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駿
自古以來,教師的職責以育人為第一位,教書為第二位。但在巨大的升學壓力面前,教書為主,育人為次,或者教書與育人截然分開,忽略育人,只談教書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嚴重影響了教育發(fā)展的生態(tài)。多年來,我校嘗試推行“雙崗雙責”管理機制,以期改善當下學校的育人現(xiàn)狀。
教師的職責,不僅僅在于教學
為了提高育人實效,我們賦予“雙崗雙責”新的內(nèi)涵。
“雙崗雙責”是“導師制”的上位概念。目前很多學校將“導師制”引入校園,學校為學生配備指導教師,類似大學校園中導師帶研究生的模式,幫助學生解決學習、成長的困惑與矛盾。
我校的“雙崗雙責”管理機制不僅包含“導師制”的職能,同時,考慮到我校的具體情況,我們加強了教師對所教學科的教學管理職能。除了常規(guī)教學任務外,為了不讓一個學生掉隊,針對本學科學習中的“邊緣生”,每個教師還承擔起一部分學生的學習指導責任。
同時,每一個學生可以選擇成長導師。每一位成長導師帶3-5個學生,為學生提供學習、生活、安全教育、生涯規(guī)劃等各方面的個性化幫助、指導。也就是說,所有任課教師都承擔“雙崗雙責”,都參與到管理和指導學生中,讓教書育人沒有“旁觀者”。
在“雙崗雙責”機制下,教師的“管理”職責,并不僅僅是指導學生學習、解答學生疑問、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
教師不僅要抓教學,還要抓品行。當學生出現(xiàn)某方面問題時,除了班主任,導師也要參與進來。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導師,他們會向導師請教學習上的問題,傾訴生活中的困惑,分享校園里的快樂,描述對未來的夢想……“雙崗雙責”管理機制的推行,讓教師與學生的溝通變得更有效,教師會更加牽掛學生、關愛學生;同樣,學生也會更加信任教師、熱愛教師。
“雙崗雙責”管理機制是對傳統(tǒng)班主任管理模式的完善和補充。傳統(tǒng)的課堂,各學科任課教師的任務主要是教授自己的學科知識,至于班級管理、學生發(fā)展等方面,基本上是班主任的任務。“雙崗雙責”管理機制強調(diào)所有任課教師都參與班級管理,這就可以把班主任從繁重的班級管理和德育工作中解放出來,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與任課教師和學生溝通,優(yōu)化班級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進一步提升學校整體管理效能,實現(xiàn)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標。
提升育人素質與配套改革缺一不可
作為一項系統(tǒng)工程,“雙崗雙責”涉及諸多方面,影響教育教學效果的因素也十分復雜。我校試從教師和學校兩個層面推進“雙崗雙責”管理機制的運行。
第一,提升“雙崗雙責”的主體素質。
教師的教育思想要端正。一些教師雖然承認學生應當?shù)轮求w美全面發(fā)展,學校應當承擔既教書又育人的任務,但卻認為教師的任務只是教書,育人的任務是學校德育處、團組織和班主任的事,與己無關。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或消極地責怪管理者。改變漠視或消極的態(tài)度,還要從端正教育思想開始,教師要深刻認識育人的重要性,認識到全員、全學科、全過程育人是教師職業(yè)的本質要求。
教師的教學水平要精湛。育人、教書相輔相成。育人者要有過硬的專業(yè)能力,業(yè)務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教師,更容易獲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所以,精通業(yè)務、教好書是教師育人的前提。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不學無術的教師,消極地指導別人的人是沒有軀體的人影,是無雨之云、無水之源、無光之燈,因而是空洞無物的?!碧K霍姆林斯基也說過類似的話:深湛的知識、廣闊的視野,以及對科學問題的濃厚興趣,這一切都是教師用以引起學生對知識、學科、學習過程興趣的必備條件。教師的知識越深湛,視野越寬廣各方面的科學知識越寬厚,就在更大程度上不僅是一名教師,而且是一位教育者??梢?,精通業(yè)務、站穩(wěn)課堂是育人的必備條件。
第二,實施“雙崗雙責”需要完備的配套改革。
實行“雙崗雙責”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崗前培訓?!半p崗雙責”改革初期,教師對角色的把握容易出現(xiàn)偏差,考慮問題也更多地從個人層面出發(fā),缺乏全局的育人觀念,相應的崗前培訓至關重要。我們通過教育學理論培訓、心理學案例培訓、班主任管理經(jīng)驗交流、新老結對幫扶等途徑,進行了學生管理知識、育人方法和技能的培訓,使教師盡快實現(xiàn)“雙崗雙責”角色的轉變,縮短了過渡期,適應了新崗位和新職責。在培訓中,學校努力營造“雙崗雙責”育人氛圍,向“雙崗雙責”教師推薦相關管理書籍和報刊雜志獲取間接經(jīng)驗,激勵教師勤于反思并撰寫論文,在實踐中不斷豐富育人經(jīng)驗,提高育人技能。
我校對“雙崗雙責”教師的工作提出了具體而明確的要求,方便教師操作和反饋。在反復研究和論證的基礎上,學校對這項工作進行了科學設計和詳細部署:一是每個任課教師均是“雙崗雙責”主體,人人參與;二是科學合理分配班級學生,并與教師結成幫扶對子;三是明確教師育人的基本職責,強化目標達成。
