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
摘要 從種子樣品控制、儀器設備和環(huán)境控制、人員素質和標準控制、結果質量控制4個方面闡述了種子檢驗機構的質量控制方法,以期為實現(xiàn)種子質量管理體系持續(xù)、有效的完善和運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 種子檢驗機構;質量控制;方法
中圖分類號 S339.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10-0059-02
種子檢驗機構質量控制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作,涉及到檢驗機構活動的各個方面。在種子檢驗機構建設和運行過程中,做好質量控制是重中之重。2012—2015年,全省17家檢驗機構累計進行了64家(次)省級能力驗證,結果為A的30家(次);結果為B的6家(次);結果為C的22家(次),滿意和基本滿意率只占56.3%。由此表明,地市級種子質量檢驗機構因起步遲、人員少、任務重、體系文件宣傳貫徹不到位等原因,導致質量管理活動控制不嚴的現(xiàn)狀。
1 種子樣品控制
種子樣品是檢驗的工作對象,應對樣品的扦取、接收、試樣分取、標識、流轉、貯存、處置實施有效控制,保證樣品的代表性、原始性、可溯源性和安全性。
1.1 扦樣或收樣
扦樣人員首先應熟悉種子存放場所環(huán)境,了解種子批來源和劃分情況、種子批數(shù)量情況等,抽取的樣品要盡快、安全送達檢驗室,檢驗機構應設專人負責接收樣品,根據(jù)扦樣單記錄進行核實、登記和接收。委托檢驗的樣品,也是由樣品接收人負責樣品接收登記,并對送樣包裝完整性、標簽、數(shù)量及有關情況進行檢查和了解,填寫“委托種子檢驗登記單”,一式2份,雙方簽字,檢驗站蓋章,不論是扦樣單還是委托單均是檢驗工作的原始憑證之一,也是檢驗結果溯源的依據(jù)[1]。
1.2 樣品編號和制備
在樣品確認無誤后,同資料一起傳遞到樣品室,樣品管理人員按要求負責種子樣品的分樣和編制唯一性標識[2-4]。為了保證可追溯性和證據(jù)保全,樣品在檢驗流程中加設狀態(tài)標識。
1.3 檢驗任務通知
辦公室向檢驗室送達檢測任務通知書,說明樣品種類、編號、應檢參數(shù)、執(zhí)行標準、完成時間、其他應通知事項。
1.4 樣品檢測
由檢驗室主任領取樣品,樣品狀態(tài)由待檢轉為在檢,并確定檢測人員,在完成原始記錄填寫、校核、審核后,向辦公室報送檢驗結果記錄并標識和妥善保存已檢剩余樣品。
2 儀器設備和環(huán)境控制
2.1 儀器設備的量值溯源
對國家強制檢定的儀器設備,于每年年初制訂詳細的儀器設備的檢定/校準、檢查和維護計劃,并按計劃組織執(zhí)行。經鑒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對于新購置的儀器設備,必須由供貨方技術人員進行安裝調試,并經檢定合格后方可使用[5]。對不能溯源到國家基準的檢測用儀器設備,應采取儀器比對或檢驗室間的儀器比對試驗等方法進行校準,以保證檢測結果的可溯源性。
2.2 儀器設備的期間核查
應對使用頻率高儀器設備進行期間核查,核查后,對核查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評價,一旦發(fā)現(xiàn)核查結果有較大偏差,立即貼停用標識,聯(lián)系專業(yè)工程師維修,修復后的設備使用前需經再次核查。
2.3 發(fā)芽器具和用水
發(fā)芽器具和發(fā)芽用水是檢測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材料與器具,選用的是否適當和潔凈程度直接影響到檢驗結果的準確性[6]。因此,在檢測活動中,一是要按照《檢驗規(guī)程》規(guī)定的方法和要求選用;二是發(fā)芽盒等器具要始終保持潔凈,并定期檢查是否破損或盒體盒蓋是否吻合;三是發(fā)芽用紙應選用正規(guī)產品,發(fā)芽用砂要消毒徹底。
2.4 環(huán)境條件和設施
實驗室內溫濕度、噪聲振動、電磁場等外界環(huán)境會影響到某些儀器設備的測量精度,引起測量誤差[7]。通常環(huán)境的濕度是影響測量精度最主要的外界因素,因此必須按相關要求配備相應的環(huán)境條件和設施,并對環(huán)境條件實施有效監(jiān)控和記錄。
3 人員素質和標準控制
3.1 檢測人員要求
《農作物種子質量檢驗機構考核準則》規(guī)定:檢驗機構應配備與其從事種子檢驗工作相適應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3.2 人員培訓
檢測機構管理層應根據(jù)本單位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確定人員需求技能目標,有針對性地制定人員培訓計劃[8]。采取多種形式對人員進行培訓。對新調入人員,必須進行崗前培訓,質量監(jiān)督員對新上崗的人員還應進行跟蹤監(jiān)督,確保其素質不斷提高。
3.3 標準查新
檢驗機構要定期進行標準查新,避免使用作廢的標準。對于無效或作廢的標準要加蓋狀態(tài)標識。
4 結果質量控制
4.1 結果質量控制
為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對各項質量活動進行控制,以確認檢驗站有持續(xù)滿足質量目標的能力,防止報告錯誤的結果[9]??梢姡Y果質量的控制是綜合驗證和檢查檢驗站質量體系運轉是否正常、有關質量活動是否受控等的重要措施。
4.2 結果質量控制方法
