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凱鵬
摘 要:隨著青少年的身體素質(zhì)越來越得到重視,各大中小學也越來越注重體育知識的教學,如何保證體育教學的效率也成為眾多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就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互動教學進行探討,希望能夠?qū)Ω魑唤處熡兴鶐椭?/p>
關鍵詞:小學體育;互動教學;意義
一、什么是互動教學
所謂的互動模式不同于以往的填鴨式教學,它注重的是教學過程中師生對于知識的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主要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有效溝通來達到高效教學,從而保證讓學生能夠加強體育鍛煉、實現(xiàn)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二、如何實現(xiàn)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互動教學
1.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構建良好的師生、生生關系是實施互動教學模式的關鍵,如果教師與學生始終保持一個“上下級”的關系,強迫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學習、去鍛煉的話,學生即使有想法、有問題也不敢提出,這并不利于體育教學效率的提升,由此可見,要想保證互動式教學的效率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構建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教學氛圍。例如,在進行廣播體操的教學時,如果教師一味地要求學生“你們就要完全按照我教你們的來做,動作不能有一點點偏差”,學生完全不能有自己的想法,教學也只是教師的獨角戲;但是如果教師能夠這樣開展教學:“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廣播體操,我來給大家做一下示范,大家有什么更好的建議都可以提出來,咱們來探討一下怎么能做好”,那么不僅學生會覺得教師和藹、可親,同時也更愿意就體育教學提出自己的看法,從而探討出一個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來提升教學的效率。
2.采取多種方式,實現(xiàn)生生互動
生生互動也是提升體育教學效率、活躍體育教學氛圍的重要方法之一,那么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如何進行生生互動呢?首先,教師可以采取游戲化教學的策略,例如,教師可以開展一個小型的趣味運動會,引導學生進行“二人三足”“花式踢毽子”“乒乓球?qū)Υ颉钡谋荣悾@種教學形式既能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同時又能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活躍班級的氛圍;其次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來增強生生互動,學生運動細胞肯定有差別,體育學習的能力也會有所不同,有的學生能夠很快掌握教師所教的內(nèi)容,而有的學生卻要花費很長時間,面對這個情況,教師可以通過生生互動的模式來縮小學生之間的差異,我們拿立定跳遠的教學來進行舉例,有的學生可能五分鐘已經(jīng)掌握了動作要領,而有的學生卻要花費半小時,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每四五個人成立一個合作小組,讓每個組內(nèi)學得最快的學生去幫助其他人,小組內(nèi)的成員共同進步,這樣的形式既能有效地實現(xiàn)生生互動,同時對于體育教學效率的提升也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從這兩個方面來講,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多種形式來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互動。
3.采取多元化的評價形式,加強互動
評價也是體育教學中的互動形式之一,傳統(tǒng)的評價模式都是教師單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這種單一的評價模式對學生體育成績的提升沒有很好的效果,甚至有的教師只是用“這節(jié)課表現(xiàn)很好、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到位”等來評價學生,并不告訴學生究竟是哪里表現(xiàn)好哪里需要改進,導致學生根本不能在評價中進步。因此,教師可以改變評價的形式,首先在評價中要明確指出學生究竟有哪里需要改進,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看看自己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之間進行互相評價,畢竟每個班級內(nèi)都有幾十個學生,教師在評價的時候可能會有所疏忽,而學生之間對于彼此更了解一些,這種生生評價的形式也能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同時引導學生進行監(jiān)督改進,對于體育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重要作用。
三、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實行互動教學的意義
體育教學本來就是老師、學生雙方的事情,如果一堂課都是教師在授課而學生只能盲目服從的話,那么不僅課堂氛圍沉悶,教學效率也極其低下,因此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采取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其次,新課程標準提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充分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感受,而教師想要了解學生的想法和學習進度,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師生互動;最后,師生之間的互動能夠有效地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目前在體育學習上存在的弱項,從而對學生進行重點指導、提升教學的效率,而學生之間的互動能夠增強同學之間的友誼和班級的凝聚力,對于教學效率提升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
總之,自從新課改實施以來,在中小學各科的教學中越來越注重課堂的互動,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有效的互動教學模式,教師又該如何實現(xiàn)有效的互動呢?今天我們就這兩個問題結合小學體育教學做了一下探究,希望能夠?qū)Ω魑唤處熡兴鶐椭嘈旁诨咏虒W模式的開展下,我們的教學效果會越來越好,教學的質(zhì)量會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侯承菊.以人為本促和諧 互動交流促創(chuàng)新:談小學體育互動教學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4(35):209-210.
[2]王喜,呂學峰.淺談對小學體育互動教學理論探究[J].魅力中國,2014(3):157.