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秀
【摘 要】本文主要圍繞中職技能大賽的賽前準備、人員選拔、指導訓練、大賽感悟等方面進行論述,以期有效提高技能大賽培訓指導能力,進一步深化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推動職業(yè)教育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促進職業(yè)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中職 技能比賽 訓練 研究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5B-0018-02
職業(yè)教育要把準市場脈搏,使學生學以致用,職業(yè)技能大賽是一個重要導向標。大賽的舉辦,進一步深化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推動職業(yè)教育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促進了職業(yè)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成為了職業(yè)教育戰(zhàn)線的“年度大戲”和職業(yè)學校人才培養(yǎng)、辦學水平、教學質量的“大檢閱”,對培養(yǎng)精湛熟練的專業(yè)技能人才、增強就業(yè)能力等方面都產(chǎn)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一、賽前準備
首先,在賽事相關文件尚未正式發(fā)布到各個學校之前,預先關注官網(wǎng)或官方 QQ 比賽群上最新公布的動態(tài)消息。例如:比賽通知、比賽規(guī)程、實施方案、比賽指南等,及早學習并讀懂、讀透這一系列相關文件,以便及時制訂、實施、調整本校原來的參賽計劃、方案及相關人員的落實等工作。
其次,了解并掌握往年比賽概況、考核題材、軟件環(huán)境變化、評分標準等情況。經(jīng)筆者研究發(fā)現(xiàn),在近年的大賽概況方面,“數(shù)字影音后期制作技術”項目的比賽內容變革大,比賽項目傳統(tǒng),比賽名次競爭激烈。筆者所參加的省市級比賽的綜合考核專題曾出現(xiàn):民眾休閑生活、公園風景、民族節(jié)日熱點活動等,貼近生活實際,展現(xiàn)民族特色;而在比賽軟件上也緊跟國賽要求,有了重大改變,由最早的 Avid Media Compose 到Adobe Master Collection CS6 中文版,再到 Adobe Master Collection CS6 英文版,而大多中職參賽選手英語底子薄,參賽學校如果不能及時關注并獲悉最新比賽動態(tài),及早更換軟件進行訓練,那么將影響選手比賽水平的發(fā)揮。
二、選拔階段
選拔階段的頭等大事是要做好“點兵點將”工作,即任命指導老師及選拔參賽學生。
(一)任命指導老師
職業(yè)技能大賽是否能得以正常有序開展,離不開指導老師對參賽學生的前期培訓指導,培訓指導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指導老師是比賽能否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關鍵,優(yōu)秀的指導老師能幫助參賽學生快速掌握比賽情況及參賽技巧。技能比賽培訓對指導老師的任命有頗高的要求,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①責任心強。②專業(yè)功底厚,技術過硬,有豐富的教學與實踐經(jīng)驗。③樂于奉獻,積極探索,吃苦耐勞,還要能做伯樂,善于選拔出優(yōu)秀的參賽學生。
(二)參賽學生的選拔
如何做好參賽學生的選拔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要注意的主要有幾點:①參賽選手必須是已具備一定理論知識基礎和專業(yè)技能水平的選手,所學專業(yè)與參賽項目相吻合。②身體健康、遵守紀律、思維活躍、應變快;喜愛影視動畫,并有一定的藝術鑒賞力;敢于想象、富于創(chuàng)新;心理素質、綜合能力較強。③按比賽文件要求,中職組選手年齡不得超過 21 周歲。④指導老師要在課堂內外及校級比賽中對學生進行細心觀察、測試,通過多種方式、渠道篩選出比較符合上述條件的人選,并確保篩選保留的人數(shù)要比參賽人數(shù)多 1 至 2 人,以作機動或后備。
