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
摘 要:金葉榆具有極強的觀賞性,屬于普通白榆的栽培變種,具有強大的生長優(yōu)勢,對生長環(huán)境沒有較高要求,現階段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大面積栽植。不僅實現對城市綠化的保障,還對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對金葉榆的生態(tài)特征、習性以及繁育方法等進行探究,然后對其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金葉榆;園林綠化;應用
金葉榆是新一代樹種,是我國自主研究與培育?,F階段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與種植,在沿海一代已經逐漸成為地區(qū)綠化的主要栽植樹種之一??鼓嫘暂^強是金葉榆的顯著優(yōu)勢與特點,在實際進行大型綠化工程建設時可對金葉榆進行合理的栽植。這不僅對園林綠化工程自身建設有積極意義,同時對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一、形態(tài)特征
金葉榆屬于落葉喬木的一種,葉片整體呈現出金黃色,光澤較為自然,同時具有葉脈清晰以及質感好等優(yōu)點。葉片整體呈現出卵圓形,平均長度大約為3cm-5cm,平均寬度大約為2cm-3cm。相對于普通白榆葉片來說具有葉片稍短特點。金葉榆葉緣為鋸齒狀,同時葉尖呈現數出逐漸變尖的特點。金葉榆紙條具有較強的萌生能力,枝條上生長出十幾片葉子后腋芽便可處于萌發(fā)狀態(tài),促使新枝的長成。因此金葉榆比普通白榆的枝條更為茂密,樹冠也更加豐滿,可滿足不同的造型需要。
二、生態(tài)習性
根系發(fā)達、保水能力強以及耐貧瘠等都是金葉榆的生態(tài)習性,同時也是金葉榆的生長優(yōu)勢,對生長環(huán)境沒有過高要求,同時可實現對寒冷氣候以及干旱氣候的有效適應。在我國實東北地區(qū)以及西北地區(qū)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生長狀態(tài)。我國西部地區(qū)有大面積的鹽堿地,金葉榆可以對自身生長狀態(tài)進行保持就說明金葉榆對鹽堿性可進行有效抵抗。沿海區(qū)域金葉榆也在進行大面積種植。黑龍江、內蒙古以及江淮平原等都有金葉榆的生長痕跡,是我國種植面積最為廣泛的彩葉樹種。
三、繁育方法
扦插以及嫁接是現階段金葉榆進行繁育的兩種主要方法。在實際進行金葉榆繁育工作時要結合實際情況對繁育方法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這對金葉榆的生長效果有重要作用。下面我們對以上兩種繁育手段進行仔細分析。
1.嫁接
(1)接穗。
接穗工作主要在二月至三月進行。在實際進行接穗工作時注意對健壯的金葉榆進行選擇。枝條的選擇對接穗作業(yè)的順利進行有直接影響,因此施工人員必須提高對該項工作的重視程度,粗度在0.4-0.15cm的枝條是最合適進行接穗作業(yè)的枝條。同時需要對枝條頂端的分支與頂梢進行及時剪除。然后將作為接穗的枝條剪成5-8cm的枝段。最后對枝條進行處理,需要將其陰干然后放置在0°C的溫度下進行保存。
(2)嫁接。
嫁接最佳時間,在3月下旬,或4月下旬。常用嫁接方法,用切接法。飽滿接穗芽兩側,各切一刀,一段稍薄,一段稍厚。薄端,切成長約3~3.5cm的楔形切面。砧木距地面5cm處,剪斷后,選光滑面斜切一刀,達砧木直徑約三分之一處即可。經處理好的砧木,將削好的插穗插入,深度確保在大斜面微露適宜。而且,形成層務必要對嚴,之后用塑料薄膜包扎好。
(3)除萌。
經嫁接后,砧木大量萌芽萌發(fā)。經3~4次,去掉砧木萌芽,避免徒長。新梢高10cm時,建議施尿素1次,每667m2預計用20kg,及時澆水。同時,注意除好田間雜草。用除草劑全面封閉,除草效果最佳,能大大降低后期生產成本。
