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捷洪
摘 要:培智教育課堂教學當中,指導語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重要溝通方式,其溝通的質量直接決定著培智教育課堂的教學質量。在培智教育課堂在實際教學中,如何使用恰當?shù)闹笇дZ,提高教師指導語運用的能力,幫助教師準確地掌握整個課堂的節(jié)奏,從而提高培智教育課堂的教學效果。作者認為,應避開使用誤區(qū),明確使用原則,掌握使用方法。
關鍵詞:指導語;培智課堂;誤區(qū);原則;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1
隨著我國社會對特殊教育的重視,其教育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提高特殊教育的質量就是要大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使每節(jié)特殊教育課都能夠使特殊學生獲得收獲。培智課堂是培智學生獲得知識,建立良好的社會行為的主要場所。許多的特殊兒童的感知能力和反應能力較為緩慢,語言的發(fā)展水平低下、遲緩,思維能力會長期停滯于直觀形象階段。培智兒童的思維發(fā)展和認知能力在課堂當中,主要表現(xiàn)為師生交流困難,教師難以獲得學生的學習情況,導致學習效果差。
一、培智教育課堂指導用語誤區(qū)
培智學校和常規(guī)學校相比,培智教育的課程知識性內容的占比較小。在教學過程中,對教授內容的系統(tǒng)性、邏輯性的要求比較低。在授課中,教師對課本內容講解的安排時間也比較少。但是在實際的教學當中,許多教師也省略了指導語,課堂上說話比較少,認為簡單地使用指導語進行教學就足夠,使得學生能夠更多地進行活動、更多地進行操作和體驗。但是實際上,教師如果不使用指導語,則會使得課堂變得很散漫,學習變成在教師看管下的一種玩耍,從而無法達成教學目的。
某些教師在使用指導語的過程中,并沒有考慮到培智兒童無法將環(huán)境、他人和自身進行有效的區(qū)別,具備較大的依賴性[3]。教師自以為是地占據(jù)課堂的主導作用,不停地使用引導語,用大量的時間來進行講解,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又重復地提出新的要求,最終導致培智兒童無法理解教師的語言,課堂教學效果嚴重下降。
二、培智教育課堂指導用語使用原則
1.穩(wěn)定性原則
該原則主要是指每堂課上的指導語使用量需要保持穩(wěn)定,使學生經過一段時間后,自主地建立起相應的條件反射。培智兒童對知識的儲備量非常低,再加上記憶緩慢、易忘記的情況,對新知識和新技能的掌握較為困難。教師在使用指導語的過程中,需要保持穩(wěn)定,在一段時間后使培智兒童熟悉課堂的節(jié)奏,減少因對新知識不熟悉而加重的學習負擔。
2.準確性原則
該原則主要是指指導語的使用需要具備針對性,教師每次所使用的指導語都必須是有方向、有目的的。
例如,當學生做出期望的行為之后,指導語的作用是強化學生的行為,教師的指導語需要針對行為說出“某某某,將板凳反過來,做得好”,而不能說“某某某,你做得真好”。教師的指導語必須針對某一件事情,有明確的指向性,并且還需要掌握好恰當?shù)臅r間。當學生準備開始某一個行為時,教師需要運用指導語幫助培智學生明確目標,為學生樹立行為目標。
3.簡潔性原則
簡潔性原則主要是指指導語的文字量需要盡可能地控制好,所用的話語要精干、明確,盡量杜絕能不用的修飾詞和無關字語。在常規(guī)的教學中,教師的語言不僅需要準確,還需要豐富,因為學生在課堂當中需要大量的語言來建立語言環(huán)境,從語言環(huán)境當中感悟語言的魅力。但是在培智教育課堂當中,只有精煉的指導語才能夠幫助學生明確指導語的重點,才能夠有效地建立起條件反射。
三、培智教育課堂指導用語正確使用方法
1.準確指導語使用情況
當前,我國許多的培智教育學校的課程都是用教育部2007年所頒布的教育方案作為教育基礎,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課程的改變和選用。課堂的教學目標和理念都有所不同,其實際使用的教學方法也有所不同,教師的在課堂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但無論是課堂之間有任何的差異,其在教學之前,教師都需要對課堂進行深入的理解和學習,不僅僅需要明確每一堂課的教學目標,還需要理解當前教學目標的下一環(huán)節(jié)。如此,才能夠在實施教學和設計教學活動時,清晰地組織語言,在課前了解課堂中應當說什么和做什么,從而準確地掌握課堂的節(jié)奏,有序地掌握課堂,設計高質量教學課堂。指導語在運用過程中,學生的反應可以作為教師對課堂的理解和反饋。例如,字課堂當中,采用擊鼓傳球的方式背誦唐詩,使所有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教師起頭說第一句“鋤禾日當午”,然后讓學生接。這時,學生情緒會明顯高漲,希望球傳到自己手中。便多次故意傳到另外學生手中,開始時學生會有一些膽怯,此時教師需要用指導語給予其鼓勵,雖然回答有時是錯的,但學生的興趣會明顯提升。
2.與學生建立密切的關系
指導語的使用初衷是為了教師和學生能夠保持良好的溝通環(huán)境。如果想要有效地使用指導語,教師在課堂之前就必須對學生的個人情緒、喜好、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等特點進行全面性的評估,并且建立實時更新的學生特點記錄表。
例如,在課堂結束之后,收集學生的信息記錄,并及時更新表上的記錄信息。在課堂當中和課余時間,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和反饋,從而有效地收集學生的學習情況。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和各科任教師,家長和生活老師進行溝通。如此,便更能夠有效地收集培智學生的信息,教師對學生信息的掌握程度,能夠在教學結果上直觀地的體現(xiàn)。
3.培養(yǎng)反思習慣
課堂教學是一項實踐性非常強的教育過程。課堂教學當中教師需要考慮許多相關因素,在培智教育課堂當中,因為學生缺少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課堂當中的主導地位就更加重要。但是,教師在培智課堂當中并不是進行“獨唱”,而是需要引導培智學生完成所需要的完成教學任務。教師需要以實踐性知識作為特色和基礎。指導語是實踐性非常強的技能,培智教育課堂中教師需要掌握好改技能,除了需要學習相應的心理學內容,還需要掌握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在教育中累積經驗、培智教育學校的教師需要建立良好的反思習慣,在每天教學內容完成之后及時進行反思和總結。對每一堂課的教學質量進行評估,對指導語的運用情況進行記錄,主要記錄內容為學生對自身所使用的指導語的反應效果,并查閱相關資料或通過教研組來完善自身的教育工作,及時地進行提煉和總結。如此,便能夠有效地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例如,在實際的教學中,每一堂課教學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在與學生聊天過程中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方法的使用實效。
培智教育學校是培智兒童教育的主要場所,課堂是教育實施的主要場地。目前,培智教育需要相關部門更加有效的方案明確學校的教學課程,使學校的教育能夠具備更加清晰的教學目標,還需要教師完善自身的教學經驗,通過長期的教育經驗,加強教育直覺,從而更好地開展培智兒童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程紅群.教學語言及其評價標準探微[J].教育與職業(yè),2014,25(36):37-38.
[2]沈承林.淺議培智兒童自我意識的發(fā)展[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4,15(3):30-31.
[3]周 陽.執(zhí)掌教育課堂指導語運用探析[J].綏化學院學報,2013,10(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