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久樂
摘 要:看評課可以說是每位一線教師應具備的專業(yè)技能之一,它不僅能夠反映出一個教師的專業(yè)水平,還能夠有效促進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而“專題式”看評課是事先選擇好要看課的專題內(nèi)容,看課結(jié)束以后以“專題式”評課為主要方式的一種新的評課方式。文章嘗試用這個方式來點評筆者本人執(zhí)教的一堂公開課。
關(guān)鍵詞:專業(yè)技能;“專題式”看評課;自評
中圖分類號:G807.0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7.02.024
“專題式”看評課在過去使用的并不是很多,但是當看評課能達到一定水平以后,嘗試采用“專題式”看評課顯得更為專業(yè)和有深度。筆者將本人執(zhí)教的一堂公開課作為評課對象,綜合各位評課專家的指點和建議,嘗試用該方法進行自評,并將專題確定為以下五個方面:1.教學語言與把握;2.教師示范與指導;3.學生觀察與練習;4.場地器材與利用;5.安全隱患與防范。
1 教學語言與把握
這一專題包含兩層含義,第一是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的各種語言。在導入本課內(nèi)容環(huán)節(jié)中,筆者提問聲音有起伏變化且有感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講解小籃球原地拍球動作的時候,能將要領簡明扼要地講述清楚,對于一位入職一年的新教師而言這是非常難得的。在評價上不僅激勵的語言豐富,并且能做到避免泛泛而談,針對學生的某一個或幾個閃光點較準確、較及時地評價,在學生完成一項練習后能及時準確地進行評價。在筆者的語言引導下,學生也能積極大聲地回答問題,并且在遇到困難時主動舉手提問,請求組員和筆者的幫助。在小組完成任務時可以積極投入討論中,并且在共同努力時給組員鼓勵。筆者的肢體語言也很豐富,并且比較自然,非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二是觀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各類語言的把握情況。在應對學生的提問時能做到耐心解答,并且應答得較合理,但是有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問題可以選擇忽略。較好的一點是當筆者在發(fā)現(xiàn)一位學生在練習中有創(chuàng)新(一邊背古詩一邊拍球,利用古詩的節(jié)奏一句換一次手),能及時地進行評價并且引導學生練習,對學生行為動作的捕捉觀察能力較好。當學生小組評價和展示后的互評后,筆者在學生評價的基礎上進行提升和反饋,引導學生提高評價能力。
建議:1.筆者的聲音需要更洪亮并結(jié)合肢體語言表達意圖。室外課教學環(huán)境空曠,學生能聽到的聲音本就不集中,更何況還有其他干擾聲音。本課在室外,有較大風聲,并且中途有放煙花的噪音,學生能聽到的聲音就更小了。2.筆者的課堂語言需要更精煉??梢钥闯龉P者已經(jīng)精心琢磨過語言,教案和課堂實錄也非常詳細和精確,但在上課時還有一些不必要的話,可以繼續(xù)精簡。3.對于個別調(diào)皮的學生應該用有吸引力、委婉柔和、激勵的語言來提醒、幫助他們認真上課,而不是用嚴厲、威嚇(再發(fā)出聲音這節(jié)課就把球交給筆者保管)的話來嚇住學生。
2 教師示范與指導
這一專題包含兩層含義,第一是教師示范的情況觀察,即基本的示范面、示范位置、示范動作等要素。在進行原地拍球動作示范時,筆者在全體學生的正前方運用正面示范,并且為了讓后排學生看清楚示范,請前兩排同學蹲下看,后兩排站著插空觀察。筆者的示范動作標準,學生看了都躍躍欲試,沒有多余和錯誤的動作,邊示范邊講解,省去了再講解的時間,留給學生更多的練習時間。
第二是教師在示范前后是如何指導學生觀察的,即有無觀察法指導。教師做示范,僅是一種“能教”的表現(xiàn),不一定體現(xiàn)“會教”。原地拍球示范觀察的重點在手型和按拍球的部位,筆者能在示范前強調(diào)這兩點,并且在示范中不斷提醒學生觀察,用語言和具體的動作加深學生的動作印象,提高了示范的有效性。在捕捉到學生的亮點動作時,筆者直接指引其余學生觀察亮點學生的動作,同時提醒學生重點觀察動作的亮點部分,學生在筆者引導下很快就模仿得有模有樣。在練習之后再進行及時總結(jié)與評價,讓學生們互相評價所觀察到的動作。
建議:筆者的幾個示范(集體練習時的示范)可以讓學生來代替,自身只需要充當組織者和引導者,這樣既能發(fā)揮“小先生”的作用,還能激發(fā)學生之間的比拼,激勵其他學生更努力。在指導環(huán)節(jié)上需要走近學生身邊并蹲下來與學生交流,示范給學生觀看,同時提出努力的小目標,讓指導更有實效性。
