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實驗中學附屬小學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所占比例高達92.7%。這部分孩子由于家庭經濟條件相對薄弱,家庭現(xiàn)代教育意識相對欠缺,學生在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诖?,學校以評價為抓手,倡導習慣要在生活中培養(yǎng),在實踐中養(yǎng)成,著力培養(yǎng)“潔·雅”學子。
“潔·雅”評價標準
針對生源現(xiàn)狀,學校提出了總要求:潔——愛干凈講衛(wèi)生,有正確的審美觀,做好個人衛(wèi)生、集體衛(wèi)生,并能長久保持,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雅——溫和而知禮,主要從文明習慣入手,讓每個民工孩子仁愛、善良、懂禮節(jié)。
學校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遵從學生成長規(guī)律,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制定出不同的評價內容和要求。
一、二年級 “潔”的重點:早晚刷牙、漱口,飯前便后、玩耍后自己洗手,勤剪指甲,做好“三子”(對桌子,推椅子,撿廢紙)活動?!把拧钡闹攸c:見到老師要問好(“老師好”),對老師有禮貌;愛爸爸、媽媽和其他親人,早上起床后問爸爸媽媽“早上好”,晚上休息時向爸爸媽媽說“晚安”;使用“您好”“謝謝”“請”“對不起”“沒關系”等禮貌用語;不亂翻別人的東西,借東西要及時歸還,撿到東西要歸還失主或上交學校;誠實,不說謊話,知錯就改;愛護公物,不亂寫亂畫。
三、四年級 “潔”的重點:勤洗澡、洗頭;見到廢紙等垃圾物要撿起來放到果皮箱里;著裝整潔,保持紅領巾、隊徽、值日生標志干凈。“雅”的重點:體貼父母;禮貌待客,上下火車、公交車時要按順序、不擁擠,主動讓座;不追逐打鬧,做有益的游戲;不說粗話、臟話;不打架,不罵人;愛護課桌凳,不亂刻亂畫。
五、六年級 “潔”的重點:著裝得體,參與“潔”的監(jiān)督、檢查;善于休息,睡眠良好?!把拧钡闹攸c:認真聽取父母、老師的教育,不任性;熱心幫助別人,遇事多為別人著想;愛護公共設施,學會自我保護;熱愛生活,興趣廣泛,有健康、科學、文明、向上的愛好。
“潔·雅”評價方式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多維評價,把培養(yǎng)好的行為習慣的目的和意義講清楚,然后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分清輕重緩急,循序漸進地加以培養(yǎng),從而激勵學生“潔·雅”習慣的逐漸養(yǎng)成。
榜樣性評價。學校每月評選“文明班級”,每班評選“文明之星”;每學期,學校都會評選“潔·雅”小明星,并在全校集體朝會上,對評選出來的“潔·雅小明星”進行頒獎。
星級評價。根據(jù)學生言行達到的標準評定相應的“星”,初級為一星級,最高為五星級,讓每位孩子有奮斗方向。自開展星級評價以來,孩子們熱情高漲。星級評價既激發(fā)了孩子評“星”的興趣,又激勵了孩子成“星”的斗志。
發(fā)展性評價。學校為每位孩子建立了“潔·雅”檔案,讓學生與過去比,重點評進步。教師重點引導孩子們看到同學在“潔·雅”方面的進步,在組內進行表揚,各組推選出進步突出的同學在全班范圍內進行表揚。
差異性評價。不同學段的孩子評價標準不同,針對個別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評定。不同的年級根據(jù)該學段的要求,按照相應的評價標準評價自己的學生。比如,有一個行為習慣極差的孩子,班主任老師為了讓這個孩子能在差異性評價中取得進步,就引導班里的孩子盡量發(fā)現(xiàn)他的進步,只要他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一些改變,哪怕這些改變并沒有達到這個階段的要求,老師都會在全班大肆表揚,慢慢地,這個孩子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反復性評價。低年段要求的“潔·雅”內容,并不一定全在低段評價,到了高年段,仍然有部分內容,如環(huán)境衛(wèi)生的保持等,仍要進行評價。各班設立“衛(wèi)生監(jiān)督崗”“文明監(jiān)督崗”,對同學們的行為習慣進行監(jiān)督,發(fā)現(xiàn)有違“潔·雅”習慣的行為及時提醒,予以糾正。
獎勵性評價。各班分別設立具有本班特色的獎勵機制,激勵學生形成“潔·雅”好習慣。有的班級利用可愛的“sticker”來激勵學生。凡達到了“潔·雅”習慣的孩子,老師會發(fā)放一個或幾個“sticker”,當“sticker” 達到一定數(shù)量以后,就可以到老師那里換取相應的禮物。還有的班級將“潔·雅”習慣的養(yǎng)成與“阿福童”課程中的經濟課程相結合,建立了自己的“班級銀行”。孩子們養(yǎng)成了一定的“潔·雅”習慣,教師就會發(fā)放相應的“班級幣”,到了特定時間,“班級超市”就會對全班孩子開放,孩子們憑借手中的“班級幣”去購買“班級超市”中的各種商品。在各種各樣的獎勵機制下,孩子們的“潔、雅”習慣逐漸養(yǎng)成。
【鐘麗,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附屬小學教師】
責任編輯︱宋立文
讀者熱線:010-62003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