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芙蓉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簡析合作學習教學法在教學中的運用
張芙蓉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合作學習教學法的出現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法中存在的不足,但其只是在某一特定的教學環(huán)境中或針對教學中出現的某種問題而出現的,無法解決教學中出現的所有問題。這就需要研究者們和教師共同合作,依據具體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本文在查閱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對合作學習教學法在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分析,以期為今后的教學研究提供進一步的思考。
合作學習;教學運用
20世紀70年代初,合作學習教學法興起于美國,合作學習被譽為是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但對其的定義國內外仍然有著不同的表述方法。如約翰遜兄弟二人認為:“合作學習是在教學中運用小組形式開展學生共同學習活動的一種學習方式,它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自己及他人的學習?!泵绹逃睦韺W家斯萊文教授認為:“合作學習是讓學生以小組或團隊的形式來展開,組員之間互相幫助,并根據整個小組的成績獲取肯定或獎勵的課堂教學技術?!倍趪鴥冗\用最廣的就是教育學家王坦的表述:合作學習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生在異質小組中互助合作,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并以小組的總體成績?yōu)楠剟钜罁慕虒W策略體系。根據上述國內外對其表述可以發(fā)現,合作學習概念具有以下幾個特征:(1)合作學習是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并以小組活動為主體進行的教學活動;(2)合作學習是一種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合作、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活動;(3)合作學習是一種目標導向活動;(4)合作學習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題的教學活動;(5)合作學習是以各個小組在達成目標過程中的總體成績?yōu)楠剟钜罁摹?/p>
我國著名研究學者王坦先生在《論合作學習的教學論貢獻》中認為,合作學習對我國現代教學論的貢獻很大,主要表現在5個方面:(1)開拓了現代教學研究的新領域,既把合作的觀念引入教學系統(tǒng),符合時代的要求,又抓住了提高學校教育教學效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質的重大課題;(2)豐富了教學互動理論,合作學習倡導的互動觀是一種多邊立體的互動觀,即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以及教師與教師的多邊互動;(3)創(chuàng)新了教學組織形式,采用班級授課與小組活動相結合的教學組織方式;(4)凸顯了教學的情意功能,既注重教學的認知功能和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又注重教學的情意功能;(5)建立了師生角色的科學定位,倡導教師當好“導演”,學生當好“演員”,把重點放在學生的“學”上。張英成在碩士論文中指出,合作學習對,差生轉化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1)有利于降低差生的焦慮程度,促進差生的成就動機的形成;(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尊,為差生轉化提供內力因素;(3)有利于改善差生人際環(huán)境質量,減少轉差過程中負性因素的影響;(4)有利于調動優(yōu)生和差生的積極互賴,為差生轉化提供外助動力;(5)有利于減輕差生的學習負擔;(6)有利于提高差生自尊轉化的力度。
我國對合作學習教學法的研究與實踐始于20世紀80~90年代?,F在合作學習教學法已經應用于多個學科領域,出現了不少在語言類課程教學中運用等方面的實驗,并且研究結果表明,合作學習教學法對學生在學習語言類課程知識時有著獨特的效果。通過營造練習各語言類口語的氛圍,讓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討論,從而有更多機會練習口語,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利于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及培養(yǎng)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合作學習教學法也被引入各類體育項目的教學中,得出一致的實驗結果: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應用具有可行性,有利于學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技術。由于內科臨床這一學科的特殊性,實際臨床教學中學生缺乏良好的臨床實踐機會、條件和環(huán)境,實際動手操作機會少。某些學者將以學生為中心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內科臨床操作技能中采用,結果顯示,與傳統(tǒng)方法教學相比較,合作學習教學方法的效果更為顯著,增加了學生的動手操作機會,使教學模型得到充分的利用,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及協(xié)作精神。但是,合作學習教學法只是在某一特定的教學環(huán)境中或針對教學中出現的某種問題而出現的,無法解決教學中出現的所有問題。在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還存在著許多弊端,如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如何選擇合作學習的內容及合作學習時間的分配運用,合作教學法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沒有充分考慮分組時組間水平,造成分組不均衡,有損學生的學習激情,而且還有可能造成免費搭車的情況。
當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將合作學習教學法與其他傳統(tǒng)教學法相比較,研究者對合作學習教學法所涉及的各個方面進行分析的角度和提出的觀點不具有創(chuàng)新性,常常以理論探討與實驗分析為主,而且研究者們對合作學習教學法的研究只是從大方面著手,對合作學習教學法的深入研究不夠,合作學習教學法內容的選定及運用的時機、合作學習分組的方法及小組保留的時間、對合作學習小組內成員的成績評價機制、不同能力水平的小組成員在小組中的作用及他們受到的影響等問題的實驗研究都很薄弱。因此,建議各研究學者們在研究合作學習教學法時,在結合我國具體國情的基礎上學習外國學者從多角度將合作學習教法與其他教學方法結合起來,使各學習教法相互取長補短,更好的為教學服務。
G807.0
A
1674-151X(2017)16-094-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6.048
投稿日期:2017-05-14
張芙蓉(1993—),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