在此基礎上,我們提出“雙崗雙責”五個“一”要求:每周談話一次,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每周輔導一次,把握學生學習過程的實際情況;每月與家長溝通一次,了解學生的校外表現(xiàn),指導家長的家庭教育;每月與班級其他任課教師交流一次,了解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情況;每月全面分析學情一次,指導學生制訂學習方案,提出改進措施,明確階段目標。從實施“雙崗雙責”之日起,教師在明確職責的基礎上理順工作思路,制訂工作計劃,對工作時間和內(nèi)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調(diào)配,增強工作的計劃性和靈活性,提高工作實效,為學生生活、學習、心理提供全方位的教育關懷,形成育人合力。
健全的激勵制度很重要。從“一崗單責”到“雙崗雙責”,教師的崗位責任增多,來自育人工作的壓力也隨之增大,日常的工作量也相應增加。如果處理不好,容易使“雙崗雙責”教師萌發(fā)工作倦怠,產(chǎn)生負效應,甚至會影響基本的教學行為。
因此,我校在推行“雙崗雙責”管理機制的同時,建立了相應的激勵措施,對“雙崗雙責”教師提供物質支持和精神鼓勵,發(fā)揮“雙崗雙責”管理機制的正效應。例如,定期對教師“雙崗雙責”工作成效進行考核,并根據(jù)考核情況發(fā)放相應的績效獎勵。又如,在外出交流學習方面優(yōu)先考慮“雙崗雙責”成效顯著的教師,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外出交流學習,拓寬視野,提高業(yè)務水平,從而更順利地開展工作。再如,在評先評優(yōu)問題上,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考慮“雙崗雙責”成效顯著的教師,激勵其工作的積極性。
突破瓶頸,要在“人心”上做文章
“雙崗雙責”改革的阻力依然很大。從理論上講,推行“雙崗雙責”管理機制是利大于弊,但在實際操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難。首先是教師工作強度大,教師要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從事教科研,還要指導學生,任務多且重,時間少又緊,往往力不從心。其次是難以形成同抓共舉的氛圍,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不夠重視,“雙崗雙責”管理機制的推進在普通高中往往落得“剃頭挑子一頭熱”的冷清結局。再其次是教師改革的積極性需要不斷激發(fā),推進改革的后續(xù)力不足。改變這些狀況,需要在“人心”上做文章。
保護和調(diào)動教師育人的積極性.要有正面、積極的評價引導。每位教師都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運行“雙崗雙責”管理機制,不能讓教師感到是在“育人'方面做加法,而是要重建評價體系,把教師的日常教育行為向育人重點上引導。比如學校對教師進行業(yè)績評定時,過去往往只考慮其發(fā)表多少論文、推出多少科研成果、教學取得何種榮譽等,現(xiàn)在要淡化這些硬性評比,將“雙崗雙責”中的育人職責細化為重點評價內(nèi)容。這就在學校形成一種正確導向,形成健康的育人氛圍,保護了教師育人的積極性。
形成教師的育人“內(nèi)驅力”是“雙崗雙責”成功實施的重要保障。在“雙崗雙責”實踐中,教師在與責任學生長期交往和互動交流中,逐漸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這也極大激發(fā)了教師的責任意識。在對學生個性化指導中,教師也感受到自身專業(yè)成長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提高育人藝術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學生的困惑促使教師不斷學習,學生的成功不斷激勵著教師。這些大大激發(fā)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內(nèi)驅力,促使教師主動讀書學習,努力實現(xiàn)專業(yè)知識、人格魅力的自我完善?!皟?nèi)驅力”從思想改變中生發(fā),學生的需求是教師思考“育人'職責的動力,在“雙崗雙責”實踐中,教師切身體會到“教書”和“育人,的密不可分,同時會反哺到日常教育行為中。
某種程度上,家長是需要教育的。要讓改革順利深入,就必須花大力氣做好家長的引導和教育工作,讓家長充分理解“雙崗雙責”的意義和內(nèi)涵,形成心理認同。學校有責任讓家長認識到:“雙崗雙責”不僅能夠幫學生補學習、補方法、補心理,更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提高教師育人的關注度。一旦“雙崗雙責”的意識深入人心,學生主動找教師交流,家長也愿意更多地與教師交換意見,形成教育的合力。
我們相信,只要認真做好學校和教師、學生和家長各個層面“人”的溝通工作,充分調(diào)動教師“雙崗雙責”的積極性,措施有效,保障得力,教師中蘊藏的巨大育人潛力就一定能夠充分發(fā)揮出來,改變當下學校育人現(xiàn)狀,改善教育發(fā)展生態(tài)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