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琳
江西省樂平市禮林中心小學
教與學是一個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教學過程。傳統(tǒng)教學理念“重教輕學”,即“教—學”,課堂氣氛沉悶,教學過程沒有激情,沒有情感交流,導致學生的智力得不到開發(fā),個性得不到張揚。新課程強調“教會學生學習”,即“學—教”,要求教師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課堂氣氛,在教師的指導下,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時間,使新課程下的小學數學教與學煥發(fā)出生命活力。那么,作為一名小學低段數學教師,如何才能讓新課程下的小學低段數學教與學煥發(fā)出生命活力呢?
一、正確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理解數學文本
閱讀是人類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是人類吸取知識的重要手段。蘇聯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曾說過:“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彼?,數學學習和其他學科一樣也離不開閱讀。而教材是教學的依據,本身具有可讀性和示范作用,在新課程下,倡導以“教會學生學習”為目的,閱讀教材又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途徑。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選取適宜的教學內容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閱讀教材,并養(yǎng)成在閱讀過程中思考的習慣。
二、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信任學生的學習能力,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課堂氣氛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發(fā)展的過程。在新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尊重學生、尊重差異、尊重需要,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讓學生發(fā)現知識就在自己身邊;充分利用媒體信息,搭建信息化的有效平臺,努力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課堂氣氛。
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到學習是輕松、愉悅的教學過程,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精神和探究學習的能力。
三、小學數學教師教學的特點
下面就是本人在教學中總結出的教師在教學上應該具備的特點:
1.數學教師的教學應該具備思想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和其它學科的教師一樣,其職責不單單是向學生傳授數學的基本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書育人。教師教學的品質和思想可以在教學的行為中體現出來,也可以在教師教學中顯現出來。這就要求教師要富有健康性、文明性、進步性,一定不能使用一些低級、粗俗、挖苦的語言。另外,教師應該參照教學內容,對學生適時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2.數學教師的教學應該具備可接受性
從小學教師角度分析,我們主要面對的是小學生,由于他們的認知水平低,教師簡述時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要通俗易懂、讓學生可以接受。例如:教師每節(jié)上課前都會對學生們簡單問好,對低年級的學生可以說小朋友好,對高年的學生可以說同學們好,使用簡單的語言對待不同年級的學生,這樣學生會易于接受。
3.數學教師的語言應該具備簡約性
我們所說的簡約指的是簡明扼要、突出主題、不能無的放矢。所以,教師要充分地利用有限的時間,完成每節(jié)數學教學任務。這就要求教師的語言要有一定的信息量和知識度,發(fā)揮出每句話的作用,讓學生一聽就明白,尤其是數學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概念、公式、法則等,教師教學時的語言更應該簡潔。
四、小學生學習數學存在的一些問題
1.學生性格內向、不想說
有一大部分同學由于性格內向,所以只愿意做聽眾。這種狀況的出現,間接地導致了教師的威信難以持久,并且對學生的積極參與性也只能停留在表層,只能學會一些機械學習方式解決簡單問題,缺乏語言表達技巧和思維辯證能力。因為學生不敢說,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就會受到壓制,而一些錯誤問題沒有得到及時糾正,在以后的練習中會更容易出錯。
2.學生表現出畏懼、不敢說
因為有的時候教師要在學生面前樹立權威,就對在課堂中一些違法亂紀的學生進行呵斥。讓學生“師云亦云”,更不敢越雷池半步。這樣的后果就讓學生怕自己不能被他人肯定或者是表現出與自己形象相反的行為,致使自己緊張不安。這種心理上的畏懼感,讓學生張口結舌,語序顛倒,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缺少語言實踐,自信心缺乏造成的。
3.學生數學知識積累得少、不會說
我們都知道在說話時,語言產生思維活動,從大腦儲存的語言信息里找出適合的詞語,然后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排列起來,這樣就形成了內部語言,然后發(fā)出信號,傳給聽話者。量的積累才能達到質的飛躍,所以沒有積累也就不會有傾吐。沒有吸收也就沒有表達。腹有詩書氣自華,不善于讀書,就會缺乏語言積累,也就導致無話可說。尤其是小學生很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量不夠,數學語言積累也就不豐富。
五、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策略
1.數學教師要讓教學充滿激勵性
因為小學生正處在生長發(fā)育階段,個性和心理都還不夠成熟,這就需要教師認真地培養(yǎng)和指導。所以,教師要利用有限的四十分鐘充分地發(fā)揮出自身語言作用,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加以肯定、鼓勵、表揚,讓學生取得自信、成功的體驗,最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教師應該把語言和手勢結合起來,發(fā)揮出激勵性評價語言的作用,增加自身的情感色彩和表現力。例如:教師在提出問題時,如果學生表現出了不自信或者膽怯的心理,教師可以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并且說:“沒關系,大膽地說,老師相信你可以的?!比绻麑W生在努力之后還沒有把題做會,教師可以說:“你能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已經很不錯了,一會課后好好想想,相信你可以的。”
2.數學教師要讓教學充滿趣味性
數學和其它學科有著很大的不同,它具有高難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思維,甚至有的時候還表現出枯燥無味。而小學教師面對的年齡小、好動的小學生,再加上這門學科本身的特點,小學生難免會產生厭煩心理。但是,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增添一些讓學生感興趣的數學知識,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保持愉悅的心情,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我認為作為一名小學低段數學教師,在小學數學教與學中,應努力踐行“學—教”的模式。正確指導學生閱讀課題、概念,理解數學文本;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課堂氣氛;精心設計、組織練習,正確看待“熟能生巧”。讓學生真正地“學會學習”,使新課程下的小學低段數學教與學煥發(fā)出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