2.嫩枝扦插
最常用的方法,夏季用全光自動控制系統(tǒng)扦插育苗,每年能扦插3次,短時間內用于大量自根苗效果較好。
(1)嫩枝。采摘嫩枝,上午9時前,下午5時后,最佳。經采回的嫩枝,放置陰涼處,注意適時噴水,避免水分散發(fā)。扦插嫩枝長度,要求在15~20cm為適宜,注意清除下部5cm內枝葉。
(2)扦插。苗床經澆水后,安排扦插繁育。要求澆透水,不要半干半濕,否則對成活率的影響極大。準備扦插,深度在3cm,株間密度控制在5cmX12cm,確保每667m2在6000~8000株為最佳。
(3)溫濕度調整。通常情況下,嫩枝1周后,傷口可痊愈,2周后將生根。期間,注意溫濕度調節(jié)。通常情況下,每天上午10時,注意噴施水1次。之后,每間隔0.5h,注意噴施1次,噴水時間1min。下午3時之前,注意噴水,間隔3~5min/次,每次1min。下午3時候,噴水間隔,酌情延長,約30min噴施1次,每次噴水40s。5時之后,停止噴水。
四、金葉榆病蟲害防治
在金葉榆栽培管理中,對日灼、枯葉病、炭疽病、白粉病等,都有著極強的抵抗性。其余病蟲害的防治,比如:蚜蟲、蛾類、金龜等蟲害,用99%的敵百蟲溶液經稀釋后,噴施防治效果較好。而且,在金葉榆栽培管理期間,應確保苗木光照充足,適當降低色彩觀賞度,此樹種更適合在向陽的寬闊地帶栽植。
五、金葉榆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1.色籬
金葉榆為常見觀賞樹種,其彩色特性,極適合適用于修剪。將不同高度的金葉榆,修剪成矮、中、高三檔,用于街道搭配,裝飾效果極好。而且,金黃色的幕墻,在街道、花園、小區(qū)、庭院等地中應用,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2.隔離帶
金葉榆葉子呈金黃色,而且,長勢茂密,為停車場、居住區(qū)、廠區(qū)、街道、公路等地,重要的綠化帶首選物。將其應用搭建隔離帶,能改變傳統(tǒng)的只有綠色植物的固定模式。
3.模紋花壇
在北方彩葉樹種,還是比較匱乏的。金葉榆作為重要的彩色植物,與其他色系的植物,比如:綠色水蠟、紅色瑞木等,有效搭配,用于重大節(jié)日的圖案搭配,形成模紋花壇,有著更好的色彩對比感,觀賞效果俱佳。
4.片植
金葉榆1~2年生,經修剪為矮小的灌木叢,用于園林綠地的片植,能體現更好的群體效果,給予帶來視覺的沖擊。
5.孤植
金葉榆能修剪成不同樹形,比如:圓形、球形等等,布置在園林綠化中去,其他背景色彩的襯托下,將形態(tài)美和色彩美,能表現的淋漓盡致。除此以外,金葉榆還可以做風景林,培育成高冠金球,與多種園林建筑、地形地貌相結合,起到烘托、對比的作用。
6.球型及其它特異造型應用
中華金葉榆屬密枝型白榆,具有造型容易、種類豐富的特點。由于其枝條萌生量大,生長速度快,一般2a生苗即可進行修剪造型。常見的有高球型、低球型、喬木雙層造型、喬木多層造型、柱型、動物型等。各類造型均以白榆為砧木進行嫁接而成。高球型一般在砧木離地面lm處嫁接,接后第二年春季進行修剪成球。
六、結論
金葉榆是一種用途廣泛的彩葉綠化樹種,它的成功培育為我國寒冷、干旱地區(qū)提供了一個優(yōu)良的綠化新品種,突破了黃葉樹種往北不能過北京的局限,填補了我國寒冷地區(qū)園林行業(yè)沒有黃色樹種的空白。它的推廣應用,可以將目前只有在華北以南地區(qū)才有的紅、黃、綠交相輝映的繽紛景色,在東北和西北的廣大地區(qū)得以體現,從而創(chuàng)造巨大的生態(tài)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宋哲,李蕾.金葉榆的觀賞性和園林應用[J].城市建筑,2015(36):194-194.
[2] 李玉奎,高洋,張紅偉,等.中華金葉榆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繁育技術[J].天津農林科技,2010(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