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
摘要:本文將對多媒體技術和傳統課堂教學的定義和特點進行探討,揭示多媒體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的關系,從而對如何減少或消除教學負面影響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議。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 傳統課堂教學 整合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4-0161-01
一、多媒體教學的定義和特點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yōu)的教學效果。
相較于傳統課堂教學,多媒體教學有眾多優(yōu)點。首先,多媒體教學用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結合的表現手段向學生展示學習內容,大大增強了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其次是多媒體教學以一種動態(tài)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在多種感官的刺激下,能更好地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給學生一個更好的學習空間。
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也有它的不足,特別是當我們所做的課件如果把握不好尺度,把課件做得華而不實,其結果反而會在上課的時候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其次并不是每堂課都適合用多媒體來教學,我們給學生上課的目的是通過老師的幫助,通過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學到知識,開發(fā)學生的思維,如果我們使用不好多媒體教學,就會出現使用多媒體教學只不過是強化了教師的主動性和學生的被動性,這就與我們的教學目的背道而馳了。
二、傳統課堂教學的定義和特點
傳統課堂教學可以被簡稱為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個老師,一群學生的教學方式。
在90年代以前,傳統教學模式強調老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這有利于教師更好地發(fā)揮引導地位。老師組織、導入整個課堂教學過程。另外,傳統課堂教學將情感這個因素考慮到范圍之內,這更加有利于教師與學生間的情感交流。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老師可以通過個人親自示范來教學,創(chuàng)造出以人為本的課堂氛圍。傳統課堂教學被稱之為“填鴨式教學”老師將各種語法要點和重要短語全部教授于學生,而忽略了學生是否真正明白消化。此外,老師是課堂的中心和權威,是學生的模仿對象。學生自身的認知能力被忽視,這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三、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和多媒體教學模式的關系
1.傳統課堂教學的一些理念束縛多媒體教學
首先,部分教師觀念落后。多媒體教學與課堂傳統教學相比,表現出眾多優(yōu)越性,這樣造成一些老師的極端教學觀念,即沒有多媒體技術就上不出好課。事實上,某些老師的所謂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其量就是聲音和圖片的結合,華而不實的課堂教學造成了大量教學資源的浪費。盡管多媒體技術能向我們提供更加直觀和可聽的內容,但是這項技術的運用主要還是要由教學內容所決定。其次,人才資源上的局限性。多媒體教學強調現代教育理念和多媒體相關知識技術。這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率地使用多媒體技術需要掌握相應的電腦技術。然而由于中國文理科分科制度的存在,中國目前缺乏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2.多媒體教學將傳統課堂教學升華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首先,信息渠道的補充。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中,只有有限的文本和磁帶資源供學生們學習。而且,絕大多數時候,文本資源的功能僅限于服務于考試這一目的。多媒體教學擁有眾多學習資源,在課堂中,教師可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所提供的資源的基礎上,大膽使用多媒體資源,將兩者有機結合。其次,綜合能力的提高。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僅通過教師的表達、行動來獲取信息。這無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多媒體教學廣泛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集聲、形、圖于一體。它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真實的學習環(huán)境。
3.多媒體教學倚賴于傳統課堂教學
首先,完善系統。傳統教學強強調文本解釋。它更關注于學生對文本的掌握,而不是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產出。同時,一些老師認為多媒體教學就是點擊鼠標,甚至一些老師只是一味地對照電腦屏幕朗讀教學內容。他們忽視了教學應是引導,激發(fā),為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的過程。如果多媒體技術使用不當,老師只會淪為一個放映者。其次,激發(fā)互動模式。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直接面對面地交流問題與答案。然而,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坐在電腦桌前操作設備。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比以前更加忙于抄筆記。因為更多的信息內容被容納到電腦中,這樣師生交流的時間也被大大縮減。
四、結語
在整合多媒體教學模式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時候,以下幾點應當要被充分考慮:首先,仔細考慮教學目標;其次,要綜合發(fā)展學生的能力;最后,不可低估學生在學習過程遇到的困難。作為新世紀的教師,在科學技術發(fā)展的今天,教師應具備兩點基本技能:一是掌握電腦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操作程序,二是老師應當給予學生電腦技術上的指導。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