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寶
摘要:近日我國首架大飛機C919的試飛成功,標志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歐盟之后第四個擁有大飛機設計能力的國家,未來,我國的航空運輸業(yè)將迎來黃金發(fā)展時期,民用機場是發(fā)展航空運輸業(yè)的核心,因此,研究民用機場建設的融資模式具有重大意義。本文介紹了目前國際上主流的民用機場建設的融資模式,分析了我國目前機場建設融資面臨的問題,認為我國民用機場融資模式應該以政府為主導,以民營化為發(fā)展方向。
關鍵詞:機場建設;融資模式;政府主導;民營化
1.國外民用機場建設融資模式研究
國外航空業(yè)起步早,發(fā)展時間長,目前國外民用機場的主流融資模式有三種:以機場債券融資為主的“美國模式”,以中央政府財政融資為主、民營化為輔的“日本模式”和以民營化融資為主的“英國模式”。
1.1美國模式
美國負責民航事務的部門是運輸部下的聯邦航空局,美國機場的地位為“不以盈利為目的、為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公共產品,是城市基礎設施”,美國民用機場的定位使其融資模式具有以下特點:
(1)機場債券融資為主,政府財政融資為輔。
機場債券是美國機場最重要的融資方式,超過50%以上的融資來源于機場債券,其次為國家財政撥款和地方財政資助。機場債券分為普通責任債券、收益?zhèn)妥詢斝云胀ㄘ熑蝹N。除債券外,政府財政融資也是機場重要的融資來源,每年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向機場資助至少為20億美元左右。另外政府允許機場向乘客收取一定的乘客設施費幫助機場融資。
(2)對機場分類融資,不同類型的機場融資模式不同。
美國大中型樞紐機場通常能夠盈利,通過債券融資就能夠滿足自身需求,聯邦政府一般不會對其資助。而非樞紐型的小型機場則常常虧損,政府資助甚至是其唯一的資金來源。介于二者之間的干線型機場,由于自身融資能力有限,仍然需要政府資助。
(3)機場融資呈多元化發(fā)展,但監(jiān)管嚴格,民營化程度低。
美國政府經常通過管理合同和長期租賃引入民間融資,但是美國完全利用私人資本的機場不足3%,民營化程度仍然處于低水平。
1.2日本模式
日本負責民航事務的部門是國土交通省下的民航局,和美國一樣,日本政府也將機場定位為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公共產品。日本機場融資模式具有以下特點:
(1)中央政府財政融資為主體。
日本機場本身并沒有內源融資進行建設,而是由財政預算,向大藏省借款,機場使用費、飛機燃料稅、機場內商業(yè)租金等共同組成“空港準備特別賬戶”,該賬戶的作用為向民用機場的建設和運營提供規(guī)范和穩(wěn)定的資金來源。
(2)對機場進行分類融資,明確機場的屬地化。
日本政府將機場分為四類,明確各類機場的出資和管理機構。一類機場為擁有國際運輸業(yè)務,對民航運輸業(yè)有全局性影響的機場,出資和管理機構為國土交通省;二類機場為國內干線機場,出資和管理機構部分為國土交通省,部分為地方政府。軍用機場則由國防機構和美軍出資和管理。
(3)機場融資部分民營化。
隨著機場融資的急劇增長,日本中央財政融資已不能滿足機場建設的需求,日本政府逐漸引入民間融資,對機場實施公司化管理,并出售部分機場的運營權,從而拓寬了機場建設的融資渠道。
1.3英國模式
英國機場和美國以及日本機場最大的區(qū)別在于,英國政府明確機場的定位為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yè),而非不以營利為目的、公益性質的基礎設施。民營化成為英國模式最突出的特點,英國機場融資的具體特點有:
(1)出售大中型機場,實行較徹底的民營化。
英國機場民營化分為兩步:第一步,出售英國機場管理局的全部股份,不僅在法律上實現了民營化,而且使機場管理者完全商業(yè)自由化。第二步,規(guī)定超過100萬英鎊收入的大型機場必須建立公眾有限公司,明確機場管理機構。目前為止,除少數小型機場外,英國機場依靠自身的融資就能滿足資金需求,完全不需要政府財政融資。
(2)機場完全民營化,但政府仍然擁有必要的決策權。
民營化機場擁有所有權和經營自主權,但政府仍然擁有兩項權利:第一,政府在特定情況下擁有一票否決權。第二,對機場實施嚴格的價格審查制度,機場具有壟斷性質,通過對機場收費價格審查,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到傷害。
(3)對偏遠地區(qū)的機場進行補貼。
英國機場雖然實行較為徹底的民營化,但是對某些位置偏遠、業(yè)務量小的機場,英國政府仍然會進行補貼。
2.我國民用機場融資模式研究
2.1我國民用機場融資面臨的問題
我國民用機場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為資金來源短缺,投資主體單一,內源融資能力差。
2.1.1資金來源短缺
由于機場建設的超前性,機場建設普遍面臨資金缺口較大的問題,除了政府財政融資外,機場在建設時大量使用銀行貸款,增加了機場的債務負擔,吃掉了本來就不高的利潤水平。
