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莉莉 雷春華
·論著·
探討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血漿腦鈉肽檢測的臨床價值
侯莉莉 雷春華
目的 觀察并分析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血漿腦鈉肽(BNP)檢測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擇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間于本院接受治療的60例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為觀察組,另隨機選取同時期于本院進行體檢的60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兩組參與研究對象均實施血管緊張素轉化酶血漿腦鈉肽水平的檢測。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BNP濃度平均為298.6±37.8pg/L,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的平均水平,組間存在較大差異(P<0.05)。另外,不同癥狀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BNP濃度也存在一定差異,癥狀輕患者的BNP檢查結果明顯低于癥狀重的患者(P<0.05)。結論 對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進行血漿腦鈉肽檢測有助于判斷患者的病情進展,可作為臨床診斷急性重癥心肌炎的指標之一,具有較高的臨床檢測價值。
急性重癥心肌炎 血漿腦鈉肽 檢測價值
心肌炎的累及范圍較廣,我國臨床多以病毒性心肌炎最為常見。心肌炎對于機體心肌損傷的程度存在一定差異,癥狀較輕的患者可能不會出現任何癥狀,但病情較重則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至是猝死等不良后果。重癥心肌炎的發(fā)病較急,且病情進展較快,主要臨床表現為心律失常、持續(xù)性室性心動過速、心源性休克等等[1,2]。血漿腦鈉肽主要來源于心室,其在機體出現心功能紊亂時的敏感性及特異性較高。此次研究將以隨機選擇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間于本院接受治療的60例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及同時期的60例健康者為研究對象,觀察并分析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血漿腦鈉肽(BNP)檢測的臨床價值,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病例資料 選擇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間于本院接受治療的60例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為觀察組,入選此組患者均符合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診斷標準,均排除具有心肌病病史、冠心病病史以及高血壓、風濕性心肌病病史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年齡60~69歲,平均年齡為64.4±6.7歲。依據患者癥狀輕重將60例患者分組如下:A組14例,此組患者癥狀相對較輕,僅存在頭暈乏力等非特異性癥狀。B組15例存在心動過速癥狀。C組14例患者存在心梗癥狀。D組13例存在心動過緩。E組11例存在心源性休克癥狀。F組9例存在阿斯綜合癥癥狀(存在1例病患具有多種癥狀的情況)。另選取同時期于本院進行體檢的60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颊吣挲g62~71歲,平均年齡為66.6±7.1歲。此組患者均未患有心臟疾病及其他器官嚴重疾病,均身體健康。對比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基礎資料,均顯示差異不明顯(P>0.05),組間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參與研究對象均在入院后第2日清晨進行靜脈血采集,采集血量為2ml。對血液標本進行離心、分離處理后保存于-20℃的冰箱中待檢。對兩組參與研究對象血液標本中血漿BNP的檢驗將采取微粒子捕捉免疫化學發(fā)光法,使用儀器為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及相應配套的檢驗試劑,具體操作步驟將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1.3 統計學方法 對兩組研究所得數據間的對比處理均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取百分率表示,各項指標間的對比分析采取卡方檢驗。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各項指標間的對比分析均采取t檢驗。若比較結果提示P<0.05則表明對比數據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BNP濃度檢測結果的比較分析 觀察組患者的BNP濃度平均為298.6±37.8pg/L,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的平均水平,組間存在較大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各組別BNP濃度檢測結果的對比分析
2.2 不同癥狀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BNP水平的對比分析 不同癥狀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BNP濃度表現存在較大差異,其中尤以存在心梗癥狀患者BNP濃度最高(P<0.05),見表2。
表2 不同癥狀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BNP水平的對比分析
注:*表示與A組相比P<0.05。
急性重癥心肌炎的病情危重且發(fā)展速度較快,臨床表現較為多樣,故誤診概率較高,若未能對患者實施及時有效地治療則可能導致患者死亡。急性重癥心肌炎的主要病因是病毒及細菌感染,其次過量飲酒或妊娠等因素也可能導致急性重癥心肌炎的發(fā)生[3]。急性重癥心肌炎在發(fā)病期多存在病毒感染情況,癥狀表現與干擾相似,故多數人并不重視,在1~3周后則可能出現心肌炎癥狀,病情輕重、表現等均存在較大差異。血漿腦鈉肽(BNP)是由心肌細胞分泌,其主要在心室中表達,是一種天然血管肽類激素。血漿腦鈉肽可對機體的血管以及腎臟內分泌產生影響,從而維持機體正常的血壓以及細胞外液量,因BNP主要來源于心室,因此若患者心功能出現異常時,該指標則會出現明顯變化[4]。大量臨床研究證實BNP可作為診斷急性心肌梗死或判斷其預后的標志物。急性重癥心肌炎也會導致機體心臟受損,故機體的BNP水平也會產生一定變化[5]。在此次研究中隨機選取了60例來院就診的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以及60例同時期來院健康體檢者,對上述參與研究人員均進行了BNP水平檢測,研究結果發(fā)現觀察組患者BNP水平為298.6±37.8pg/L較之對照組有明顯提高,對比差異明顯。另外通過對觀察組依據患者癥狀的不同實施分組并進行BNP水平對比發(fā)現,不同癥狀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BNP濃度表現存在較大差異,其中尤以存在心梗癥狀患者BNP濃度最高。上述研究結果證明對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實施BNP檢測具有臨床價值,且隨著癥狀表現、嚴重程度的不同BNP水平也會隨之出現不同變化,有利于臨床診斷及病情判斷。
綜上所述,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的BNP水平與正常人群具有較大差異,而且BNP的濃度會隨著急性重癥心肌炎病情的加重而明顯升高,不同癥狀患者的BNP濃度存在一定差異,其可作為臨床診斷或判斷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病情進展的輔助指標,具有臨床檢測價值。
1 陳勇,楊葳,魏云,等.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血漿BNP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5,25(7):1020-1021+1024.
2 范文權,豐明俊.磷酸肌酸鈉聯合維生素C對重癥心肌炎患者炎癥反應及N末端B型腦鈉肽的影響[J].現代實用醫(yī)學,2015,27(7):867-869.DOI:10.3969/j.issn.1671-0800.2015.07.016.
3 郭宏,王安杏,孫牧.重癥心肌炎患者經丙種球蛋白治療的臨床效果對其cTnT、CK-MB、BNP水平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6,13(22):61-64,68.
4 王曉寧,馮琳,田曉瑜,等.B型鈉尿肽等相關指標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兒機體的變化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8):2046-2048.DOI:10.11816/cn.ni.2014-135245.
5 白冬陽,肖普,海星.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體內BNP的變化[J].中外醫(yī)療,2014,33(3):41-42.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第一醫(yī)院 161000
10.3969/j.issn.1672-4860.2017.03.008
2017-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