3 學生觀察與練習
第一是學生學習中的觀察活動。學生在進行觀察筆者示范的時候,基本都能做到雙手抱球站在原地,安靜而又注意力集中地觀察,并且在筆者的語言引導下,重點觀察示范的關(guān)鍵點,如原地拍球時的手型(五指自然張開)、按壓球的部位(球的正上方)、球的落點位置(在皮墊上或者按照某種規(guī)律繞著皮墊)等。在進行對展示學生的觀察時,能引導學生捕捉并能說出展示學生動作的優(yōu)秀和欠缺,并進行及時、有效的評價。
第二是學生的練習情況。筆者精心安排了六種不同的練習方式,從最初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姿勢自由拍球到多種筆者引導下的拍球動作,再用語言激勵學生自行創(chuàng)新拍球動作,到最終跟隨筆者的動作變化而變化,引導學生視線離開球的練習,難度設計從易到難,由簡到繁,符合技術(shù)動作形成規(guī)律,讓大部分學生學會了三種以上不同姿勢的原地拍球,順利達成教學目標。課堂中安排檢測環(huán)節(jié),讓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一目了然。學生的練習熱情非常高,雖然運動負荷和強度較大,但是學生都堅持了下來。
建議:筆者需要更多了解和鉆研教材。原地拍球在教材里是一年級的學習內(nèi)容,而筆者上課的學生是二年級,在教材里二年級學生已經(jīng)要學習簡單的行進間運球,所以筆者安排的內(nèi)容缺少行進間運球,這時可以通過學生的練習情況分析學生掌握動作的程度,并適時作出調(diào)整,如果學生原地拍球已經(jīng)掌握較好,就要改變課前的設計,將行進間拍球動作引入課堂,不要一味按照課前的設計一成不變地教學。
4 場地器材與利用
本課的場地利用合理,整個球場都沒有浪費。筆者不僅有多樣的教學器材,還廢物利用開發(fā)了新器材--小皮墊,還做到了一物多用。這是廢棄乒乓板上的橡膠墊,筆者在開始部分用來做游戲(搶占據(jù)點)的道具,調(diào)動了學生的游戲興趣;還能作為標記點來規(guī)范學生的隊伍和幫助組織調(diào)動,整堂課的隊伍調(diào)動和組織非常整齊有序,既提高了課堂效率,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練習中的安全問題;又以此作為原地拍球的標志物,強調(diào)球的落點必須在小皮墊上方,或者繞著小皮墊。呼啦圈在學生拿球前作為圈球的道具,整齊地放在隊伍的邊上;在輔助教材中又變身成了游戲競賽的道具。
建議:課前把小籃球再分更多的點,便于學生拿球和放球,尤其是在學生自己放球到呼啦圈時,有一些球放回呼啦圈后又彈出來,可以將呼啦圈換成適合的筐或者更粗一些的呼啦圈。
5 安全隱患與防范
這堂課沒有出現(xiàn)安全事故,但是有一些安全隱患存在。有一些學生穿著不利于運動,筆者在課前也沒有進行服裝的檢查;小皮墊之間的距離還可以再大一些,減小學生在練習中發(fā)生碰撞的幾率;呼啦圈的間隔距離也需要再大一些,或者錯開學生跑動的方向,避免學生在跑步轉(zhuǎn)彎時發(fā)生碰撞。
建議:學生上體育課時要穿便于運動的服裝和鞋子,這些規(guī)定在學生第一次上課時就要和學生說清楚,并嚴格執(zhí)行。關(guān)于場地設置上的安全隱患需要我們在課前設計時多思考,并設計應對預案,讓我們的學生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下活動與鍛煉。
作為一名新教師,這堂課上得比較成功,整堂課完整流暢,成功完成了教學目標,并且符合《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本課教學內(nèi)容的要求,還完成了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內(nèi)的技術(shù)、體能和運用。整堂課練習密度達到了55%,雖然較累,但是學生的學習熱情高,學習效果也非常明顯。通過嘗試用“專題式”看評課進行自評,不僅可以讓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加以改進,促進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還能提高自身的評課能力,最為重要的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S]. 北京:北京 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 于素梅.中國學校體育[J] .中國學校體育,2016(09).
[3] 教育廳.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M] . 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