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芳
根據(jù)初中英語教學課程標準的要求,需要在初中英語課堂上針對性、計劃性的設計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更新教學觀念、注重學生的學思結合。初中英語的學習是英語知識的基礎性學習,也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英語探究精神的關鍵時期,需要教師教會學習,引導學生總結出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
1.學思結合的主要意義及內容
學思結合的含義就是指學生在改變傳統(tǒng)聽、記的被動式學習方式基礎上更加偏重于理解和聯(lián)想,形成啟發(fā)討論、促進探究和參與合作的新的學習模式。核心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以啟發(fā)教學為主,讓學生通過發(fā)散性思維思考問題、理解記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學思結合的課程教學主要強調師生間要增加課堂的互動性、合作性,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實際的英語學習基礎,再結合課程大綱的要求,全面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熱情,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和發(fā)散性思維,使學生能夠學會思考、學會學習。教師要提升教學效果就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思結合的目的不只是傳授學科知識,更主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積極創(chuàng)新和善于發(fā)現(xiàn)新問題的能力。學生學習的動力來源于自身學習潛能的發(fā)掘,教師在實施英語教學時要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學生,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效率、提升教學效果。學思結合的一個重要特性就是舉一反三,教師在講課時對于主要知識點和難點可以提出讓學生進行討論研究,通過類比的原則,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實際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聯(lián)想,積極尋找信息間的關聯(lián)性,推導出解決方法,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初中英語教學中學思結合和教學效果之間的關系
2.1英語教學課堂效率低下的原因
英語的學習是一門語言的學習,初中英語知識基礎性、理論性強,學生要系統(tǒng)地掌握知識,需要重視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在一些調研實踐中發(fā)現(xiàn),初中英語教學課堂效率低下,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教師的不當定位。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中一度以為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只需要聽從、跟隨教師就可,這種想法嚴重誤導學生、家長以及教師。在課堂上,教師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話語權和自主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能力,學生才能在聽講的過程中全身心的融入課堂。
小組學習的盲目設置。所有的教學模式都要根據(jù)課程特點和學生學習特點進行改進、創(chuàng)新,小組討論可以增進學生間學習的互助性和交流性。但這種教學手段的運用要視情況而定。在分組中,教師要進行組員的合理安排,從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基礎和知識層次方面入手,實現(xiàn)學習資源的合理分配,不能一味盲目地分組。
小組任務安排不當。教師在小組教學中,容易將問題全部拋給學生解決,在小組活動中教師如果給學生安排過多任務,學生只顧搜集信息來不及整理、消化,更加沒有獨立思考、探究的時間和精力。小組任務過多,還容易讓學生產生一定的焦慮感和排斥感,在小組中的合作和交流也會減少。因此教師需要根據(jù)具體課程要求,只在小組中安排重點任務,并且引導、輔助學生完成,合理發(fā)揮小組教學效果。
2.2學思結合的英語教學效果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做到學思結合,就是在講解一個知識點中能夠引申到其他問題,實現(xiàn)知識間的有效銜接,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吸收。例如外研版初中八年級英語下冊中有一篇課文《A special hobby》主要是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愛好,以第三人稱講述主人公David Smith有很多興趣愛好并為之努力最后都有所成就。文章中說“Many students have hobbies,such as reading,painting,growing vegetables in their gardens and looking after animals.”根據(jù)這一段描述,教師可以讓學生聯(lián)想到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愛好,用紙筆寫出來,再根據(jù)文章中使用到的固定搭配詞組“such as”,“some are…oth-ers are…”等進行英語表達。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聯(lián)想到自身,在理解課本內容知識上,又能夠運用所學進行自我表達,是學、思、用結合的有效表現(xiàn)。
3.結語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目的,積極尋找、創(chuàng)新教學手法,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能夠自己主動獲取學習資源,學會自主學習和探究,做到能夠在學習中將“學”與“思”相結合,以達到學習效果最優(yōu),這也是教師提升課堂效率、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的主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