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敏
摘要:教學-反思-改進-教學是教師教好學生的必由之路,在不斷教學過程中,認真歸納總結得失、查找不足,從而在下一步教學中加以改進。在不斷的反思中,讓自己清醒地再現教學過程,這樣才更有利于提高自我,有利于發(fā)展學生,有利于教學進步!
關鍵詞:反思;觀念;設計;過程;行為;反饋
學校在新的學期做出新的規(guī)定,讓每一位教師在每一節(jié)教案后都必須有教學反思。于是我便認真接受了這項任務。堅持下來后,靜心想一下,發(fā)現寫課后反思還真的很有效。每節(jié)課后,自己收獲多少,學生收獲多少,課堂上哪一個環(huán)節(jié)講得好,那一個知識點還沒有讓學生完全掌握,哪一些內容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這些如同放電影一樣在我的腦海里縈繞,讓自己清醒的明確下一步教學任務,進而來改進提高自己,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進步。
教學反思,其實質就是“思”。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師終生寫教案,如果不反思,一輩子也成不了名師。只有不斷進行反思,才能不斷成長,最終成為一位名師。
作為一名中學地理教師,在新課改、新理念下的今天,如何進行教學反思,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觀念的反思
新課程標準大力提倡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在課堂上表現的主要形式是師生互動。因此,作為地理老師,深刻領悟、努力研究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內涵與特征,不僅有利于教師轉變教學觀念,而且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學習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然而相當長的時間里,許多教師的教育觀念是在被動條件下形成的,教師沒有主體的自我實踐反思意識,往往只是簡單的沿襲或重復,其效果很不理想。為此,教師必須進行系統(tǒng)的新課程理念學習,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積極反思,從而促進自己的教育觀念在較深層次上的更新與轉變,并能夠做到以嶄新的教育觀念指導教學實踐。
二、教學設計的反思
為了實現有效的教學,每一位教師包括地理教師都要在課前對每一節(jié)課進行精心“預設”,然而在課堂實施中會出現多種結果,有的甚至是教師無法想象或者很難控制的。好的情況是事先的預設比較順利地“生成”了;那是教師非??释?,這樣這節(jié)課也就會比較圓滿。差的情況的由于引導方法不當,出現“預設未生成”的尷尬局面,而且教師無法按照預設進行下去。第三種情況是雖然教學出現“意外”,但是教師巧妙引導,獲得了意外收獲。假如教師課后能對這結果及過程進行記錄、分析、整理,反思教學行為,就能對教學理念獲得規(guī)律性認識,從而提高自我監(jiān)控能力。我在從事地理教學時,有時會發(fā)覺地理教學效果與預期設計有較大差異,細細分析一下,是因為進行教學設計時忽視對教學設計的反思,因而難以使教學設計在實際應用時發(fā)揮預想的作用。
為了做好教學設計的反思,教師應反思設計與實踐是否合適,及時看到實踐中出現的誤差,不斷探求教學目的、教學方法、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積極改進,從而優(yōu)化教學,從而更高效的提高課堂教學,促進學生掌握知識。
三、教學過程的反思
能提供給學生更多獲取知識的渠道和方式的學習模式是新課標所提倡的“探究式學習”模式。在知識發(fā)生與形成的過程中,推動學生關心現實、了解社會、體驗人生、積累的知識和經驗,使他們獲得較為完整的學習經歷。與此同時,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開放性的學習方法與思維方式。以學習地理信息技術為例,在學習3S技術工作原理,主要環(huán)節(jié)、應用領域時,我照本宣科,導致學生聽得吃力,理解困難,更談不上應用了。課后我認真的反思教學,下一節(jié)課我用相關例證說明,也讓學生列舉自己身邊例子,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從而課堂氣氛活躍,也提高了教學效果。因此,課堂教學要更加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要有利于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更要增強學生參與及動手能力。
四、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
我班有一位地理成績較差,又特別調皮的同學,上課經常不認真聽講。一天下課后他拿著作業(yè)本慢慢地走到我面前,怯怯的問:“李老師,這題怎么做?”我一看是涉及到地形區(qū)的識記,便說“自己查地圖冊去,真懶”。之所以這么兇對他,是因為平時就煩他。如果是好學生,我便滿面堆笑的幫他查地圖。靜想一下,我這樣做的確是太偏心了!作為老師,要想自己行為的后果。如果心平氣和的面對一個差生,很可能會改變他的學習態(tài)度,讓他變得積極上進。事實上,我壓根兒就沒想后果。我想他是用了很大勇氣才來問我,被我一吼,可能會使他更討厭地理課了。他的那顆上進心也被我輕而易舉的扼殺了。所以,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嚴于律己、謹言慎行,對學生多肯定,少批評。多鼓勵,不打擊!
五、教學反饋的反思
在教學中,我們要注意觀察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行為,還要通過作業(yè)獲取教學反饋信息,在信息反饋中對學生知識掌握、能力發(fā)展、情感體驗等獲取全方位體察。我們經常會發(fā)現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習題,在考試中學生還是有困惑,原因很多,最重要原因是學生知識不是自己學會的,而是教會的,所以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比傳授學生知識更重要。
地理是理論性、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教師要完成新課標中規(guī)定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除了做好課堂上教與學之外,還要做好作業(yè)練習。所以,地理作業(yè)必須是科學、多樣、開放,我們不但為了讓學生完成作業(yè)而教學,而且要教給學生“終身發(fā)展的能力”,要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技能和方法。
反思就是悟道。悟教學之道,悟教師自我發(fā)展之道,悟學生科學成長之道。道悟出了,理明了了,教起來就會得心應手,學起來就會心有靈犀。努力教學,做好反思,就會日積月累,教學反思的細胞匯集成教學的靈感與智慧,經常進行教學反思,我們距離教好學生的目標就會越來越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