在選拔階段,如何在多個參加訓練的學生中挑選出最適合的選手,往往是很困難的?;垩圩R人取決于指導老師的判斷力。
三、培訓環(huán)境準備
(一)設立專門的培訓室
學校要對技能比賽培訓工作給予大力支持與關注,如對參賽師生進行賽前鼓勵,并確保提供適合比賽的專門的訓練教室及訓練用的設備。
(二)確保訓練環(huán)境達到比賽環(huán)境要求
技能大賽中使用的儀器與軟件設備都是目前企業(yè)使用的最新軟件設備。在計算機技能大賽中,學生參賽必須事先掌握最新軟件設備的使用技術,因此,平時訓練必須確保訓練用的設備與競賽場地配置相同。2017 年“數(shù)字影音后期制作技術”項目的比賽環(huán)境要求如下:
1.硬件環(huán)境如下(不低于以下性能標準):CPU 處理器在 Intel Core i5 及以上;內存大于 4G;硬盤大于 200G;19 寸液晶顯示器;立體聲耳麥。
2.軟件環(huán)境如下:Windows 7 64位(中文版);Office2010(中文版);Adobe Master Collection CS6(英文版);Quicktime7.2;暴風影音;提供系統(tǒng)自帶的拼音輸入法,軟件均不提供原介質包以外的第三方插件。
四、組織訓練
(一)根據(jù)大賽要求,做好日常教學工作
學校將技能比賽與日常教學工作相結合、將校級比賽與省市比賽相結合,將比賽要求與專業(yè)教學計劃、課程設置相結合,使教學工作與技能比賽之間形成良性互動。校級比賽在比賽方式、內容、評價等方面力求與省級、國家級大賽接軌,把校級技能比賽當成學校的重大活動、常態(tài)性工作,組織全校師生參與,形成“學技能、比技能,爭當參賽選手”的良好學習氛圍。在校級比賽中脫穎而出者,將被擇優(yōu)推選參加市賽、省賽。對在省市級比賽中獲獎的師生,學校通過校內外媒體加以宣傳、鼓勵,增強參賽選手為校爭光的榮譽感。
(二)抓好常規(guī)培訓與強化培訓
制定并執(zhí)行明確的訓練任務,能使學生技能得以大幅提升。訓練計劃要以強化訓練為主,兼有理論知識的補充,力求做到全面而系統(tǒng)。
1.分階段制訂詳細、可行的訓練計劃表
指導老師要從時間、軟件、內容等多方面來為學生分階段制訂學習計劃,要求盡可能詳細具體、切實可行,在培訓過程中視進度及時作出相關調整。“數(shù)字影音后期制作技術”項目的培訓,各階段運行如下。
第一階段:理解、領會當年當次比賽項目的所有比賽規(guī)程、比賽方案、比賽指南等相關比賽文件資料,收集并了解往年比賽相關資料(主要為類似比賽的題目、樣片、比賽類型等)。
第二階段:掌握比賽軟件(特別是AE、PR、AU、PS)的功能和使用技巧。著重掌握常用的特效、濾鏡等功能,熟記一些關鍵表達式的應用。
第三階段:結合比賽及軟件所要運用到的知識進行補充。例如作品的欣賞、畫面的構圖審美、色彩的搭配應用以及視頻、音樂、解說的表達表現(xiàn),還有主題思想的提煉等。
第四階段:對具體題目進行訓練。注意提升靈活、綜合運用各種軟件的能力。如利用 PR 與 PS 結合,完成字幕的批量導入、用格式工廠轉換視頻、音樂、圖片格式,并導入到相關軟件中進行剪輯處理。
第五階段:以樣片模仿和自主創(chuàng)作為主,注意細節(jié),總結、練習和提高。嚴格按照賽項規(guī)程,檢驗自己在數(shù)字媒體制作過程中的素材管理、素材制作、影視編輯、音畫合成等能力。
第六階段:強化創(chuàng)意練習,提高制作速度。校級培訓選手之間交流作品,互相評價,共同提高。通過交流、比較,做好自我檢查及改進。
第七階段:最后沖刺階梯。對培訓選手的代表作進行綜合分析、評價,進一步提升作品質量并加快制作速度。對學生選手要給予充分的肯定、激勵,增強其自信心,以保證其良好的競賽狀態(tài)。
第八階段:比賽階段。放下包袱,輕裝上陣。
2.培訓著重點
(1)注意作品積累。師生共同觀看、分析優(yōu)秀獲獎影視作品、樣片,以及往屆選手練習代表作品。
(2)給予學生一定的自學時間、空間,促進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新力。
(3)不斷分析、總結學生的練習作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改正問題,并做好筆記。
(4)注意把握培訓進度,抓好制作速度的提升訓練。
