師引導學生從紛繁復雜的知識中理出個頭緒,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各項技能。實現(xiàn)這些目標,我是這樣復習的:
一、鞏固基礎知識部分
復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是:
1.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參與意識不強。總感覺基礎知識簡單,學過一遍,不想再學;
2.總結能力不好,不能系統(tǒng)的進行知識總結,有種顧此失彼的感覺;
3.讀書熱情不高,總認為開卷考試不需要讀背。
針對這些問題,復習時便把熟悉、鞏固基礎知識作為重中之重。在復習中我是引導學生一課一課的復習。在過程中講解易錯、易漏、易混知識、重點、難點知識。不講學生已會的、講也學不會的知識。并要求學生構建每一單元,每一本教材的知識樹。復習好初中思想品德的教材之后,鼓勵學生用一個知識網歸納出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材的知識,要求學生抓住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以提高從整體上把握教材,駕馭教材的能力。
二、突破重點內容
由于中學生的自學能力較差,不能很好把握住教材內容的重點,復習過程中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在組織復習課的教學過程中,抓住重點內容,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要求學生能完整地表述原理內容,并注重文字上的準確性,消除學生以知而非甚知的感覺。在九年級思想品德課中,現(xiàn)階段的基本國情是貫穿全冊書的一條主線。對這一基本國情的理解、掌握和運用是學好該課程的關鍵所在。因而,在復習中緊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內涵,使學生融匯貫通。
三、理論聯(lián)系實際,關注社會熱點
思想品德課能否把握時代的脈搏,這是該課程的生命力之所在。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學生接觸的媒體多,視野廣,他們普遍對時事、新聞都很關心,也感興趣。在復習課中,我把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與反映國內外形勢發(fā)展中的熱點、焦點問題聯(lián)系起來形成問題,并進行講授、分析,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九年級一年中,我都要求學生收看新聞聯(lián)播、看報紙、上網查閱、聽廣播。有必要時師生用課本觀點分析理解時政熱點。培養(yǎng)師生關注時政的習慣,臨近中考時,我還設計知識專題復習,要以知識帶熱點,將與這一知識相關的熱點問題聯(lián)接起來,運用教材觀點加以解讀,如:復習民族精神這一內容時要注意聯(lián)系青海玉樹縣的地震、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等時事。特別是關于河南的專題更要學生理解,如:今年的熱點是“一帶一路”、“脫貧攻堅”、“南海問題”\等相關的問題,同時要求學生多角度、多層次找出與熱點相關的教材知識。如:復習“扶貧攻堅”這個專題時,應聯(lián)系到課本的社會公平、共同富裕、“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之間的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等知識。最后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關注學生的生活
根據思想品德新課程標準中考試題在設計上增強了德育功能,關注學生情感體驗和價值觀的引導。所以復習中要關注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和未來發(fā)展相關的問題以及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道德品質、思維品質、能力品質等問題。如考試作弊、亂花錢及其他浪費現(xiàn)象、家庭中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學生追星現(xiàn)象、考前的心理疏導等。教師要善于將主干知識的復習鞏固和開發(fā)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生活話題相聯(lián)系,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guī)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如講愛國主義精神時,可結合汶川大地震中,全國人民齊心協(xié)力重建家園、共赴國難的民族精神來講解,增強講解的時事性和針對性。
五、歸納解題技巧,加強規(guī)范訓練
在考試過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答題不注意方法技巧,只知道照背照答。因此,在復習課的教學中,我把提高學生的答題技巧作為一個重點。比如,對于非選擇題,無論題目如何變化我覺得有兩點是最重要的,即“聯(lián)系材料談感想,回歸課本找理論”。做每一個題目都要首先弄懂題意,揣測出題人的意圖,找出答題方向。同時要在課本中找支撐自己觀點的理論知識,答題時切忌全是自己的口頭語言。這樣避免學生出現(xiàn)答案寫得不少,得分卻極少的現(xiàn)象。同時還應該總結出不同類型題目的解題規(guī)律和技巧,以不變的規(guī)律應萬變的題目。試題類型可分為:“建議”“啟示”“看法”“歸納”“例舉”“評析”“漫畫”“行為要求”等等。如:在解答“建議”題要注意:第一,確定方向——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第二,明確對象——給誰提建議;第三,多角度——從國家、社會、學校、家庭以及青少年自身等角度提出建議,盡可能不片面單一;第四,所提建議要具體可行、容易操作、有實效。這些解題技巧的歸納需師生在平時多思考、多收集、善總結。
六、善于合作、取其精華
一根木棍容易折斷,一把木棍就折不斷。這充分說明了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因此,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善于與其他老師合作,特別是同科教師(包括其他學校的老師),這樣做能啟發(fā)思維、開闊視野、激發(fā)創(chuàng)造,往往能分享到成功的喜悅。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切入話題——自主、合作探究——知識點梳理——歸納提升——拓展延伸——練習鞏固”的教學流程開展教學活動,活躍課堂氣氛,培養(yǎng)學生能力,實現(xiàn)師生互動,使課堂充滿生氣、充滿快樂。
七、加強解題訓練,提高思維能力
近年來,思想品德考試題中相應地提高了能力考查的層次,因此教師在復習中,一方面要狠抓基礎知識的鞏固提高,另一方面要對學生進行解題技巧的方法訓練。解題應審清題意,抓住關鍵,找到突破口,明確重點,突破難點,理論結合實際,行文做到準確簡潔、層次段落分明、邏輯結構嚴謹。如選擇題包括單項選擇和不定項選擇,教師可指導學生靈活應用排誤法、擇優(yōu)法、逆推法等;簡答題要求簡述要點;論述題較難,要仔細研究材料,并通過實例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證。論述題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難度較大,訓練時要指導學生學會審題,理解題意,善于挖掘隱性觀點,使材料和觀點有機結合,完整地解答問題。同時,教學要聯(lián)系學生實際,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重視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圍繞學生在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關注社會熱點,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把所學知識靈活地運用于實踐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
以上的復習方法都是我在三年的九年級教學生涯中摸索、歸納出來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xù)與同仁們探索出一條更科學、更有實效的中考思想品德復習方法。
【參考文獻】
[1]彭媛媛.《新課程·上旬》,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