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花
【關鍵詞】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藝術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9—0036—01
小學班主任是一項很特殊的工作,他是班級里面的教育者和組織者。而檢驗一個班主任是否合格不僅僅要看他是否對班集體的每個學生認真負責,而且還要看他的管理方式及管理方法是否與班級相符合。本文主要探討小學班主任管理方面的幾種常用的方法,希望對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能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一、培養(yǎng)良好班風的藝術
班風,是指一個班集體的精神面貌。良好的班風決定了良好的學風,優(yōu)良的學風是班集體的生命線。多年的班主任經(jīng)驗告訴我,一個優(yōu)良的班風是班主任和其他教師辛勤勞動的成功回報,是智慧的結晶,它具有自我教育功能,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是班主任、教師強有力的助手,在保證良好的教育教學效率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班風建設中,班主任首先要引導學生對班級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進行討論、評價,提高學生辯別是非的能力,使整個班集體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現(xiàn)象有人“抓”的好風氣及良好的道德風尚。其次,要抓好“開頭”。心理學的首因效應在小學生身上反映的是最為明顯的。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從小事做起,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為良好班風的建設打下基礎。再次,要注意在班級中樹立榜樣并發(fā)揮骨干帶頭作用。在班風形成的初級階段,班主任要善于發(fā)現(xiàn)班級中的優(yōu)秀典型,大力提倡學生向身邊的榜樣學習,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學的榜樣,而且每個學生都可能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這樣做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而且還可以極大地推進良好班風的建設。
二、培養(yǎng)班干部的藝術
班干部是班級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一個班級教育管理的好壞,往往與班干部力量的強弱、發(fā)揮作用的大小有著很大的關系。因此,教師是否有得力的班干部將直接影響到整個班級管理工作的成與敗。在選用班干部時,應注意幾個問題。第一,選拔班干部時,教師應堅持任人唯賢的原則,通過多方面的考察了解,挑選出那些關心集體、團結同學、積極熱情、辦事認真、愿意為同學服務又有一定組織能力和特長的學生擔任辦干部。第二,班干部選定后,要注意對他們的培養(yǎng)。首先,要根據(jù)每個班干部的特點和實際,分配給他們適當?shù)墓ぷ?;其次,要努力培養(yǎng)班干部的責任心,讓他們確實負起責任來,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再次,要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大膽工作的能力。由于小學生年齡偏低,各方面的能力還很有限,因此,往往凡事都要問老師,這時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性和自主性,鼓勵他們大膽工作,獨立解決一些問題。最后,要培養(yǎng)班干部的榜樣意識,不僅要制止班干部的優(yōu)越性和驕傲自滿心理,而且要使他們意識到越是班干部越是要對自己嚴格要求,以身作則,成為同學們學習的榜樣。
三、轉化后進生的藝術
后進生通常是那些品行或學習等方面暫時落后的學生。他們在一個班里為數(shù)不多,但對班里的消極影響卻不可忽視,對此,班主任一是要對這些學生傾注真誠的愛,從感情上親近他們,從興趣上引導他們,從學習上幫助他們,從生活上關心他們,使他們真正感受到班主任的可親、可信、可敬。這樣,他們才樂意接受班主任的指導,并逐步改正缺點和錯誤,成為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二是要因勢利導,揚長避短。每個學生都有他的優(yōu)點和缺點。后進生的身上雖然有缺點,但也存在著一些“閃光點”。因此班主任要及時給予肯定,幫助他們樹立前進的信心,當他們做了一點好事或在學習上有了點滴進步時,要恰如其分地給予表揚,使其進步行為得到強化和鞏固;當發(fā)現(xiàn)他們在某個方面的素質較好或有某些特長時,則要對其進行正確引導和精心培育,使之發(fā)揚光大。對自卑感較強、自暴自棄的學生,班主任要能發(fā)現(xiàn)和肯定他們的優(yōu)點,使他們重新培養(yǎng)和樹立起自信心、自尊心和進取心;對具有較強的自尊心、能力強而又調皮的學生,一方面要發(fā)揮他們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則要對其提出嚴格要求,讓他們在實際中轉變和提高。
四、組織班級活動的藝術
在組織班級活動時,班主任首先要善于圍繞學校計劃,并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來組織和安排活動的內容,且主要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文藝、體育等方面的興趣、愛好及擴展學生知識的視野為目的,同時要能夠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要多開展一些實踐性活動,溝通學校、社會、家庭之間的聯(lián)系,增加學生和社會的接觸機會,提高他們對社會的認識能力。另外,班級活動應該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實施。活動的內容、形式、時間和程序應該周密計劃、精心安排。在活動中,教師應善于把握活動的進程,恰當?shù)匕才呕顒映绦?,并針對實際對學生進行指導。當學生受挫時,應耐心示范,使之滿懷信心攻克難關。當學生對活動意義認識不足時,應機智地加以引導,使活動順利地進行。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