(5)關注社會熱點、地方民俗風情、著名旅游景點、美食文化、藝術欣賞等。
(6)關心學生身心健康,注意積極引導學生調整心態(tài),以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比賽。
(7)選拔、培訓學生,指導老師既是教練,也是陪練,必須全程與學生并肩作戰(zhàn)。
五、比賽的幾點感悟
(一)比賽源于真實生活與工作
在歷屆職業(yè)學校技能大賽比賽中,計算機技能大賽都是一項必不可少和十分引人注目的項目。計算機技能大賽中的題目不是虛擬的,一些數(shù)據(jù)來自真實的工作過程。通過比賽平臺,既能使學生了解并熟悉用人崗位的需求,也給學校指明了培養(yǎng)學生的方向,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為企業(yè)培養(yǎng)出更多實用型、技能型人才。
(二)獲獎原因分析
實踐證明,比賽不僅僅是賽場上幾個小時的事情。技能大賽獲獎因素有很多,主要與學校政策、教師水平、選手素質、訓練方法、賽場發(fā)揮、機遇運氣等有關。但如果訓練方法和水平有限,就無法把選手帶到更高的水平,因此作為指導老師要時刻不忘提高自身實踐操作技能,提升創(chuàng)作水平,吸取經(jīng)驗教訓,培訓中要關注技術規(guī)范,更要注重培養(yǎng)選手的職業(yè)素養(yǎng),通過科學的訓練和充分的賽前準備,爭取優(yōu)異成績。
(三)迎接技能大賽的正確口訣
技能大賽全方位、多視角地考量師生技能、創(chuàng)新能力、應變能力、溝通能力、心理素質。如何正確迎戰(zhàn)技能大賽不是簡單的事,但筆者認為可用一句簡單的“口訣”來概括,那便是:“明目標、樹信心;勤練習、重細節(jié);講方法、克困難;顯神勇、來爭光”。
(四)大賽工作在不斷完善和成熟
筆者作為指導老師,已帶領學生參加了多年的中職計算機技能大賽,親歷了其中的艱辛和拼搏,分別獲得了市賽一、二、三等獎的成績,目前正在進行省級比賽的培訓指導。往年因為比賽文件明確規(guī)定個人賽和團體賽均不得“跨校組隊”,導致多次遺憾地與省賽失之交臂,更是同時直接失去了國賽機會。隨著大賽工作的不斷完善、進步,今年比賽文件只對團體賽項作出了不得“跨校組隊”的規(guī)定,更多的中職學校得到了更高一級比賽的“入場券”和提升機會。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極大地鼓舞了職業(yè)學校的雄心壯志。都說“比賽場上誰與爭鋒”,但獲獎并非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都將能在職業(yè)技能比賽場中磨煉,在磨煉中更加鋒芒畢露,光彩奪目。
“春風化雨育桃李,技能比賽花爭艷”。計算機技能大賽引發(fā)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訴求,促進了課堂教學的變革,使得教師不得不深入研究技術,努力提升自身教育教學水平和綜合指導能力。大賽為中職生提供了技能風采展示、系統(tǒng)學習與提高的機會,展現(xiàn)了他們朝氣蓬勃、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面貌、過硬的專業(yè)技能和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品質。同時,也在全社會弘揚了“尊重技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精神風尚。
【參考文獻】
[1]徐曉風.浙江省中等職業(yè)學校車工技能大賽工作思考[DB/OL].(2013-10-08)[2017.5-10].http://www.doc88.com/p-1971943831428.html
[2]李二建.中職學校技能競賽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20)
[3]崔長華.計算機技能大賽實戰(zhàn)叢書影視后期制作[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1
[4]曹緒東.以技能大賽為抓手,促進學校內涵發(fā)展[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4(z1)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