4.2.1 人員比對。在相同條件下檢驗室同崗位不同檢驗人員對同一樣品的同一檢驗項目進行檢驗結果的一致性比較。參加比對試驗人員對試驗結果進行詳細記錄,個人在完成試驗后,由質量負責人按GB/T 3543.1—1995中相關的允許誤差,比較人員比對試驗結果間差異是否超出規(guī)定的允許差距,并作出評價意見和結論。針對人員比對試驗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糾正措施和整改計劃。
4.2.2 儀器比對。對通過檢定/校準的主要在用儀器設備在相同條件下進行2個同源的次級樣品比對試驗,評價其性能和穩(wěn)定性是否滿足檢驗要求。參加比對試驗人員對試驗結果進行詳細記錄。由質量負責人按GB/T 3543.1—1995中相關的允許誤差,比較儀器比對試驗結果間差異是否超出規(guī)定的允許差距,對結果超出允許差距、不符合要求的儀器設備進行維修和調試或聯(lián)系專業(yè)機構維修,并經檢定/校準/檢查,合格后重新投入使用。
4.2.3 不同檢驗方法的比對。具有2種以上檢驗方法的檢驗項目(特別是客戶要求采用非標準方法的),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檢驗的結果一致性或相關性、可靠性評價。在確定方法比對試驗時,應采用標準方法作對照,管理層應組織質量監(jiān)督人員進行現(xiàn)場監(jiān)督,并做好監(jiān)督記錄。根據(jù)2種檢驗方法結果的相關性或一致性的顯著程度,對試驗結果進行評價并作出評價意見和結論。如非標準檢驗方法與標準檢驗法的檢驗結果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應當對非標準方法進行修訂,并重新比對直至相符。否則,該非標準檢驗方法不得使用。
4.2.4 對保留或備份樣品進行再檢驗。對樣品的已檢項目進行再次檢驗,比較在相同條件下再次檢驗結果與原檢驗結果的一致性。針對常規(guī)性檢驗機構,這類比對試驗在樣品存放一定的時間后,往往只進行種子凈度項目再現(xiàn)性比對。再檢驗比對的樣品、儀器設備、人員組成、比對檢驗項目、檢驗方法應與原樣品的檢驗條件相同,試驗過程中,管理層應組織質量監(jiān)督人員進行現(xiàn)場監(jiān)督,并做好監(jiān)督記錄。參加比對試驗人員,對試驗結果進行詳細記錄,完成試驗后,由質量負責人按GB/T 3543.1—1995中相關的容許誤差,比較再檢驗比對試驗結果與原檢驗結果的一致性,并作出評價意見和結論。
4.2.5 檢驗站間比對。檢驗站間比對是對不同檢測機構及其分析人員檢測質量進行考察的活動,通常由發(fā)起檢驗站制定作業(yè)指導書、制備樣品等對檢驗機構間質量進行評價。目前,由于安徽省、市、縣級檢驗機構的儀器配備有部分是單一的,更應開展不同項目的站間比對。參加比對試驗人員對試驗結果進行詳細記錄,完成試驗后,由質量負責人按GB/T 3543.1—1995中相關的容許誤差,比較檢驗站間比對結果的一致性,并作出評價意見和結論。若檢驗站間比對結果差異超出容許差距,應再聯(lián)系1~2家檢驗站進行比對。
4.2.6 能力驗證。檢驗站按規(guī)定參加國家種子質量檢驗測試中心組織的能力驗證活動或省級組織的全省檢驗站間比對試驗是結果質量控制的重要活動,也稱外部控制。檢驗站收到國家中心或省站下達能力驗證任務單和分發(fā)的驗證樣品后,應及時報告質量負責人。樣品接收人員對分發(fā)的驗證樣品進行狀態(tài)檢查,對包裝損壞或樣品數(shù)量不足的及時報告質量負責人申請更換,對符合要求驗證樣品填寫樣品確認單。質量負責人根據(jù)國家中心或省檢驗站的要求,組織檢驗室安排人員,做好能力驗證活動。檢驗人員按照能力驗證檢驗指導書的規(guī)定,進行檢驗,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向質量負責人報送結果。能力驗證結果由下達任務的機構評價,檢驗室應針對能力驗證中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整改計劃和糾正措施。質量負責人對整改情況進行驗收和評價,直至確認合格。
5 結語
質量控制的目的是增強滿足質量要求的能力,確保檢驗結果可靠,種子檢驗機構在開展種子的各類檢驗工作中應采取有效的質量控制活動,控制檢驗過程,排除各個方面和各個階段中所有導致不合格的因素,實現(xiàn)質量管理體系持續(xù)、有效的完善和運行。
6 參考文獻
[1] 劉康,朱建忠,李仕欽,等.加強種子檢驗機構檢測質量控制的探討[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8(15):354-355.
[2] 徐立新.河南省農作物種子質量監(jiān)督檢驗體系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研究[D].鄭州:河南農業(yè)大學,2010.
[3] 朱志成.遼寧省種子質量檢驗檢測體系發(fā)展現(xiàn)狀及建議[J].種子世界,2014(9):12-13.
[4] 牛連杰.淺談種子檢驗工作中的質量控制[J].種業(yè)導報,2005(4):27-28.
[5] 康玲.檢驗檢測機構的質量控制[J].中外企業(yè)家,2016(3):174.
[6] 劉信勇.淺談檢測機構質量管理[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6(20):191-192.
[7] 孫海濱.檢驗檢測機構的質量控制[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2016(10):37-38.
[8] 王亞斌.關于檢驗檢測機構質量控制方法的探討[J].大眾標準化,2017(1):44-46.
[9] 常鴻杰,李金梁,余金瑞,等.種子質量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的基本要求[J].種子世界,2004(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