2.1.2投資主體單一
我國機場的投資主體為國家和地方政府,缺乏債券融資模式,目前可發(fā)行債券的僅虹橋機場一家,因此我國機場國家所占股份很高,投資主體單一。即使是管理制度比較完善的深圳、白云、上海、廈門四家機場的國有股份比例也分別達到了63%、60%、61%和75%。
2.1.3內源融資能力差
內源融資在所有融資類型中,成本最低,風險最低,自主性最強,我國機場盈利能力呈兩極分化,大部分機場盈利能力差,處于多年虧損狀態(tài),僅有京滬粵等少部分大型機場能夠盈利。我國機場的非航空性收入僅為美國、日本等發(fā)達國家的四分之一。因此改善管理模式提高機場的非航空性收入十分重要。
2.2我國民用機場建設融資對策
2.2.1發(fā)揮政府財政融資的重要作用,機場建設規(guī)范化
目前財政投資也是中國機場建設的主要來源,政府對機場的投資形式主要有國債資金、民航建設資金、機場建設費和地方政府投資。目前我國政府在機場建設中扮演的角色類似于日本中央政府,但是日本機場建設更加規(guī)范化,將民航建設資金等設為類似于日本“空港準備特別賬戶”的機構,由民航局統(tǒng)一管理,對我國機場和航路建設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劃,避免出現某些地方政府為追求形象,機場建設貪大求詳,盲目攀比,造成過度建設。
2.2.2對機場進行分類融資,分類管理
①樞紐民用機場
樞紐民用機場建設項目自身融資能力非常強,但機場建設的超前性使其依靠政府資金和自身積累都不可能滿足需求,這類民用機場往往需要也有條件使用最復雜的融資結構。首先,上市進行融資,由于這些民用機場具有穩(wěn)定的經濟效益,因此受到資本市場的歡迎。其次,充分利用機場客流量大和當前的金融市場開拓融資渠道,如銀行貸款、發(fā)行企業(yè)債券等。
②國內干線民用機場
干線機場雖然盈利性不如樞紐型機場,但是仍然具有一部分自身融資能力。首先充分發(fā)揮屬地政府作用。干線機場一般建設在本省省會、交通樞紐或者較發(fā)達城市,地方政府主觀上主導和協(xié)調的意愿也比較強,屬地化管理后更是如此。其次,提高機場的航空收入,增加內源融資能力。深度挖掘機場候機、停車場等區(qū)域的商業(yè)潛力,從而增強內源融資的能力。再次,選擇上市融資。
③支線機場
支線民用機場建設籌資首先必須確立政府資金的基礎性地位,各地政府也迫切希望發(fā)展本地支線機場業(yè)務,但是支線機場屬地政府經濟規(guī)模較小,地方政府財力有限,因此要求支線機場降低對政府財政的依賴,改善管理,提高機場的內源融資,如果能夠吸引合適的戰(zhàn)略投資者,財政壓力就會大大降低,也可通過其他方式進行融資,比如PPP模式等。
2.2.3增強機場的民營化趨勢
從目前主流的民用機場融資模式看來,民營化融資是大勢所趨,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yè),為完善機場體系并維持其發(fā)展,不僅需要國家財政融資,更需要社會各方的投入。我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金融市場資源豐富,引人民營化融資能夠解決目前機場建設資金短缺的問題。引進民間融資模式的方式多種多樣,目前主要有BOT模式、TOT模式、ABS模式和PPP模式。
3.結論
(1)美國、日本和英國的機場建設融資模式都能在較好發(fā)揮機場公益性的同時,保證機場的收益,基本解決了本國機場的融資需求。各國融資模式的形成與其航空運輸業(yè)發(fā)展水平、國家政治經濟體制和歷史背景乃至傳統(tǒng)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美國由于市場經濟發(fā)達,發(fā)行債券的歷史悠久,所以債券融資是美國機場融資的主要模式。日本屬于政府主導的市場經濟,所以中央政府財政融資占主導地位。而英國是資本主義發(fā)源地,私有制經濟發(fā)展時間最長,因此英國機場民營化最徹底。我國地域廣闊,市場經濟發(fā)達,情況與美國最為類似,因此美國模式最具有借鑒意義。但是我國航空運輸業(yè)水平較低,政府是機場融資的主體,日本模式也有相當的借鑒意義。英國雖然將機場定義為營利性企業(yè),但民營化作為未來機場建設融資的大趨勢,對我國來說也有相當的借鑒意義。
(2)政府應發(fā)揮主導作用,無論是機場自身的經濟特性,還是國內外發(fā)展實踐,無論是機場管理體制特征,還是機場建設的現實需求,無不顯示出政府主導在機場建設融資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為具有壟斷性質的行業(yè),不論采用何種融資模式,機場的所有權應都屬于政府。
(3)機場建設民營化是我國機場建設融資的主要發(fā)展方向,而且我國具有發(fā)展民營化的客觀條件:
①我國宏觀社會穩(wěn)定,民營化的重要基礎是要有穩(wěn)定的宏觀社會,我國政局穩(wěn)定,政府公信力強,經濟發(fā)展迅速,為民營化提供了巨大的應用空間。
②國家政策導向積極,鼓勵國內投資主體多元投資,非國有投資主體可以參股民用機場。
③法律體系逐步完善,為投資主體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