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永
摘 要:“注重對作品的多元解讀”是課改所倡導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重視閱讀教學、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理論依據(jù)。但是,在長期應試教育思想的禁錮下,教師的閱讀教學僅是為了提高學生試卷上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數(shù),導致閱讀課的價值得不到最大化實現(xiàn)。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從多角度入手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解讀,以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做好基礎性工作。
關鍵詞:語文文本;解讀;主體性
解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以往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解讀活動的開展都是由教師一人來完成的,而學生的活動則是死記硬背,以完成教學目標??蓮膶嶋H教學情況來看,這種方式的教學并不利于閱讀質(zhì)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課堂主體性的發(fā)展,更不利于高效語文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所以,在素質(zhì)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做好思想的轉(zhuǎn)變工作,要通過多種活動的組織來鍛煉學生的文本解讀能力,使學生在品味和鑒賞中體悟、感受、理解文本中所寄予的情感、思想,進而使學生在個性化解讀中獲得良好的發(fā)展。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在語文文本解讀中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進行研討,以確保學生在高效的語文課堂中獲得全面的發(fā)展。
一、解讀作者背景
作者背景的學習和了解是文本解讀的第一步,也是影響學生解讀質(zhì)量的主要內(nèi)容。但是,在以往的語文教學過程中,作者背景的介紹基本上是一帶而過,或者是讓學生自主進行閱讀,根本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存在價值,根本不利于語文閱讀質(zhì)量的提高,也不利于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重視作者背景的解讀,要鼓勵學生在自主搜集資料、自主分析和理解中對作者的寫作風格、寫作背景等方面有初步的了解,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才能更好地把握文本思想。
例如,在教學《記念劉和珍君》時,由于這節(jié)課的最終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可對于處在和平年代的學生來說,很難真正理解“愛國”,也很難理解劉和珍的這一舉動和這一行為,所以,為了確保教學目標的最大化實現(xiàn),我組織學生自主去了解作者魯迅所處的時代,了解作者的寫作特點以及他“剖根揭骨,冷嘲熱諷”的寫作風格。這樣一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劉和珍的舉動,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二來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當然,這樣的過程對學生閱讀質(zhì)量的提高、對學生對文本中心思想的理解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解讀重點詞句
重點詞句的解讀通常都是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通過記筆記和背誦來應對考試,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解讀能力并沒有得到提高,導致很多學生在閱讀理解時套用的都是一種解題思路,事實上,學生并沒有形成自己的解讀能力,也不具備閱讀能力,閱讀理解的過程就是完成下面習題的過程,嚴重不利于學生閱讀質(zhì)量的提高。甚至一套試卷中的閱讀理解解答完畢,竟然沒有對文本進行閱讀,只是對試卷中的問題進行了解答,致使學生的閱讀能力越來越低。所以,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象,也為了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們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重點句子自主解讀活動,以為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做好基礎性工作。
還以教學《記念劉和珍君》這節(jié)課為例,我組織學生在小組內(nèi)對下面的幾個句子進行了解讀,如:“至于這一回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毅,雖遭陰謀詭計,壓抑至數(shù)千年,而終于沒有消亡的明證了?!薄捌埢钫咴诘t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钡鹊龋龑W生從“用詞”“修辭手法”“寫作方式”“表達的意思”等方面入手對這些句子進行解讀,說一說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比如:有學生說:在“至于這一回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毅……”中作者表達了女子的堅毅,雖常受到壓迫,但頑強的精神始終沒有消亡。還有學生說:在這句話中,作者的這一句話就能說明烈士死難的意義。等等??傊谶@個過程中,教師要相信學生有能力自主解讀,事實證明,學生也能從中提煉出自己的想法,這就達到了我們教學的目的,也有助于學生解讀能力的提高。
三、解讀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的概括和解讀是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之一,也是文本價值順利實現(xiàn)的關鍵影響因素。也就是說,一名學生如果不具備中心思想的概括能力,他的閱讀將成為走馬觀花,沒有實際意義。所以,在閱讀教學時,我們要給學生留出總結思考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通過對文本的閱讀來提煉出相關的思想,這樣才能在堅持閱讀中形成解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總之,在課改下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自主解讀、多維解讀中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進而使學生在恰當?shù)慕庾x活動中逐漸走進語文、感悟語文。
參考文獻:
[1]張棟.高中語文文本解讀的有效策略[J].快樂閱讀,2013(27).
[2]吳志紅.高中語文文本解讀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4(17).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